方劑組成解釋
卻暑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
暑熱傷人,易導致心火亢盛,出現心煩、口渴、失眠等症狀。黃連苦寒,能清心火,降心熱,且其味苦降,能瀉心火而止煩渴,並能清熱燥濕,改善暑熱引起的濕熱內蘊,達到卻暑止渴、清心安神之效。
因此,黃連在卻暑湯中,起着清熱瀉火、燥溼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治療暑熱引起的各種不適。
卻暑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卻暑湯中常含有辛涼解暑藥物,容易造成脾胃虛寒,甘草可以調和這些藥物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寒涼傷脾。
- 補益氣陰: 甘草具有補氣益陰的功效,可以緩解暑熱所致的氣陰兩虛,補充人體流失的津液,促進身體恢復。
卻暑湯是一張用於清解暑熱、安神定志的中藥方劑。在該方中,硃砂作為一味成分被加入,主要基於其傳統功效與應用。硃砂,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重鎮安神、清心火的作用,且色澤鮮紅,象徵著火熱之象,能對應夏季火旺的特性,因此常被用於治療因暑熱引起的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然而,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若使用不當或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汞中毒等不良反應。因此,在實際臨床應用中,需嚴格控制用量並注意其安全性。儘管如此,從傳統中醫理論角度來看,卻暑湯中添加硃砂,是為了增強其清熱解暑及安神的功效,藉以達到治療目的。隨著時間推移與科學進步,對於硃砂的使用也越來越趨向謹慎和規範化。
卻暑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助氣化水濕: 暑邪易傷陽氣,導致脾胃虛寒,水濕停滯。桂枝性溫,可溫陽散寒,振奮脾胃,促進水液代謝,利水消腫,緩解暑濕困脾所致的惡寒發熱、頭昏乏力、脘腹脹滿等症狀。
2.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 暑邪傷氣,易導致營衛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出現肢體痠痛、皮膚麻木等症狀。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的作用,可改善氣血循環,緩解暑邪所致的各種不適。
總之,桂枝在卻暑湯中發揮溫陽散寒、利水消腫、調和營衛等作用,有助於緩解暑濕困脾所致的各種症狀,提高機體抗暑能力。
卻暑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兩個原因:
- 健脾益氣,固護中氣:暑濕之邪易傷脾胃,導致脾氣虛弱,出現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可補脾益氣,固護中氣,提升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暑濕侵襲。
- 助藥力,增強療效:白朮可作為君藥或臣藥,與其他藥物配伍,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例如,白朮與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藥物配伍,可加強祛暑化濕的效果;與甘草等補氣藥物配伍,可增強益氣固表的作用。
卻暑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兩大原因:
- 健脾利濕,清暑除熱: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暑熱傷脾,導致脾氣虛弱,濕熱內蘊,出現口渴、乏力、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可健脾利濕,清暑除熱,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幫助機體抵抗暑熱侵襲。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茯苓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增強藥效。例如,與蒼朮、厚朴等藥物合用,可加強健脾利濕之功,與麥冬、玉竹等藥物合用,可滋陰生津,清熱除煩。茯苓的加入,可以使卻暑湯的功效更加全面,療效更顯著。
卻暑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清熱解暑: 暑熱傷津,導致水液停滯,濕熱內蘊,而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的功效,能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及濕熱排出,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澤瀉與卻暑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芩、石膏等,共同作用,更能有效地清熱利濕,消暑解表,達到治病的效果。澤瀉的利水作用,配合其他藥材的清熱作用,能更好地消除體內濕熱,恢復人體的正常機能。
卻暑湯中加入豬苓,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滲濕,清熱除暑:豬苓味甘淡,性寒,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除暑的功效。夏季暑熱易傷脾胃,導致濕熱內蘊,表現為口渴、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豬苓可利水滲濕,清熱除暑,改善這些不適症狀。
- 配伍增效:豬苓與卻暑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滑石等相配伍,共同發揮清熱利濕、解暑止渴的作用。例如,豬苓與滑石相配,利水滲濕之力更強,有助於消除體內濕熱,達到更好的清暑效果。
主治功效
卻暑湯
中藥方劑「卻暑湯」,主要成分包括:黃連、甘草、硃砂、桂枝、白朮、茯苓、澤瀉、豬苓,主治功效為小兒中暑引起抽搐。
方劑組成介紹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注意事項
服用此方劑應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及哺乳婦女應避免服用此方劑。
- 有嚴重肝、腎疾病者應慎用此方劑。
- 服用此方劑後,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卻暑湯」,主要成分包括:黃連、甘草、硃砂、桂枝、白朮、茯苓、澤瀉、豬苓,主治功效為小兒中暑引起抽搐。服用此方劑應注意以下事項:孕婦及哺乳婦女應避免服用此方劑,有嚴重肝、腎疾病者應慎用此方劑,服用此方劑後,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
傳統服藥法
五苓散1兩加黃連末2錢5分,甘草末2錢5分,朱砂(水飛)1錢半。
清暑,涼心,下痰,安神。
上藥都拌勻,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每服1丸,麥門冬煎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卻暑湯, 出處:《育嬰秘訣》卷二。 組成:五苓散1兩加黃連末2錢5分,甘草末2錢5分,朱砂(水飛)1錢半。 主治:清暑,涼心,下痰,安神。主治:小兒中暑發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