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散

GUA L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驗背疽方》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心經 23%
肝經 15%
肺經 14%
胃經 14%
大腸經 6%
腎經 4%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栝樓散中包含瓜蔞,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瀉熱解毒:瓜蔞味苦性寒,具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其可清肺熱、降胃火,與栝樓、杏仁等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2. 潤腸通便:瓜蔞能潤腸通便,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因熱毒蘊結引起的便祕,促進排泄,幫助機體排毒。

栝樓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栝樓散中常因病患氣血不足,導致氣機鬱滯,故以當歸補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症狀。
  2. 緩解疼痛,增強藥效:當歸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緩解病患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疼痛。同時,當歸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栝樓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調和藥性,緩和苦寒之性: 栝樓散中主要成分為瓜蔞,性寒味苦,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溫,味甘,能調和藥性,減緩瓜蔞的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傷害。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甘草本身具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的功效,與瓜蔞等藥材搭配使用,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栝樓散中加入沒藥,是基於其止痛消腫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止咳化痰、潤肺止痛功效相輔相成。

沒藥味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栝樓散中,其主要作用在於:

  • 緩解胸痛: 對於因寒邪客肺、痰濁阻絡引起的胸痛,沒藥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有助於緩解胸悶、胸痛等症狀。
  • 促進痰液排出: 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將痰液排出,配合栝樓、杏仁等藥材,更有效地止咳化痰。

因此,沒藥在栝樓散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了方劑的療效。

栝樓散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止痛:乳香性溫,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栝樓散主治胸痹心痛,因氣滯血瘀所致,而乳香可助其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緩解胸痛症狀。
  2. 行氣止痛:乳香亦有行氣止痛的作用。栝樓散中,栝樓、薤白等藥材也有行氣寬胸之效,而乳香的加入可協同其行氣止痛之力,使藥效更顯著。

總而言之,乳香在栝樓散中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胸痛症狀,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栝樓散 」,主要成分是:瓜蔞,當歸,甘草,沒藥,乳香, 主治功效是:1. 婦人乳疽:指婦女乳房腫痛、發熱、變硬等症狀,常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口渴等全身症狀。2. 奶勞:指婦女乳汁分泌不暢或不通,乳房脹滿、疼痛等症狀。3. 吹乳:指乳房腫脹、發熱、疼痛,同時伴有乳汁外溢的症狀。4. 結核:指乳房內出現硬塊,質地堅硬,活動度差,常伴有疼痛等症狀。

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3.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4.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5. 瓜蔞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清熱瀉火、潤肺、散結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栝樓散 」,主要成分是:瓜蔞,當歸,甘草,沒藥,乳香, 主治功效是:1. 婦人乳疽:指婦女乳房腫痛、發熱、變硬等症狀,常伴有發熱、寒戰、頭痛、口渴等全身症狀。2. 奶勞:指婦女乳汁分泌不暢或不通,乳房脹滿、疼痛等症狀。3. 吹乳:指乳房腫脹、發熱、疼痛,同時伴有乳汁外溢的症狀。4. 結核:指乳房內出現硬塊,質地堅硬,活動度差,常伴有疼痛等症狀。中藥方劑「 栝樓散 」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療婦女 乳疽、奶勞、吹乳、結核等乳房疾病。

傳統服藥法


石韋2分,通草1分,栝樓2分,葵子4分。
上藥治下篩。
每服方寸匕,先食以麥粥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功效,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心絞痛陰道炎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結膜炎糖尿病白帶乳腺炎尿道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

相同名稱方劑


栝樓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一。 組成:栝樓、貝母、荊芥各等分。 主治:欲出痘疹。

栝樓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七。 組成:栝樓1枚,桂心1兩(去粗皮)。 主治:心痹不得卧,心痛徹背。

栝樓散, 出處:《瑞竹堂方》卷五。 組成:栝樓1個(去皮),生差半兩,甘草半兩,金銀花3錢,牛蒡子3錢(微炒)。 主治:便癰等惡瘡。

栝樓散,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三引《衛生家寶方》。 組成:小團栝樓(籬上長藤蔓,結實如彈子大,色紅,皮上無毛,9-10月間採,曬乾)、槐花(炒)、赤芍藥各等分。 主治:赤眼,痛不可忍。

栝樓散, 出處:《集驗背疽方》。 組成:栝樓1個(去皮,焙,研爲末,急用則爛研,子多者有力),當歸(淨洗,去蘆,焙,細銼)半兩,甘草半兩(細銼,生用),通明沒藥1分(别研),乳香1錢(别研)。 主治:婦人乳疽,奶勞。吹乳、結核。

栝樓散, 出處:《千金翼》卷十九。 組成:栝樓1兩半,枸杞根1兩半,赤石脂1兩半,茯苓1兩半,天門冬2兩半(去心),牛膝3兩,乾地黃3兩,桂心1兩,菊花1兩,麥門冬(去心)1兩,菖蒲1兩,雲母粉1兩,澤瀉1兩,卷柏1兩,山茱萸1兩,遠志(去心)1兩,五加皮1兩,杜仲(炙)1兩,瞿麥1兩,續斷1兩,石斛1兩,黃連1兩,柏仁1兩,石韋(去毛)1兩,忍冬1兩,菟絲5分,車前子5分,蛇床子5分,巴戟天5分,鍾乳(研)5分,薯蕷5分,甘草(炙)5分。 主治:消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