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風飲

CHANG FE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3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大腸經 18%
胃經 18%
肺經 12%
心經 10%
脾經 8%
腎經 4%
膽經 4%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腸風

整體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主治

腸風便血

腸風便血是指大便帶血,血色鮮紅,鮮血量多,伴有腹痛腹瀉等症狀。腸風飲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腸風便血。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腸風飲,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治腸風便血,鮮血淋漓,痛不可忍者。」
  2. 本草正義》卷十八:「腸風飲,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之功,為治腸風便血要藥。」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槐角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黃連清熱燥濕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枳殼行氣止痛行氣止痛,消食化滯
地榆涼血止血涼血止血,生津止渴。
貫眾清熱涼血清熱涼血,止血化瘀。

傳統服藥法


槐角子5錢,黃連3錢,枳殼3錢,地榆3錢,貫眾3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槐角、黃連、枳殼、地榆、貫眾均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槐角和黃連清熱涼血,止血止痛;枳殼行氣止痛;地榆涼血止血;貫眾清熱涼血,止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腸風飲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腸風飲, 出處:《孫氏醫案》卷一。 組成:槐角子5錢,黃連3錢,枳殼3錢,地榆3錢,貫眾3錢。 主治:腸風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槐角子湯

相似度 60%

貫眾五物散

相似度 60%

二八通玄丹

相似度 60%

平臟丸

相似度 57%

明自槐子丸

相似度 57%

黃連積殼湯

相似度 57%

寬腸丸

相似度 57%

連殼丸

相似度 57%

雞峰烏金散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