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加味香肥皂方

JIA WEI XIANG FEI ZAO FANG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24%
胃經 21%
脾經 18%
肝經 9%
心經 6%
腎經 6%
大腸經 6%
三焦經 3%
膽經 3%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傳統服藥法

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香、廣零陵香、皂角、甘松、白蓮蕊、山柰、自僵蠶、麝香、冰片。
滌垢辟穢,嫩面玉膚。
上研極細面,紅糖水合,每錠重二錢。
洗沐用。

方劑組成解釋

檀香性辛、溫。主治行氣溫中、開胃止痛。 用於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丁香性辛、溫。主治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脘腹冷痛、腰膝酸冷、陰疽等症。

零陵香性辛甘,溫《別錄》:"味甘,平,無毒"《藥性論》:"味苦,無毒"《海藥本》:"味辛,溫,無毒"。主要功效祛風寒,闢穢濁。治傷寒、感冒頭痛,胸腹脹滿,下利,遺精,鼻塞,牙痛。《別錄》:"主明目止淚,療洩精,去臭惡氣,傷寒頭痛,上氣,腰痛。"《藥性論》:"能治鼻中息肉、鼻齆。"《海藥本草》:"主風邪衝心,牙車腫痛,虛勞疳匿,凡是齒煮,煎含良。"《日華於本草》:"治血氣腹脹,酒煎服。"《開寶本草》:"主惡氣疰,心腹痛滿,下氣,和諸香作湯丸用之。"《廣西中藥志》:"散風寒,闢瘟疫嵐瘴。治時邪感冒頭痛。"

皂莢性辛、鹹、溫、有毒。主治祛風痰、除濕毒、殺蟲。 治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腸風便血、下痢噤口、癰腫便毒、瘡癬疥癩。

甘松性味辛,甘,溫。主要功效理氣止痛;醒脾健胃。主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牙痛;腳氣,胃痛,胸腹脹滿,頭痛,癔病。

蓮子心性苦、寒。主治清心安神、交通心腎、澀精止血。用於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腎不交、失眠遺精、血熱吐血。

山奈性味辛、溫。主治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理氣止痛的功效、適宜胃寒之人心腹冷痛、腸鳴腹瀉者、納谷不香、不思飲食、或停食不化之人食用。有抑菌抗癌、平滑腸道的作用。

白僵蠶性鹹、辛、平。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治中風失音、中風口歪眼斜、驚癇、頭風、偏正頭痛、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咽喉腫痛、瘰癧、痄腮、風疹、瘡毒

麝香性味辛、溫。主治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用於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癓瘕、難產死胎、心腹暴痛、癰腫瘰癧、咽喉腫痛、跌撲傷痛、痹痛麻木。

性辛苦,涼《唐本草》:"味辛苦,微寒"《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張元素:"熱"《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主治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香肥皂方,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組成: 加味香肥皂方(《慈禧光緒醫方選義》。)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義》。組成: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香、廣零陵香、皂角、甘松、白蓮蕊、山柰、自僵蠶、麝香、冰片。主治:滌垢闢穢,嫩面玉膚。 。 主治:滌垢闢穢,嫩面玉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萬夀香面

相似度 60%

扇墜香

相似度 56%

濕香方

相似度 55%

避瘟散

相似度 52%

紅避瘟散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