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遺精」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遺精即不性交而精自遺泄。《內經.上古天真論》謂: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壽世保元》云:"少年壯盛,鰥曠愈時,強制性慾,不自知覺,此泄如瓶之滿而溢也。是以無病,不藥可也"。所謂精滿自溢,溢者自遺而新者自生。一般身體健康的男性,每月遺精1-2次是正常生理現象。所謂遺精一症,是指遺精次數頻繁,並出現全身症狀者方為病證。歷代醫家均歸屬於"虛勞"範圍。《內經.本神》篇稱"精自下,《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稱"失精"。若有夢而遺者,《金匱要略》稱"夢失精",《諸病源候論》稱"夢泄精",《千金方》稱"夢泄"。自《金匱要略》以後,歷代醫家均將遺精一症根據有夢或無夢大體上分為兩類:有夢而遺者稱夢遺,無夢而遺者稱滑精。大抵有夢而遺者輕,無夢而遺者重。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1.《針灸大成》:「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1.《針灸大成》:「主痞滿痼冷,疝氣,腳氣,遺精,婦人月水不調,久不成孕,難產,赤白帶下,淋漓。」
1.《針灸大成》:「主喉痺,唾血,遺精,溫瘧,疝氣,足心熱,小兒臍風。」
1.《針灸大成》:「主諸虛腎積及虛,老人泄瀉,遺精白濁,令人生子。」
2.《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1.《針灸大成》:「主諸虛腎積及虛,老人泄瀉,遺精白濁,令人生子。」
1.《針灸甲乙經》:「小兒癇痓,遺精溺,虛則病諸癇癲,實則閉癃,少腹中熱,善寐,大敦主之。」
1.《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1.《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1.《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1.《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1.《針灸易學》:「遺精白濁:心俞、腎俞、關元、陰交、命門、白環俞。」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