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婆萬病丸

QI PO WAN B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二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3%
胃經 9%
腎經 9%
大腸經 8%
膀胱經 6%
膽經 3%
心包經 1%
小腸經 0%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包含「牛黃」,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牛黃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散瘀止痛之功效。對於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2. 豁痰開竅: 牛黃能通經活絡,開竅醒神,對於痰濁阻滯、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牛黃,旨在以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治療多種疾病,達到「萬病丸」的功效。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麝香,乃因其具有多種功效,可謂是方劑中的「靈魂」。

其一,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走氣血,能開竅醒神,用於昏迷、中風、癲癇等症,可迅速恢復患者神志。

其二,活血止痛: 麝香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症,具有顯著療效。

其三,解毒消腫: 麝香具有解毒消腫之效,用於癰疽瘡瘍、毒蛇咬傷等症,可消腫止痛,加速癒合。

綜上所述,「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麝香,正是利用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以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

「耆婆萬病丸」中包含「犀角」的理由,主要源於傳統中醫理論與當時的藥材認知:

  • 傳統中醫理論: 犀角被視為「清熱解毒」的藥材,且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中醫認為,萬病皆源於「熱」,而犀角能清熱解毒,故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熱症,包括發熱、瘡瘍、神志不清等。
  • 當時的藥材認知: 古代缺乏科學檢驗手段,對藥材的認識主要來自於經驗積累。犀角因其稀有性而被賦予神效,且其角質的特性與當時醫學理論相符,進而被納入「耆婆萬病丸」等方劑之中。

然而,現今犀角已被證實無特殊藥效,且因保護動物的需要,已被禁止使用。

耆婆萬病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了硃砂。硃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其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安神、清心、鎮靜的作用。醫學文獻上記載,硃砂能夠有效治療由心火旺盛所引起的失眠、焦慮等症狀。此外,它還有助於強化中藥方劑的療效,增強其整體的治療效果。

在耆婆萬病丸中,硃砂的加入可以調和其他藥材的功效,使其在治療各種病症時更加全面和協調。透過調節心神和鞏固氣血,硃砂能夠促進身體的恢復,加速病癥的改善。然而,由於硃砂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遵循中醫的治療原則,確保劑量合理,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在中醫的應用中,硃砂的合理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耆婆萬病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其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雄黃,亦稱為黃鉛,具有解毒、消腫及殺菌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各種外科疾病和中毒情況。此外,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這種化合物在傳統中醫中被認為可以驅邪除穢,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在耆婆萬病丸中,雄黃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療效,尤其在對抗感染、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免疫系統方面。此外,雄黃還能有效對抗某些病原微生物,進一步提高方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由於雄黃含有毒性成分,使用時需謹慎,常需遵循專業中醫師的指導,確保劑量適當,以避免副作用的發生。總之,雄黃在耆婆萬病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理論中“以毒攻毒”的治療理念。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瀉火止痛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心煩口渴、腹痛瀉痢、目赤腫痛等症狀,均有顯著療效。

因此,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黃連,可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耆婆萬病丸」中包含「禹餘糧」,是因其藥性平和,兼具多種功效,故可作為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禹餘糧」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寧心安神之效。其能補益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其還可寧心安神,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於緩解焦慮、失眠等症狀。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禹餘糧」,可增強方劑的補益脾胃、和胃止瀉、寧心安神之功效,有助於治療多種疾病。

「耆婆萬病丸」中含有「大戟」的原因,主要基於其峻烈的瀉下作用。

「大戟」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水消腫、逐痰利水、攻積泄熱的功效。由於其性猛烈,常用於治療水腫、腹水、痰飲、積聚等頑固病症,但需慎用,不可輕易使用,更不可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導致虛脫。

「耆婆萬病丸」可能因應其特定病症,例如積聚、腹水等,而選用「大戟」來達到快速瀉下、消腫的功效。但需要強調的是,中藥的配伍複雜,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症、體質等因素,謹慎選擇用藥。

耆婆萬病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芫花,主要原因在於芫花的藥理特性和療效。芫花,學名為“芫荽草”,具有顯著的通絡活血、解毒消腫的作用。在古代中醫文獻中,芫花常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風濕疼痛、淋巴腫大及各類腫瘤等。

芫花的成分中含有揮發油、黃酮及多酚等,這些活性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並具有抗炎症作用。耆婆萬病丸的配方旨在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通過增加芫花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排毒、消腫及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治療多種症狀。

此外,芫花的藥性相對溫和,能夠與其他中藥成分相互作用,增強方劑整體的療效,實現協同作用。因此,芫花在耆婆萬病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方劑增添了其治療效果及適用範圍。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人參,乃因其具有多重功效,能有效改善多種病症,符合「萬病丸」的命名。

首先,人參補氣益血,能增強人體抵抗力,緩解疲勞,對虛弱體質者尤為有效。其次,人參能益智安神,改善睡眠,提升精神狀態。此外,人參亦能健脾益肺,促進消化吸收,增強肺功能,有助於改善呼吸系統疾病。

因此,人參作為「耆婆萬病丸」的組成藥物,其多方面的功效,符合其治療多種病症的理念。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劑中可能因患者脾胃虛弱、濕氣困阻而加入茯苓,以健脾化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 化痰止咳: 茯苓同時具有化痰止咳之效。若患者伴隨痰多、咳嗽等症狀,加入茯苓可有助於化痰止咳,緩解呼吸道不適。

總之,茯苓在「耆婆萬病丸」方劑中發揮健脾利濕、化痰止咳的作用,可根據患者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調整使用。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助陽驅寒: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陽氣不足、寒邪入侵所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乾薑能起到溫中散寒、恢復脾胃功能的作用。
  2.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 乾薑能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乾薑能起到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乾薑,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助陽驅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等作用,有助於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狀,桂枝能起到溫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體質虛弱、容易感受外邪的人羣,桂枝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桂枝,能夠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以及調和營衛、扶正祛邪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多種病症。

「耆婆萬病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在方劑中,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緩解各種病症的效果。
  2. 調和氣血: 當歸能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順暢。對於一些因氣血失調引起的病症,如月經不調、痛經、失眠等,當歸都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通經止痛的功效。其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同時也能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此外,川芎還能疏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緩解各種疼痛症狀,如頭痛、胸痛、腹痛等,均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川芎,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鎮痛、解痙作用,能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肝氣不舒引起的各種疼痛,例如頭痛、腹痛、腰痛等。

2. 調和營衛: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調和營衛,對於因血虛、肝氣鬱結引起的各種不適,如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等,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白芍與其他藥材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有效緩解多種病症,是耆婆萬病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耆婆萬病丸」中包含「甘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瀉下逐水: 甘遂性寒、味苦,具有峻下逐水之功效。對於水腫、腹水等症狀,可迅速將體內多餘水分排出,達到消腫止水的作用。
  2. 通利關節: 甘遂亦可通利關節,對於關節疼痛、痺痛等症狀,能起到舒筋活絡、消炎止痛的效果。

然而,甘遂性峻猛,需慎用,不可自行服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劑量調整,避免引起不良反應。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可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治療熱證,例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同時,黃芩也能燥濕止瀉,對於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黃芩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對於一些感染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清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狀,桑白皮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具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通利水道,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桑白皮,旨在通過其清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達到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其溫熱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除濕止癢的作用。

在許多病症中,花椒可發揮其獨特的療效。例如,對於寒濕痺痛、脘腹冷痛等寒凝氣滯的病症,花椒可溫中散寒,驅散寒邪,緩解疼痛;對於濕邪困阻、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花椒可溫陽利濕,健脾止瀉。因此,將花椒納入「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可提升藥效,更全面地治療各種病症。

「耆婆萬病丸」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頭痛、鼻塞、牙痛、肢體疼痛等症狀,細辛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配合其他藥材增效: 細辛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在治療風寒感冒時,細辛可與麻黃、桂枝等藥材配伍,加強發汗解表之效。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的功效,能疏散肺氣,宣通上焦,對於因風邪、痰濁阻滯肺氣而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排膿消腫: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的功效,能促進膿液排出,對於肺癰、瘡瘍等疾病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耆婆萬病丸」中加入桔梗,可以起到宣肺利咽、排膿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多種疾病。

耆婆萬病丸中含有巴豆,其原因主要在於巴豆的峻下逐水功效。

巴豆性味辛熱,有毒,入脾、胃、大腸經。其具有瀉下攻積、消腫散結之效,可用於治療水腫、腹水、便祕、痰飲等病症。古人認為,巴豆能「下氣行水」、「攻逐積滯」,對於體內積聚的濕邪、痰濁等有較好的清除作用。因此,耆婆萬病丸中加入巴豆,旨在通過其強烈的瀉下作用,達到排毒祛邪,改善體內環境的目的。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及體質進行藥量調整,避免過量服用,以免造成腹痛、腹瀉、嘔吐等副作用。

「耆婆萬病丸」中使用「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前胡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對於因風寒外襲引起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前胡能有效緩解。

二、利氣消痰,止痛止嘔:前胡兼具利氣消痰的功效,可以化解痰液,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同時,對於因寒邪阻滯引起的胃痛、嘔吐等症狀,前胡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耆婆萬病丸」中加入前胡,可有效治療因風寒外襲引起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胸悶、氣短、胃痛、嘔吐等病症,達到多重功效。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紫菀,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潤肺止咳,化痰平喘: 紫菀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其能宣肺降氣,疏散風寒,適用於肺氣虛弱、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2. 補氣固本,增強體質: 紫菀除了潤肺止咳外,還具有補氣固本的功效。其能補益肺氣,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恢復身體健康,達到治療萬病的效果。

因此,紫菀在「耆婆萬病丸」中起到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以及補氣固本的作用,有助於整體藥效的提升。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蒲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蒲黃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在許多疾病中,瘀血阻滯是重要病因之一,蒲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病症。
  2. 利尿通淋:蒲黃亦具利尿通淋之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清除濕熱,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泌尿系統疾病,如尿路感染、尿頻、尿痛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蒲黃在耆婆萬病丸中起到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改善多種疾病的病症。

「耆婆萬病丸」方劑中加入「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有效治療水腫、胸腹積水、小便不利等病症,有助於改善身體水液代謝,達到通利水道的目的。
  2. 潤肺止咳: 葶藶子亦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對於肺熱咳嗽、痰多喘促等症狀有一定療效。配合方劑中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肺部不適,促進呼吸道通暢。

因此,葶藶子在「耆婆萬病丸」中起到利水消腫、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改善水液代謝、緩解呼吸道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耆婆萬病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解表止痛: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其藥性溫和,能疏散表邪,緩解風寒入侵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對於風寒感冒、風濕痹痛等病症具有一定療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防風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防風與川芎、白芷等藥材配伍,可加強祛風止痛的效果,與柴胡、葛根等藥材配伍,則可提高解表散寒的功效。

耆婆萬病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含有蜈蚣,主要是因為蜈蚣在中醫理論中具有多種藥理作用。首先,蜈蚣性味辛、寒,具有發散、解毒及消腫的功效,能夠有效地治療外感風寒、風熱所引起的症狀,進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其次,蜈蚣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蜈蚣毒素,這些成分具有抗炎、鎮痛以及抗菌的作用,對於靈活關節、舒筋活絡也有所幫助。由於其特殊的藥性,常用於調和氣血、通經活絡,減輕疼痛症狀,對於慢性病或疼痛病患尤其有效。

再者,蜈蚣的使用也反映了中醫「以毒攻毒」的治療理念,透過其毒性特質,能夠反而調和身體的陰陽平衡,因此在方劑中納入蜈蚣,旨在提高方劑的療效,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耆婆萬病丸的介紹

耆婆萬病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據傳具有多種療效。它由多種中草藥組成,包括牛黃、麝香、犀角、硃砂、雄黃、黃連、禹餘糧、大戟、芫花、人參、茯苓、乾薑、桂枝、當歸、川芎、白芍、甘遂、黃芩、桑白皮、花椒、細辛、桔梗、巴豆、前胡、紫菀、蒲黃、葶藶子、防風、蜈蚣等。

耆婆萬病丸的功效主要包括:

  • 七種癖病:指癲呆、癲癇、精神錯亂、抽風、狂躁、癡呆等七種精神疾病。
  • 五種癲病:指癲癇、抽搐、驚風、羊癲瘋等五種癲癇症狀。
  • 十種疰忤:指中邪、邪氣入侵、鬼神作祟等十種邪氣侵襲引起的疾病。
  • 七種飛屍:指屍體腐爛、產生屍毒、傳染疾病等七種屍毒引起的疾病。
  • 十二種蠱毒:指中毒、蟲毒、毒藥等十二種毒物引起的疾病。
  • 五種黃病:指黃疸、黃腫、黃胖、黃瘦等五種黃色的疾病。
  • 十二時瘧疾:指間歇性發作的瘧疾,每隔十二個時辰發作一次。
  • 十種水病:指水腫、腹水、水瀉等十種水液代謝異常引起的疾病。
  • 八種大風:指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八種風濕性疾病。
  • 十二種(疒帬)痹:指麻痺、癱瘓、半身不遂等十二種運動障礙性疾病。
  • 風入頭:指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頭痛、眩暈、耳鳴等症狀。
  • 眼睛昏花:指視物模糊、看不清楚等症狀。
  • 上氣咳嗽:指氣喘、咳嗽、痰多等症狀。
  • 喉嚨裏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指喉嚨發炎、聲音嘶啞等症狀。
  • 飲食不吸收:指食物無法消化吸收,導致營養不良等症狀。
  • 五臟裏積滯着氣:指五臟功能失調,導致氣血阻滯等症狀。
  • 積聚不消:指體內有積聚的物質無法排出,導致疾病等症狀。
  • 阻塞不通:指體內經絡不通暢,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
  • 心腹脹滿:指肚子脹滿,疼痛等症狀。
  • 及連續到胸背:指胸背部疼痛,氣短等症狀。
  • 鼓起堅硬的氣結:指體內有堅硬的腫塊等症狀。
  • 蔓延到四肢:指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狀。
  • 或者又心胸膈膜氣滿:指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 有時好有時發作:指疾病時好時壞,反復發作等症狀。
  • 十年二十年都治不好:指長期治療無效的疾病等症狀。
  • 五種下痢:指腹瀉、痢疾、便血等五種腸胃疾病。
  • 疳積、寸白諸蟲:指疳積、寄生蟲等疾病。
  • 上下冷熱:指忽冷忽熱,發燒等症狀。
  • 長久積聚痰飲:指長期積聚痰液,導致咳嗽、氣喘等症狀。
  • 令人多睡:指嗜睡、昏睡等症狀。
  • 消瘦無力:指身體消瘦、乏力等症狀。
  • 浸入骨髓:指疾病深入骨髓,難以治癒等症狀。
  • 就成了患病的根源:指疾病的根源在於骨髓等症狀。
  • 身體氣腫:指身體浮腫,水腫等症狀。
  • 飲食嘔吐:指飲食後嘔吐等症狀。
  • 腰腳痠疼:指腰部、腿部疼痛等症狀。
  • 四肢沉重:指四肢沉重,行走困難等症狀。
  • 不能長時間行走站立:指無法長時間行走或站立等症狀。
  • 婦女因生產:指婦女在分娩過程中或產後出現的疾病等症狀。
  • 寒涼進入子宮:指寒涼之氣侵入子宮,導致子宮疾病等症狀。
  • 子宮內不乾淨:指子宮內有殘留物,導致疾病等症狀。
  • 或者閉塞不通:指子宮閉塞,經血無法排出等症狀。
  • 子宮裏瘀血冷滯:指子宮內有瘀血,導致疾病等症狀。
  • 排出不盡:指瘀血無法完全排出,導致疾病等症狀。
  • 時時疼痛而生病:指子宮疾病引起的疼痛等症狀。
  • 或者因此難產:指因子宮疾病導致難產等症狀。
  • 還有小兒赤白下痢:指小兒腹瀉、便血等症狀。
  • 還有狐臭、耳聾鼻塞等病:指狐臭、耳聾、鼻塞等疾病等症狀。

總結:耆婆萬病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療效。它由多種中草藥組成,包括牛黃、麝香、犀角、硃砂、雄黃、黃連、禹餘糧、大戟、芫花、人參、茯苓、乾薑、桂枝、當歸、川芎、白芍、甘遂、黃芩、桑白皮、花椒、細辛、桔梗、巴豆、前胡、紫菀、蒲黃、葶藶子、防風、蜈蚣等。耆婆萬病丸的功效主要包括七種癖病、五種癲病、十種疰忤、七種飛屍、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二時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疒帬)痹、風入頭、眼睛昏花、上氣咳嗽、喉嚨裏發出像水雞一樣的聲音、飲食不吸收、五臟裏積滯着氣、積聚不消、阻塞不通、心腹脹滿及連續到胸背、鼓起堅硬的氣結、蔓延到四肢、或者又心胸膈膜氣滿、有時好有時發作、十年二十年都治不好、五種下痢

傳統服藥法


牛黃1分,麝香1分,犀角(一方雲1銖)1分,朱砂、雄黃、黃連、禹餘糧、大戟芫花、芫青6枚,人參、石蜥蜴1寸,茯苓1分,乾薑1分,桂心1分,當歸1分,芎藭1分,芍藥1分,甘遂1分,黃芩1分,桑白皮1分,蜀椒1分,細辛1分,桔梗1分,巴豆1分,前胡1分,紫菀1分,蒲黃1分,葶藶1分,防風1分,蜈蚣3節。
牛黃、麝香、犀角、朱砂、雄黃、禹餘糧、巴豆別研,余者合搗,重絹下之,以白蜜和,更搗三千杵,為丸,如梧桐子大,密封之。
每服3丸,破、除日平旦空腹酒送下。取微下3升惡水為良。若卒暴病,不要待平旦,無間早、晚即服,以吐利為度;若不吐利,更加1丸至3-5丸,須吐利為度,不得限以丸數,病強藥少即不吐利,
忌陳臭,生冷,酢、滑、粘食,大蒜,豬、魚、雞、狗、馬、驢肉,白酒,行房,七日外始得。產婦勿服之。
萬病丸、牛黃丸、耆婆丸。方中朱砂、雄黃、黃連、禹餘糧、大戟、芫花、人參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行氣散結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2. 本方含有牛黃、麝香、犀角、硃砂、雄黃、大戟、芫花等有毒中藥,因此用藥時需遵醫囑,切勿擅自服用。
  3.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行氣散結的功效,因此服用後可能會出現頭暈、眼花、心悸、胸悶、腹脹、腹痛、便溏等不良反應,若出現上述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咳血噯氣嗜眠症(嗜睡症)鼻塞氣喘坐骨神經痛耳聾瘧疾心內膜炎五十肩慢性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耆婆萬病丸,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牛黃1分,麝香1分,犀角(1方雲1铢)1分,朱砂、雄黃、黃連、禹餘糧、大戟、芫花、芫青6枚,人參、石蜥蜴1寸,茯苓1分,乾薑1分,桂心1分,當歸1分,芎藭1分,芍藥1分,甘遂1分,黃芩1分,桑白皮1分,蜀椒1分,細辛1分,桔梗1分,巴豆1分,前胡1分,紫菀1分,蒲黃1分,葶藶1分,防風1分,蜈蚣3節。 主治:七種癖塊,五種癲病,十種疰忤,七種飛屍,十二種蠱毒,五種黃病,十二時瘧疾,十種水病,八種大風,十二種(疒帬)痹;並風入頭,眼暗漠漠;及上氣咳嗽,喉中如水雞聲,不得眠卧;飲食不作肌膚,五臟滯氣,積聚不消,壅閉不通,心腹脹滿及連胸背,鼓氣堅結,流入四肢,或復心膈氣滿,時定時發,十年二十年不癒;五種下痢,疳蟲、寸白諸蟲;上下冷熱,久積痰飲,令人多睡,消瘦無力,蔭入骨髓,便成患滯,身體氣腫,飲食嘔逆,腰腳酸疼,四肢沉重,不能久行立;婦人因産,冷入子臟,臟中不淨,或閉塞不通,胞中瘀血冷滯,出流不盡,時時疼痛爲患,或因此斷産;並小兒赤白下痢;及狐臭、耳聾鼻塞等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