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雪丹書

《絳雪丹書》一書,為明代醫家趙貞觀所撰,乃一部匯集傳統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經驗的珍貴著作。書名「絳雪丹書」獨具意趣,據書中〈引〉所述,作者之父醫巫閭子(或言作者本人,因有毓注指明作者非醫巫閭子)偶思血症難療,手錄療血之書,是夜夢見天降絳紅色雪花,遂以此奇景為書命名,點出了本書與「血症」的關聯,以及其丹方可能具備的特殊療效或色澤(朱砂為重要成分,色紅如絳雪)。

本書共分十卷,結構上總攬為上、中、下三篇。根據簡介,上篇主要論述核心方劑「絳雪丹」的功效、主治、配伍與禁忌;中篇詳載其製法、炮製與服法;下篇則彙集臨床應用案例。這種結構安排,由理論到實踐,從方劑本身的屬性到具體的製備與應用,層層深入,旨在提供讀者(尤以醫者為甚)一套完整的、關於絳雪丹的知識體系與操作指南,使其能準確掌握並靈活運用此方。

「絳雪丹」作為本書的核心,其組成成分、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是介紹的重點。此方由朱砂、雄黃、白礬、黃連、黃柏、甘草等多味藥物組成。這些藥物多為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涼血止血之品。朱砂、雄黃自古常用於解毒殺蟲、安神,但亦有毒性,需謹慎使用;白礬收濕斂瘡、解毒殺蟲;黃連、黃柏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形成了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散結的顯著功效,主要針對熱毒熾盛、氣血瘀滯所致的病症。

書中明確指出絳雪丹的主治範圍,涵蓋了中醫外科及部分內科常見且難纏的病症,如瘰癧(淋巴結核或慢性淋巴結炎)、癰腫(急性化膿性炎症)、瘡瘍(皮膚潰爛、膿腫)、毒蛇咬傷以及跌打損傷等。這些病症在中醫辨證中多與熱毒、瘀血、痰核等病理因素相關,恰與絳雪丹的功效相契合。

製法方面,本書簡述絳雪丹的製作相對簡易,主要通過研磨藥物成細末,再以水混合製成丸劑或散劑,便於內服或外用。具體的炮製方法(如何處理朱砂、雄黃等礦物藥以減毒增效)及更精確的製備細節應在中篇有更詳細的闡述。服法亦有常規指導,如每日三次,每次一至二錢,但具體劑量和頻次在實際應用中仍需結合病情靈活調整。

臨床應用方面,《絳雪丹書》通過具體案例來展現此方的療效。書中附錄的案例,如治療瘰癧、癰腫和毒蛇咬傷,都是絳雪丹的典型應用。治療瘰癧採用內服丸劑或散劑,顯示其散結消腫的內治作用;治療癰腫、瘡瘍則強調外敷散劑,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斂瘡的局部功效;而毒蛇咬傷結合內服與外敷,則體現了其整體解毒與局部消腫止痛的綜合效用。這些案例生動具體,不僅驗證了絳雪丹的實用性,也為後世醫者提供了寶貴的臨床借鑒。

安全性方面,雖然絳雪丹成分中含有朱砂、雄黃等有毒礦物,書中仍稱其為「比較安全的中藥方劑,一般人群均可服用」,這可能反映了當時對礦物藥毒性的認識水平或其炮製方法的特殊性(中篇應有提及炮製細節,或許能降低毒性)。但同時也明確列出了慎用人群,如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有出血傾向者。這顯示作者具備基本的用藥謹慎意識, recognizes potential risks對於特殊體質或特定生理狀態的患者,提示了用藥風險。這種風險提示在古代醫籍中是負責任的體現,也與現代藥理學對這些成分的認識相符。

儘管本書名為《絳雪丹書》,且核心內容圍繞絳雪丹展開,但從書中開篇的內容(引、序及胎症上卷)來看,本書的實際範疇似乎更為廣泛,並非僅僅是一部絳雪丹的專論。書中〈引〉提及是「療血之書」,並附後「胎產各門」,而隨後緊接的便是「胎症上卷」。這表明《絳雪丹書》可能是一個集成的醫學著作,以絳雪丹為重要組成部分或一個代表性方劑,但同時涵蓋了與血症、婦科、產科等相關的多個醫學領域。

從提供的「胎症上卷」內容來看,本書在討論方劑之外,還深入探討了診斷與治療的原理與方法。例如:

  1. 妊娠脈訣: 這一部分極為詳盡,闡述了妊娠各階段的脈象特點(寸微小、尺數滑疾、重按不散與散的區別),並根據脈象辨別胎兒性別(左疾為男、右疾為女等),甚至討論了脈象與氣血、臟腑的關係(肝為血、肺為氣)。它引用經典醫學理論(如「陰搏陽別」),並結合具體脈象(流利來往並雀啄、關洪大相應、各種鬼賊脈、𣻹脈、子乘母、母乘子等)進行辨析。這顯示了本書對傳統脈學的繼承與發展,以及在婦科妊娠領域的細緻應用。同時,對孕期常見的生理現象(如五月胎成、母體身熱脈亂非病)和惡阻症狀進行了說明,體現了對孕期生理病理變化的認識。

  2. 受胎試驗法與辨男女法: 這兩部分提供了一些古代用於判斷是否受孕及胎兒性別的非脈診方法。雖然部分方法(如抱生齒兒女、背後呼喚回首方向)在現代看來带有民間經驗或甚至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古人探索診斷方法的努力,以及當時醫學與社會習俗的結合。而使用藥物(川芎、艾葉、炙草、皂角、黃連)誘發反應來驗證妊娠,則是一種基於藥物作用的早期診斷嘗試。

  3. 辨種子方不可服論與瘦胎三方不可服論: 這兩篇「論」尤顯作者的臨床經驗與批判精神。作者直言不諱地批評當時流行的某些「種子方」(如以香附為主)和「瘦胎方」(如《事林廣記》所載,以及《婦人良方》中的無憂散等)的弊端。他認為這些方劑多用耗氣血之品(如香附、枳殼),不僅無益於助孕,反而損傷氣血,導致腰痛、甚至損胎難產。作者強調求嗣應當補益陰血(推薦河車大造丸),安胎應當培補天真(推薦丹溪安胎飲、固胎飲),並指出瘦胎方僅適用於極特殊情況(如湖陽公主體胖形弱),常人濫用則有損元氣,得不償失。這種深入分析常用方劑利弊、辨證施治、反對盲從的態度,體現了高水平醫家的臨床思維和對患者健康的負責態度。

  4. 滋榮易產湯、補陽育子丸、補陰大造丸等方: 在批判不當方劑的同時,書中也提供了作者認可並經驗證有效的方劑,如用於孕晚期助產的滋榮易產湯,用於補益衰老者求嗣的補陽育子丸(尤其註明「大補老年人」,並詳細列出成分及炮製服用方法),以及用於氣血虛弱、不孕或屢墜者的補陰大造丸。這些方劑的收錄,豐富了本書的治療手段,使其成為一本具備實操性的臨床手冊。尤其是補陽育子丸和補陰大造丸,直接針對衰老或虛弱導致的不孕不育,體現了本書在治療疑難病症方面的探索。

綜合來看,《絳雪丹書》雖然可能以絳雪丹這一特定方劑為其核心亮點或重要內容,但其整體結構和開篇呈現的內容顯示,這是一部涉及範圍更廣泛的中醫著作。它不僅詳細闡述了絳雪丹的藥性、應用及製備,更將其置於一個更大的臨床背景下,涵蓋了相關的診斷方法(如脈診、其他試驗法)、特定疾病(如血症、婦科、妊娠)的病機分析、治療原則,以及對當時一些不當醫療實踐的批判。

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多個層面:首先,它為絳雪丹這一古老方劑提供了詳細的文獻記錄,包括其組方、功效、應用範圍等,對於研究這一特定方劑的歷史沿革和臨床效用具有重要意義。其次,書中對妊娠脈診的細緻描繪、對求嗣與安胎方劑的討論與批判,反映了明代醫家在婦科領域的認識水平和臨床經驗,特別是對醫理的深入思考和對不當用藥的警惕,展現了傳統中醫的辨證精髓和人文關懷。再次,書中穿插的臨床案例,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了本書的實用性。序言中提到「統五運六氣之理,烏能南北咸宜也」,暗示了作者或編訂者試圖從更宏大的中醫理論(五運六氣)層面來解釋方藥的普適性,這也增加了本書的學術深度。

總而言之,《絳雪丹書》是一部內容豐富、體系相對完整的醫學著作。它以絳雪丹為線索,鋪陳展開與血症、熱毒、外科、婦科相關的診斷、治療與方藥知識。它不僅提供了具體的方劑及其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脈診、理論探討和臨床批判,展現了明代醫家嚴謹的治學態度、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對醫學原理的深刻理解,為後世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與啟示,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臨床應用價值。


胎症上卷 (1)

胎症上卷 (2)

胎症上卷 (3)

胎症上卷 (4)

胎症上卷 (5)

胎症上卷 (6)

胎症上卷 (7)

胎症上卷 (8)

胎症上卷 (9)

胎症上卷 (10)

胎症下卷 (1)

胎症下卷 (2)

胎症下卷 (3)

臨產 (1)

臨產 (2)

臨產 (3)

臨產 (4)

臨產 (5)

臨產 (6)

臨產 (7)

產後上卷 (1)

產後上卷 (2)

產後上卷 (3)

產後上卷 (4)

產後上卷 (5)

產後上卷 (6)

產後上卷 (7)

產後上卷 (8)

產後上卷 (9)

產後上卷 (10)

產後上卷 (11)

產後上卷 (12)

產後上卷 (13)

產後下卷 (1)

產後下卷 (2)

產後下卷 (3)

產後下卷 (4)

附錄 (1)

附錄 (2)

附錄 (3)

附錄 (4)

附錄 (5)

附錄 (6)

附錄 (7)

附錄 (8)

附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