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觀

《絳雪丹書》~ 產後上卷 (9)

回本書目錄

產後上卷 (9)

1.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論

產後陽明經症見,勿治以葛根[湯]、白虎[湯];口煩咽乾便秘與譫語,勿治以三承氣[湯],屢見妄下成臌,誤導反結,亦有血少而結,下之而泄瀉不止,虛之為禍[不]可勝言哉,蓋產婦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稽遲,氣血枯竭,腸腑燥結而然也,豈可輕產而妄下乎。以上三陰症並宜大料芎歸以補血,少佐以參耆白朮可也,然芎歸非服至數斤難取功效。

養心通幽湯(治產後傷寒類三陰症大便秘者。)

川芎(二錢半),當歸(六錢),炙草(五分),桃仁(十五粒,炒去皮尖),陳皮(四分),麻仁(二錢),肉蓯蓉(二錢),水煎服。汗多便實加黃耆二錢,麻黃根一錢,人參二錢;口渴加麥冬一錢,人參一錢;腹滿咽乾便實加麥冬一錢,枳殼八分,人參一錢;汗出譫語便實,乃氣血兩竭,心主失守,宜養氣安神加茯苓、棗仁、遠志、柏子仁各一錢,人參二錢,白朮二錢,黃耆一錢。

白話文:

【對於產後類似傷寒的三陰症討論】

產後如果出現了類似陽明經的症狀,切記不要用葛根湯或白虎湯來治療;若口乾舌燥、咽喉乾澀、便祕及有譫語的情況,也不要使用三承氣湯。臨牀上常常看到錯誤地使用下法,導致腹部脹滿,甚至將情況導向更糟。還有的是因為血液不足而結實,一旦下藥過猛,會導致持續的腹瀉,這種虛弱帶來的災難實在無法言喻。產婦多因勞累疲倦傷害到脾臟,影響消化吸收,造成氣血虧損,腸胃功能受阻,才會產生這樣的症狀,怎麼能輕易地就使用下法呢?

對於以上的三陰症,都應當大量使用芎歸來補充血液,稍微輔以人參、黃耆和白朮即可。然而,如果不服用幾斤的芎歸,很難達到效果。

【養心通幽湯】(適用於產後類似傷寒的三陰症,以及大便祕結的情況。)

藥方成分:川芎(2.5錢)、當歸(6錢)、炙甘草(0.5錢)、炒桃仁(15粒)、陳皮(4分)、麻仁(2錢)、肉蓯蓉(2錢),用水煎煮後服用。若出汗多且大便堅實,可加黃耆(2錢)、麻黃根(1錢)、人參(2錢);若口渴,則加麥冬(1錢)、人參(1錢);若腹部脹滿、咽喉乾燥且大便堅實,則加麥冬(1錢)、枳殼(8分)、人參(1錢);若出汗且譫語,這代表氣血兩虛,心臟功能失調,應當滋養氣血、安神,可加入茯苓、酸棗仁、遠志、柏子仁各(1錢),人參(2錢)、白朮(2錢)、黃耆(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