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觀

《絳雪丹書》~ 臨產 (4)

回本書目錄

臨產 (4)

1. 臨產須知十二條

十二、難產及胎衣不下,急於產母右足小趾尖上灸三炷艾,〔艾炷〕如小麥大,即下矣。

白話文:

如果生產困難或胎盤無法順利排出,趕緊在產婦右腳小腳趾尖端,用三小撮像小麥般大小的艾草點燃施灸,胎兒或胎盤就會順利產出。

2. 胎衣不下〔方〕

凡胞衣不下,由產母無力送胞衣;又有經停時久臥乘冷氣,血道凝滯而衣不下;又有胎前素弱,血氣枯涸而衣不下。凡此三者,速煎生化湯,大口連進兩三盅,斯血旺氣和而衣自下,兼送益母丸,亦一法也,送鹿角灰亦妙。

兒下衣不下,不可睡倒,先斷臍帶,用草鞋帶墮之,如夏月扶產母依人坐,蓋暖被;冬月則火籠被覆,時換熱衣暖其腹。又《丹溪纂要》下胎衣用朴硝神效,虛人則害,此非先生之方,乃門人增附耳。

如聖膏,(治胎衣不下神效。)

蓖麻子(二兩,去殼),雄黃(二錢),搗成膏塗足心,胎衣下即洗去,不可遲,恐腸出。

如聖散(治胎衣乾澀,兒在腹中不動或漿盡,血來閉塞道路難產者,服之俱宜。)

黃葵花(曬乾或子亦可),為末,熱湯調下二錢,酒下亦可。如口噤不可用,粗箸頂足心則口開,灌下即醒。胎水乾者連進三服。

白話文:

【胎盤不下治療方法】

凡是胎盤不下,可能是因為產婦體力不足,無法順利排出胎盤;或者是在待產期間躺著太久接觸到冷空氣,導致血液循環受阻,使得胎盤無法自然排出;再者,可能是在懷孕期間身體本來就較為虛弱,血液供應不足,因而胎盤無法順利排出。

對於以上三種情況,應迅速煎煮生化湯,大口連喝兩三杯,藉此促進血液流通、調和氣血,胎盤便會自然排出。同時服用益母丸也有幫助,或者服用鹿角灰也是一個好方法。

當新生兒已經出生但胎盤尚未排出時,不能讓產婦躺下。首先應剪斷臍帶,然後使用草鞋帶來幫助胎盤排出。夏季產後,讓產婦靠著人坐著,並蓋上暖被;冬季則用火爐加熱被子覆蓋,隨時更換熱衣物以保持腹部溫暖。

另外,《丹溪纂要》中提到,使用芒硝來促使胎盤排出非常有效,但體質虛弱的人可能會有不良反應。這並不是醫生的原方,而是學生後來加上的。

如聖膏,(對胎盤不下有奇效。)

取蓖麻籽(二兩,去殼)與雄黃(二錢),搗成膏狀塗於腳底心,胎盤一旦排出就要立即清洗掉膏藥,不能延遲,以免引發腸胃問題。

如聖散(適用於胎盤乾燥緊縮,或是胎兒在腹中不動,羊水已盡,血液堵塞產道導致難產的情況,皆可服用。)

取黃葵花(曬乾或使用種子也可),研磨成粉末,用熱水調和兩錢服用,酒下亦可。如果產婦牙關緊閉無法服用,可用粗筷子按壓腳底心使其張口,灌下藥物後產婦就會清醒。若是胎水已乾,需連續服用三次。

3. 難產〔諸方〕

兔腦丸(以手握丹治難產。)

兔腦髓(一個,臘月者佳,去膜研成膏),明乳香(一兩,研末),母丁香(一兩,研細),麝香(一錢),以兔腦研和為丸,芡實大,陰乾密封,每用時,俟漿水破時,溫水送下一丸,或以薄荷湯送下神效。若系臘月八月生者,男左手女右手握之,則出。

加味芎歸湯(催生神效。)

川芎(一兩),當歸(一兩),龜板(一個,自死者佳,酥炙,灼過亦可。),婦人發(二錢,燒灰存性,曾生育者佳。),共為末,每服一兩,水煎服即生,如死胎亦下。

雲母散(治產難經日不出者。)

雲母粉五錢,酒調服,入口即生。

乳朱丹

凡遇三月初三,端午,七夕,用乳香細研,豶豬心血為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曬乾,值難產者,溫酒化下一丸,不產再服;或用蓮葉心蒂七個,水二盅煎一盅,化服一丸,神效。

白話文:

【兔腦丸】 (以手握丹治療難產)

取一個兔腦髓(最好是臘月的,去掉膜後研成膏狀),明乳香一兩(研成粉末),母丁香一兩(研磨細碎),麝香一錢,將這些材料與兔腦髓混合成丸,大小如芡實,放置在陰涼處晾乾並密封保存。每次使用時,待產婦破水後,用溫水吞服一丸,或者用薄荷湯送服效果更佳。如果產婦是在臘月或八月出生,男性則應左手握住藥丸,女性則用右手握住,這樣能幫助順利分娩。

【加味芎歸湯】 (催生效果極佳)

川芎一兩,當歸一兩,龜板一個(自然死亡的最好,用酥油炙烤,或者燒過也可以),婦人的頭髮二錢(燒成灰,最好是有生育經驗的婦人的頭髮),將這些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即可促進生產,即使是死胎也能排出。

【雲母散】 (治療產程延長,胎兒久久不生)

雲母粉五錢,用酒調和後服用,一旦入口就能立刻促進產程。

【乳朱丹】

每年的三月初三、端午節、七夕,將乳香細研,加入豶豬的心血揉成丸,大小如桐子,再裹上硃砂,曬乾後備用。遇到難產的情況,可以用溫酒融化一丸服用,如果還未產下再繼續服用;或者用七個蓮葉心蒂,用水二杯煎至一杯,再融化一丸服用,效果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