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觀

《絳雪丹書》~ 產後下卷 (3)

回本書目錄

產後下卷 (3)

1. 怔忡驚悸

產婦驚憂勞倦,去血過多,以致心中躁動不寧,謂之怔忡;若惕然而驚,如人將捕之狀,謂之驚悸。治此二症,惟調和脾胃,補養心血,使之志定神寧、氣舒心安而病自愈矣。如分娩後血塊未消而患此者,宜服生化湯以補血行血,血旺則驚悸自除,不必加定志安神劑;如塊消痛止之後患此症,宜服後藥。

加減養榮湯(內去川芎、麥冬,加木香,即歸脾湯。)

川芎(一錢),當歸(二錢),茯苓,棗仁(炒黑),人參,麥冬,遠志,黃耆,白朮(各一錢),陳皮,炙草(各四分),龍眼肉(八分),姜水煎服。虛煩加竹茹一團;有痰加竹瀝、薑汁。

養心湯(治產後心血不寧,驚悸不安。)

黃耆(一錢),當歸(二錢),茯神,遠志,川芎(各八分),麥冬(一錢),棗仁(一錢,炒黑),柏子仁(一錢),五味子(十粒),人參(錢半),炙草(四分),水煎服。可與安神丸兼服。

安神丸

黃連(二兩,炒),生地(三兩),當歸(三兩),甘草(五錢),共為末,蒸餅糊為丸,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四十丸。

白話文:

【怔忡驚悸】

產婦在生產後因過度驚嚇、憂慮、勞累及失血過量,導致心中產生一種無法平靜的躁動感,我們稱這種情況為"怔忡";若出現一種突如其來的驚恐感,就像有人要來捉拿自己的感覺,我們稱這種情況為"驚悸"。對於這兩種症狀的治療,主要應著重於調理脾胃功能,補充心血,使心情穩定,精神平靜,氣順心安,疾病自然就會好轉。

如果產婦在分娩後因為血塊尚未消除而有這些症狀,適合服用"生化湯"來補充血液,促進血液循環,當血液充足時,驚悸的問題自然會消失,通常不需要額外加入安神定志的藥物;如果是在血塊消除,疼痛停止後出現這些症狀,那可以考慮服用以下的藥方。

加減養榮湯(藥方中去掉川芎、麥冬,加入木香,即成為歸脾湯。)

藥方成分包含:川芎(1錢)、當歸(2錢)、茯苓、炒黑的棗仁、人參、麥冬、遠志、黃耆、白朮(各1錢)、陳皮、炙草(各4分)、龍眼肉(8分)。用薑水煎煮服用。若虛弱煩躁可再加入一團竹茹;若有痰可再加入竹瀝、薑汁。

養心湯(適用於產後心血不寧,驚悸不安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黃耆(1錢)、當歸(2錢)、茯神、遠志、川芎(各8分)、麥冬(1錢)、炒黑的棗仁(1錢)、柏子仁(1錢)、五味子(10粒)、人參(1錢半)、炙草(4分)。用水煎煮服用。同時可搭配服用安神丸。

安神丸

藥方成分包含:炒黃連(2兩)、生地(3兩)、當歸(3兩)、甘草(5錢),研磨成粉後,用蒸餅糊成丸,大小如同桐子,外層包裹辰砂,每次服用40丸。

2. 骨蒸

凡產後骨蒸,宜保真湯,先用以清骨之劑。

清骨散(作湯效更速。凡骨蒸不論男女俱可服。)

柴胡,前胡,胡連,烏梅肉(各二錢),豬脊髓(一條),豬膽(一具),韭菜白十根長一寸切碎,三味搗如泥,入藥再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如上膈熱,食後服。一方另將髓膽韭搗成泥加童便一酒盞,熬成稀糊,入藥再搗成丸。

加味大造丸(治骨蒸勞熱。如服前方不須服此。)

紫河車(一具,製法載卷後),人參(一兩),當歸(一兩),麥冬(八錢),銀柴胡(六錢),生地(二兩),胡連(五錢),山藥(一兩),石斛(八錢),黃柏(七錢,炒),枸杞(一兩),共為末煉蜜丸。

保真湯(治骨蒸勞熱。)

黃耆(一錢),天冬(一錢),麥冬(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茯苓(八分),炙草(四分),川芎(八分),當歸(二錢),五味子(十粒),地骨皮(八分),白芍(一錢),枸杞(一錢),黃柏(六分,炒),知母(二錢),生地(二錢),熟地(二錢),棗水煎服,亦可作丸。

白話文:

【骨蒸】

凡是產後出現類似發燒的症狀,適合使用「保真湯」,應先使用能清骨火的藥方。

清骨散(煮成湯劑效果更快。無論男女,只要有骨蒸現象都可以服用。)

所需材料:柴胡、前胡、黃連、烏梅肉(各二錢)、豬脊髓(一條)、豬膽(一個)、韭菜白十根切成一寸長段,將豬脊髓、豬膽、韭菜三樣材料搗成泥,再與其他藥材混合攪拌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開水送服。如果上半身有熱感,可在飯後服用。另一個方法是將豬脊髓、豬膽、韭菜搗成泥,加入一小杯童子尿,熬成稀糊,再與藥材混合攪拌成丸。

加味大造丸(治療骨蒸勞熱。若已服用前方,不必再服用此方。)

所需材料:胎盤(一個,處理方式在後卷詳細說明)、人參(一兩)、當歸(一兩)、麥門冬(八錢)、銀柴胡(六錢)、生地(二兩)、黃連(五錢)、山藥(一兩)、石斛(八錢)、黃柏(七錢,炒過)、枸杞(一兩),將所有材料磨成粉,以蜂蜜揉成丸。

保真湯(治療骨蒸勞熱。)

所需材料:黃耆(一錢)、天門冬(一錢)、麥門冬(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茯苓(八分)、炙甘草(四分)、川芎(八分)、當歸(二錢)、五味子(十粒)、地骨皮(八分)、白芍(一錢)、枸杞(一錢)、黃柏(六分,炒過)、知母(二錢)、生地(二錢)、熟地(二錢),用棗子水煎煮後服用,也可以做成丸藥服用。

3. 心痛

心痛,即胃脘痛,以胃脘在心之下,因傷寒氣及冷物而作痛,因痛起於心,俗呼為心痛。夫心為君主之官,主氣行血,統馭臟腑血氣,血盛則泰然安寧,血不足則惕然驚悸,豈可痛乎。若真心痛,則旦發夕死,手足甲俱黑,今產[婦]患此,但當散胃中之寒物耳,必用生化湯加散寒消食之藥,無有不安;若綿綿痛,可按而止,必問血塊已除[否]?方可用補藥。

大抵因寒冷上攻則心痛,下攻則腹痛,治法亦相同也,俱當於生化湯內加肉桂、吳茱萸溫散可也。

加減生化湯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炮姜(五分),肉桂(八分),炙草(五分),吳茱萸(七分),水煎服。傷麵食加神麯、麥芽;傷肉食加山楂、砂仁;大便燥結加肉蓯蓉。

白話文:

【心痛】

心痛,實際上是指胃部的疼痛,因為胃部位於心臟下方,當受到寒氣或冷的食物影響時,就會產生疼痛。這種疼痛起源於心臟附近,因此一般俗稱為心痛。然而,心臟是身體的主宰,負責氣血運行,統轄臟腑的血氣。如果血氣充足,人體就能保持平靜安寧;反之,血氣不足,則會出現驚恐不安的情況,怎麼可能會疼痛呢?如果真的是心臟疼痛,可能早晨發病晚上就會死亡,手腳指甲都會變黑。現在產婦如果有這樣的症狀,只需要消除胃中的寒涼食物即可。應該使用生化湯加上一些能散寒和助消化的藥物,通常都能有效緩解。如果是持續的輕微疼痛,可以通過按壓得到緩解,這時應該詢問產婦是否有排出血塊?如果已經排出了,才能使用補藥。

大體來說,如果寒涼從上方影響,就會引起心痛;如果從下方影響,則會導致腹痛。治療方法大致相同,都可以在生化湯中加入肉桂、吳茱萸等溫暖散寒的藥材。

【加減生化湯】

藥方如下:川芎(1錢)、當歸(3錢)、炮姜(5分)、肉桂(8分)、炙甘草(5分)、吳茱萸(7分),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因為食用麵食過多而引發問題,可以加入神麴、麥芽;如果是因為肉食過多,則可以加入山楂、砂仁;如果大便乾燥且難以排泄,可以加入肉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