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貞觀

《絳雪丹書》~ 產後下卷 (5)

回本書目錄

產後下卷 (5)

1. 小便頻數論

產後小便數者,由脬內宿有冷氣,因產發動冷風,致令小便數也,均屬虛寒,經云益心之陽以消陰翳,尤宜溫補,益心收澀為治法也。

益[智]螵蛸散(小便數或遺尿並治之。)

白話文:

產後小便頻繁,是因為膀胱裡積聚了寒氣,生產時寒風發動,導致小便頻繁。這都是虛寒體質造成的,古籍上說要補益心陽,才能消除陰邪,所以治療方法應以溫補、益心收澀為主。

益智仁三十七枚,為末,每服二錢,米飲空心調下。(方名原為「益螵蛸散」,於文理不通,應視為「益[智]螵蛸散」為妥。然方中無桑螵蛸,疑原抄者筆脫也。今擬改為桑螵蛸三十七枚,益智仁二兩,共為末,毓注。)

桑螵蛸散

白話文:

益智仁 37 枚,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2 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方劑原名為「益螵蛸散」,文理不通,應視為「益[智]螵蛸散」為妥。但方劑中沒有桑螵蛸,懷疑是原抄寫者筆誤。現在擬修改為桑螵蛸 37 枚,益智仁 2 兩,共研磨成粉末。)

人參(二兩),黃耆(二兩),鹿茸(炙去毛),桑螵蛸(三十個,炒),赤石脂(二錢,煅),牡蠣(二錢,炒),共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方中鹿茸無分量,原抄者脫。毓注。)

白話文:

人參(80公克),黃耆(80公克),鹿茸(炙烤去除絨毛,但份量不明),桑螵蛸(30個,炒熟),赤石脂(8公克,煅燒),牡蠣(8公克,炒熟),全部磨成粉末,每次服用8公克,用米湯調和服用。

2. 流注論

產後惡露流於腰腎手足關節之間,或漫腫或結塊,腫痛至極,肢體倦怠,急用蔥熨法以治外,內服加參生化湯以散滯血,則未成者自消,已成者自潰,久則膿成,宜托裡大補為主。若腫起作痛,起居飲食如常,是病氣有餘,形氣未損,易治。若漫腫微痛,倦怠少食,屬形氣、病氣俱不足,最為難治。

白話文:

產後惡露流入腰、腎、手、足的關節縫隙中,可能會腫脹或結塊,腫痛得厲害,四肢無力。此時應緊急使用蔥熨法來治療外在症狀,並服用加參生化湯來疏散滯留的血液。這樣,未成形的腫塊會自行消散,成形的腫塊會自行潰爛。時間久了,膿液形成後,應以託裡大補為主要治療方法。如果腫塊疼痛,但起居飲食都正常,表示病氣旺盛,正氣未傷,容易治療。如果腫脹微痛,倦怠少食,表示正氣和病氣都不足,是最難治療的。

凡未成膿,或成膿不潰者,俱氣血虛也,宜八珍湯。憎寒畏寒,陽氣虛也,宜十全大補湯。日晡內熱,陰血虛也,宜四物湯加參朮丹皮。嘔逆,胃氣虛也,宜六君子湯加炮姜。食少倦怠,脾氣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升麻。四肢逆冷,小便頻數,腎氣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

此症若不補氣血,不慎起居,不節飲食,未有得生者。治宜留意焉。

白話文:

  • 凡是還沒化膿,或化膿但沒有潰爛的,都是氣血虛。應該服用八珍湯。
  • 怕冷畏寒,是陽氣虛。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
  • 下午發熱,是陰血虛。應該服用四物湯,再加黨參、白朮、丹皮。
  • 嘔吐反胃,是胃氣虛。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再加炮姜。
  • 食慾不振、疲倦乏力,是脾氣虛。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升麻。
  • 四肢冰冷,小便頻繁,是腎氣虛。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再加益智仁。

(此條據《靈驗良方彙編》所附「胎產要訣」「產後流注」條補錄,並稍有改動,以正本書原抄者之訛。毓注。)

白話文:

這條藥方收錄在《靈驗良方彙編》「胎產要訣」的「產後流注」部分,並做了一些補充和修改。以校正原著書寫者的錯誤。(毓注)

蔥熨法

用蔥一握炙熟搗爛作餅,敷腫處,上覆厚被以熨斗熨之。

加參生化湯(方見前。)

八珍湯。即[四君子湯加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蔥熨法

取一把蔥,用火烤熟後搗成泥狀,製成餅狀,敷在腫脹的地方,再蓋上厚厚的被子,用熨斗熨燙。

加參生化湯 (藥方見前文。)

八珍湯 (即四君子湯加上四物湯。)

十全大補湯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炙草(四分),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熟地(二錢),川芎(五分),肉桂(五分),姜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歌曰:

白話文:

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炙甘草(0.4錢),當歸(1錢),白芍(1錢),熟地黃(2錢),川芎(0.5錢),肉桂(0.5錢),用姜水煎服。

黃耆歸術一錢均,人參倍加草三分,升柴五分陳皮七,益智一錢外加論。

白話文:

黃耆、當歸、熟地各一錢,人參加倍為兩錢,炙甘草三錢,升麻五錢,陳皮七錢,益智仁一錢,另加酌量。

神仙回膿散,(方見乳癰門。治產後流注日久成膿,用此方通其膿,若未經補,血氣未旺,此方又不可遽服也。)

回毒散(乳癰未潰時服,毒從大便出,虛人不宜用。)

白話文:

神仙回膿散

(詳細的方子請參閱乳癰一章。用於產後流注時間較久形成膿腫,使用此方可促進膿液排出。但如果沒有經過調理,血氣不足,不可立即服用此方。)

大黃(三錢),白芷(六錢),乳香,沒藥,穿山甲(蛤粉炒),木香(另研,各五分),共研末。人參二錢煎湯,調前藥末服。

(此方據《靈驗良方彙編》「乳癰」條補。毓注。)

白話文:

大黃(15公克),白芷(30公克),乳香、沒藥、穿山甲(用蛤粉炒過)、木香(另研磨,各2.5公克),全部研磨成細末。人參10公克煎煮取湯汁,倒入前面研磨好的藥末,攪拌後服用。

3. 陰蝕五疳論

凡婦人產後,陰戶[生]瘡,名曰陰蝕,或痛或癢如蟲行之狀,膿汁淋漓,陰蝕幾盡者,由心腎煩郁,胃氣虛弱,以致氣血留滯而然也,經云諸痛癢瘡皆屬心火,法當補心而養肺胃,外以熏洗藥治之,斯愈矣。

千金療蝕方

白話文:

產後的婦女如果陰道部位長了瘡,叫做「陰蝕」。症狀包括疼痛、搔癢,像蟲子爬行般,並流出膿水。如果陰蝕範圍擴大,幾乎侵蝕殆盡,通常是因為心思煩悶抑鬱,導致胃氣虛弱,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根據經典記載,各種疼痛、搔癢、傷口都與心火有關。治療方法應以滋養心肺、健脾胃為主。另外,搭配外用燻洗藥物治療,就能痊癒。

川芎,當歸,白芍,地榆,甘草(各一兩),水五升煎至二升。去渣,熱熏之,溫洗之,日三次,夜一次,即愈矣。

金銀散

白話文:

川芎、當歸、白芍、地榆、甘草(各 30 克),加 5000 毫升水煎煮,煎至剩下 2000 毫升。將藥渣濾除,藥湯趁熱燻洗患處,再用溫熱藥湯清洗患處,每天早中晚各三次,晚上再用藥湯清洗一次,即可痊癒。

蒲黃(一斤),水銀(一兩),二味研勻,擦之即愈。

硫黃散(治疳蝕陰戶及下部五臟。)

白話文:

蒲黃(一斤),水銀(一兩),將兩種材料研磨均勻,塗抹在患處即可治癒。

硫黃不拘多少,研為細末,取東南向桃枝三七條,將枝頭捶散以綿裹之,黏[硫黃]末於上,向瘡黏之,令末黏瘡上,又換又貼。再截短竹筒一個,納入陰戶內,將桃枝上藥燒之,納竹筒內,向陰戶熏之即愈。一方用肥豬肉十斤,水煮以汁浸瘡,冷再熱,日浸二三次即愈。

又方。用蝦蟆、兔糞等分為末,敷瘡即愈。

白話文:

用適量硫磺,研磨成細粉末。取三到七根朝東南生長的桃樹枝,將枝頭敲碎並用棉花包裹起來。將硫磺粉末黏在棉花上,貼在傷口處,讓粉末黏在傷口上,然後更換新的貼在患處。再截取一段短竹筒,塞入陰道內。將桃枝上的藥燒燃,放入竹筒內,對著陰道燻蒸治療即可痊癒。另外一個方法是使用十斤肥豬肉,煮沸後用汁液浸泡傷口,待汁液冷了再加熱,每天浸泡兩三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