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又可

溫疫論

溫疫論

溫病著作。二卷。明·吳有性撰於1642年。1641年山東、浙江等省疫病流行,醫者以傷寒治法無效,枉死頗多。吳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溫疫,系感染“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對瘟疫病因和傳染途徑的認識,較之前人有較大突破。吳氏參考古今醫案,創造了一些較有實用價值的治法。書中詳論溫疫病因、初起、傳變諸症及治法等內容。這是在《傷寒論》成書1400年之後醫學史上又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有關外感病的論著。它第一次認識到溫疫感染於戾氣、具有傳染性,開溫病學說之先河。後世許多溫病論著皆受此書的影響和啟發。

乾隆年間,復有洪天錫補註本,書名《補註溫疫論》。嗣後又有鄭重光補註本,名為《溫疫論補註》,1955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醫門普度溫疫論》,系清·孔毓禮、龔紹林等據吳氏原著加評,其原文和編排次序與《溫疫論補註》略異;下卷並集喻嘉言、林起龍、劉宏璧等有關疫病的論述,並附名方及前人疫症治案等。現有數十種清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溫疫論,明代醫家吳有性所著。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號一齋,浙江餘姚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00年)舉人,官至刑部主事。明亡後,隱居著述。他是明代著名的溫病學家,與張景岳、薛立齋並稱為“明代溫病三大家”。

溫疫論是吳有性最重要的著作,成書於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該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論述溫疫的病因、病性、傳變、診斷、治療等,下卷載有溫疫的治法和方藥。

吳有性認為,溫疫是一種外感熱病,其病因是“異氣”(又名雜氣或戾氣)所致。異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病邪,它可以通過空氣、飲食、接觸等途徑傳播。溫疫的發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多發於春夏之交。

溫疫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頭痛、身痛、咳嗽、嘔吐、腹瀉等。根據病情的輕重,溫疫可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輕症患者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中症患者可出現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則可出現高熱、神昏、譫語、抽搐等症狀。

溫疫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宣肺化痰、健脾和胃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輕症患者可用銀翹散、桑菊飲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的方藥治療;中症患者可用麻杏石甘湯、杏蘇散等宣肺化痰、健脾和胃的方藥治療;重症患者可用大青龍湯、白虎湯等清熱解毒、涼血透暑的方藥治療。

溫疫論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醫學著作。它對溫疫的病因、病性、傳變、診斷、治療等方面都有深入的論述,對後世溫病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溫疫論的問世,標誌著溫病學說的形成。溫病學說是中國醫學史上一門獨立的學科,它以溫病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溫病的病因、病性、傳變、診斷、治療等方面。溫病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