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又可

《溫疫論》~ 上卷 (1)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

1. 原病

病疫之由,昔以為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溫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溫,得非時之氣,長幼之病相似以為疫。餘論則不然。夫寒熱溫涼,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為損益,假令秋熱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

白話文:

過去人們認為,瘟疫的成因是季節氣候異常,例如春天應該是溫暖的,卻出現寒冷的天氣;夏天應該是炎熱的,卻出現寒涼的天氣;秋天應該是涼爽的,卻出現酷熱的天氣;冬天應該是寒冷的,卻出現溫暖的天氣。人們認為這些不合時宜的氣候,會導致長幼得相似的疾病,這就是瘟疫。

但我的看法不同。寒熱溫涼是四時變化的常態,隨著風雨晴陰的變化,會有一些小的增減。例如秋天炎熱,通常會伴隨晴天;春天寒冷,通常會伴隨雨天。這些都是天地運行中的常事,未必會導致瘟疫。

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癘氣,在歲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裡,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是也。

白話文:

傷寒和中暑是受天地間常見的氣候所影響,而疫病則是受天地間流行的邪氣所影響。疫病在不同年份嚴重程度不同;在不同地區流行程度也不同;在不同季節也有不同的流行情況。這種邪氣一旦出現,無論老少強弱,只要接觸到它就會生病。邪氣從口鼻進入,然後停留在靠近脊椎的位置,不在臟腑內也不在經絡上,位置離身體表面不遠,靠近胃部,介於表裡之間,稱為「半表半裡」,也就是《針灸經》中所說的「橫連膜原」。

胃為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都會於胃,故胃氣能敷布於十二經中,而榮養百骸,毫髮之間,彌所不貫。凡邪在經為表,在胃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為半表半裡。其熱淫之氣,浮越於某經,即能顯某經之證。如浮越於太陽,則有頭項痛、腰痛如折;如浮越於陽明,則有目痛、眉稜骨痛、鼻乾;如浮越於少陽,則有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大概觀之,邪越太陽居多,陽明次之,少陽又其次也。

白話文:

胃就像十二條經絡的大海,所有經絡都匯聚在胃。因此,胃氣可以運布到十二條經絡中,滋養全身,連髮絲之間都滲透不到的地方。凡是邪氣在經絡中就是表證,在胃中就是裡證。現在邪氣在膜原(膈肌),正好是經絡和胃交界的地方,所以既是半表半裡證。邪氣的熱淫之氣上升到某條經絡,就能顯出該條經絡的症狀。如果上升到太陽經,就會出現頭頸痛、腰痛如斷裂;如果上升到陽明經,就會出現眼睛痛、眉稜骨痛、鼻乾;如果上升到少陽經,就會出現脅痛、耳聾、寒熱、嘔吐口苦。總的來說,邪氣侵犯太陽經的情況最多,陽明經次之,少陽經再次之。

邪之所著,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凡人口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霧早行,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疫邪所著,又何異耶?若其年氣來盛厲,不論強弱,正氣稍衰者,觸之即病,則又不拘於此矣。

白話文:

邪氣侵襲人的身體,有來自天災的,有通過傳染的,雖然來源不同,但造成的疾病卻是一樣的。通常,人體口鼻的氣息與天氣相通,體內正氣充盈時,邪氣不易入侵。但如果正氣剛好不足,在呼吸之間,外來的邪氣就會趁機而入。

從前有三人,冒著濃霧早行,空腹的人死了,飲酒的人病了,飽食的人沒有生病。這種因瘟疫導致的邪氣侵襲,又怎麼會有所不同呢?如果當年的疫氣來勢洶洶,無論強弱,正氣稍微衰弱的人,接觸後就會生病,那就不拘泥於這些因素了。

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或遇飢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營衛運行之機,乃為之阻,吾身之陽氣,因而屈曲,故為病熱。其始也,格陽於內,不及於表,故先凜凜惡寒,甚則四肢厥逆。陽氣漸積,鬱極而通,則厥回而中外皆熱。

白話文:

感染嚴重的人,疾病會立即發作;感染輕微的人,邪氣無法戰勝正氣,無法立即發病。但如果遇到飢餓、過飽、勞累、憂慮或憤怒等情況,正氣就會受損,邪氣就會開始擴散。身體氣血運行的機制會受到阻礙,體內的陽氣因而受阻,所以會發熱生病。一開始,陽氣會被困在體內,無法到達體表,所以會先感到寒冷,嚴重時會出現四肢冰涼的現象。陽氣逐漸積聚,鬱結到極點後就會疏通,於是寒冷會消失,體內外都會發熱。

至是但熱而不惡寒者,因其陽氣之周也。此際應有汗,或反無汗者,存乎邪結之輕重也。即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經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裡,表雖有汗,徒損真氣,邪氣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漸退,表氣潛行於內,乃作大戰,精氣自內由膜中以達表,振戰止而復熱,此時表裡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從汗解,此名戰汗。當即脈靜身涼,神清氣爽,劃然而愈。

白話文:

到了這個階段,只有發熱而不怕冷,是因為體內的陽氣開始運行。此時應該出汗,但卻不出汗,這是因為邪氣結聚的程度所決定的。即便出汗,也僅是皮膚表面的汗液。如果外感的邪氣只在經絡表層,出一身汗就能解除。現在邪氣在肌表和內臟之間,即使表層出汗,只能消耗正氣,而邪氣卻隱藏得很深,怎麼能解除呢?必須等到隱藏的邪氣逐漸退去,表層的正氣向內潛行,才會展開一場激烈的戰鬥,精氣從內部通過經絡到達表層,戰鬥停止後又會發熱,這時表裡貫通,所以會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氣通過汗液排除,這稱為「戰汗」。當下脈搏沉靜,身體清涼,神清氣爽,頓時痊癒。

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為順,即不藥亦自愈也。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衛氣漸通,熱亦暫減,逾時復熱。午後潮熱者,至是郁甚,陽氣與時消息也,自後加熱而不惡寒者,陽氣之積也。其惡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陽氣盛衰也;其發熱或久或不久,或晝夜純熱,或黎明稍減,因其感邪之輕重也。疫邪與瘧彷彿,但瘧不傳胃,惟疫乃傳胃。

白話文:

但是有些人出汗後會痊癒。只要汗液能順利排出體表,即使不服用藥物也會自己康復。但如果邪氣還沒有退去,出汗只會讓外衛之氣逐漸通暢,熱度也會暫時降低,過一陣子就會再次發熱。下午有潮熱症狀的人,到了這個時候(傍晚)會更加嚴重,這是因為陽氣隨著時間轉盛轉衰所致。之後發熱但不再畏寒,這是因為陽氣積聚的緣故。畏寒的症狀或輕或重,取決於患者陽氣的盛衰;發熱的時間或長或短,或者晝夜持續發熱,或者黎明時稍有減緩,則取決於所感邪氣的輕重。疫病的症狀與瘧疾相似,但瘧疾不會傳染給胃,而疫病則會傳染給胃。

始則皆先凜凜惡寒,既而發熱,又非若傷寒發熱而兼惡寒也。至於伏邪動作,方有變證其變或從外解,或從內陷。從外解者順,從內陷者逆。更有表裡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里者,有先里而後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裡偏勝者,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裡分傳而又分傳者。

白話文:

一開始都先感覺畏寒,接著發燒,但又不是像傷寒發燒那樣合併有畏寒。等到伏邪開始發作,症狀才開始變化。這些變化或從外而解,或向內陷。從外而解者順,從內陷者逆。還有表裡先後出現的變化:有的先表後裏,有的先裏後表,有的只有表證沒有裡證,有的只有裡證沒有表證,有的表證與裡證偏勝,有的表證與裡證分傳,有的表證再出現表證,有的裡證再出現裡證。有的表證與裡證分傳,還有再次分傳的。

從外解者,或發斑,或戰汗、狂汗、自汗、盜汗;從內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或腹中痛,或燥結便秘,或熱結旁流,或協熱下利,或嘔吐、噁心、譫語、舌黃、舌黑、苔刺等證。因證而知變,因變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詳見脈證治法諸條。

白話文:

從外發散的證狀:可能出現紅疹、發冷冒汗、大汗淋漓、自出汗或盜汗。

從內部鬱積的證狀:胸悶或膈肌不舒服、心下部位脹滿、腹痛、大便乾結便祕、熱結導致小便不通暢、協熱導致腹瀉、嘔吐、噁心、胡言亂語、舌頭發黃或發黑、舌苔粗糙。

根據具體症狀瞭解病情變化,根據變化推斷治療方法。這只是概括性的說明,詳細內容請參考脈象、證候和治療方法等相關條目。

2. 溫疫初起

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其時邪在伏脊之前,腸胃之後,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於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證,輒用麻黃桂枝之類強發其汗。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表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裡,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達原飲。

達原飲

白話文:

溫疫剛開始時,先是怕冷,然後發熱,幾天後只有發熱而不再怕冷。剛得病的兩三天,脈象不浮不沉,但是跳得快,晝夜發熱,下午發熱加重,頭疼身痛。這時邪氣在背部之前,胃腸之後,雖然有頭疼身痛,但這是邪熱浮揚於經脈,不能認為是傷寒的表證,便用麻黃、桂枝之類的藥物強行發汗。這種邪氣不在經脈中,發汗只會損傷表氣,熱度也不會減輕。也不能瀉下,因為這種邪氣不在體內,瀉下只會損傷胃氣,口渴會更加嚴重。應該服用達原飲。

檳榔(二錢),厚朴(一錢),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錢),芍藥(一錢),黃芩(一錢),甘草(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八分,午後溫服。

白話文:

檳榔(10 克),厚朴(5 克),草果仁(2.5 克),知母(5 克),芍藥(5 克),黃芩(5 克),甘草(2.5 克)

按:檳榔能消能磨,除伏邪,為疏利之藥,又除嶺南瘴氣;厚朴破戾氣所結;草果辛烈氣雄,除伏邪盤踞;三味協力,直達其巢穴,使邪氣潰敗,速離膜原,是以為達原也。熱傷津液,加知母以滋陰;熱傷營血,加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燥熱之餘;甘草為和中之用;以後四味,不過調和之劑,如渴與飲,非拔病之藥也。

白話文:

檳榔具有消磨、驅除邪氣的作用,是一種疏通暢利之藥,還能消除嶺南的瘴氣;厚朴能化解鬱結的氣滯;草果辛辣烈性,能驅除盤踞的邪氣。這三味藥材協同作用,直達邪氣的巢穴,使邪氣潰散,迅速離開人體,因此稱為「通絡達原」。

如果熱邪傷津,再加入知母以滋陰;如果熱邪傷營血,再加入白芍以和血;黃芩清熱燥熱;甘草調和中氣。後四味藥材,只是調和氣血的輔助藥物,就像口渴需要喝水一樣,而非治療疾病的藥物。

凡疫邪遊溢諸經,當隨經引用,以助升泄,如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此邪熱溢於少陽經也,本方加柴胡一錢;如腰背項痛,此邪熱溢於太陽經也,本方加羌活一錢;如目痛、眉稜骨痛、眼眶痛、鼻乾不眠,此邪熱溢於陽明經也,本方加乾葛一錢。證有遲速輕重不等,藥有多寡緩急之分,務在臨時斟酌,所定分兩,大略而已,不可執滯。

白話文:

當傳染病的病邪在身體各條經絡中遊走溢出時,應針對相應的經絡使用藥物,幫助升清或瀉濁。

例如:

  • 脅痛、耳聾、寒熱、嘔吐且口苦,說明病邪熱盛溢於少陽經,在原方中應增加柴胡一錢。
  • 腰背和後頸疼痛,說明病邪熱盛溢於太陽經,在原方中應增加羌活一錢。
  • 眼睛疼痛、眉骨疼痛、眼眶疼痛、鼻子乾燥、失眠,說明病邪熱盛溢於陽明經,在原方中應增加乾葛一錢。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病人症狀輕重緩急不一,所用藥物的分量和服藥時間也不同。醫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所規定的藥物分量只是一個大概的參考,不必拘泥於此。

間有感之輕者,舌上白苔亦薄,熱亦不甚,而無數脈,其不傳裡者,一二劑自解,稍重者,必從汗解,如不能汗,乃邪氣盤踞於膜原,內外隔絕,表氣不能通於內,裡氣不能達於外,不可強汗。或者見加發散之藥,便欲求汗,誤用衣被壅遏,或將湯火熨蒸,甚非法也。然表裡隔絕,此時無遊溢之邪在經,三陽加法不必用,宜照本方可也。

白話文:

偶爾有些輕微感冒症狀,舌苔發白但較薄,發燒也不嚴重,脈象紊亂,但病邪未傳入體內。這種情況,服用一兩劑藥即可自行痊癒。如果病情稍重,必然從發汗中得以緩解。如果不能發汗,說明邪氣阻滯在肌表與體內之間,表裡隔絕,表氣無法進入體內,裡氣也無法到達體表。此時不可強制發汗。有些人一看到出現發散性藥物,就想方設法發汗,錯誤地用衣被包裹或用熱水袋烘烤,這種做法非常錯誤。但是,當表裡隔絕時,此時經絡中沒有遊走的邪氣,不需要使用三陽加法,只需按照原來的方子就可以了。

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積粉,滿布無隙,服湯後不從汗解,而從內陷者,舌根先黃,漸至中央,邪漸入胃,此三消飲證。若脈長洪而數,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膜原,欲表未表,此白虎湯證。如舌上純黃色,兼之裡證,為邪已入胃,此又承氣湯證也。有二三日即潰而離膜原者,有半月十數日不傳者,有初得之四五日,淹淹攝攝,五六日後陡然勢張者。凡元氣勝者毒易傳化,元氣薄者邪不易化,即不易傳。

白話文:

如果病症嚴重,舌苔會像積粉一樣,佈滿舌頭,沒有空隙。服用湯藥後,沒有從汗液中排出,而是從內部侵入,舌根先變黃,逐漸蔓延到舌頭中央,邪氣逐漸進入胃部,這是三消飲證。如果脈象又長又洪,而且頻數,大量出汗,口渴,這是邪氣剛離開肌膚,想要發散卻沒有發散的表現,這是白虎湯證。如果舌頭上全是黃色,而且伴隨內證,表示邪氣已經進入胃部,這是承氣湯證。有些人在兩三天內就出現潰瘍,邪氣離開肌膚,有些人要半個月甚至十幾天才能轉移,還有些人剛得病四五天,病症一直緩慢,五六天后病情突然加重。總之,元氣充足的人,毒素容易轉化,元氣虛弱的人,邪氣不容易轉化,也不容易傳播。

設遇他病久虧,適又染疫能感不能化,安望其傳?不傳則邪不去,邪不去則病不瘳,延纏日久,愈沉愈伏,多致不起,時師誤認怯證,日進參耆,愈壅愈固,不死不休也。

白話文:

如果遇到其他疾病已經虛弱很長時間,又正好感染了疫情,病毒不能轉化,那麼怎麼能指望它傳遞出去呢?如果不傳遞,邪氣就不會消失,邪氣不消失,疾病就不能痊癒。拖延下去,時間越長,病情就會越嚴重,越來越深沉,許多人會因此喪命。而現在的醫生誤認為是虛弱的證狀,每天都大量服用人參和黃耆,這樣只能讓邪氣更加堵塞,更加難以消除,最後患者可能會久病不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