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 上卷 (4)
上卷 (4)
1. 蓄血
大小便蓄血,便血,不論傷寒時疫,蓋因失下,邪熱久羈,無由以泄,血為熱搏,留於經絡,敗為紫血,溢於腸胃,腐為黑血,便色如漆,大便反易者,雖結糞得瘀而潤下,結糞雖行,真元已敗,多至危殆。其有喜忘如狂者,此胃熱波及於血分,血乃心之屬,血中留火延蔓心家,宜其有是證矣。仍從胃治。
發黃一證,胃實失下,表裡壅閉,鬱而為黃,熱更不泄,搏血為瘀。凡熱經氣不郁,不致發黃,熱不幹血分,不致蓄血,同受其邪,故發黃而兼蓄血,非蓄血而致發黃也。但蓄血一行,熱隨血泄,黃因隨減。嘗見發黃者,原無瘀血,有瘀血者,原不發黃。所以發黃,當咎在經瘀熱,若專治瘀血誤也。
胃移熱於下焦氣分,小便不利,熱結膀胱也。移熱於下焦血分,膀胱蓄血也。小腹硬滿,疑其小便不利,今小便自利者,責之蓄血也。小便不利亦有蓄血者,非小便自利便為蓄血也。胃實失下,至夜發熱者,熱留血分,更加失下,必致瘀血。初則晝夜發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者,瘀血未行也,宜桃仁承氣湯。服湯後熱除為愈,或熱時前後縮短,再服再短,蓄血盡而熱亦盡。
大勢已去,亡血過多,余焰尚存者,宜犀角地黃湯調之。至夜發熱,亦有癉瘧,有熱入血室,皆非蓄血,並未可下,宜審。
桃仁承氣湯,
大黃,芒硝,桃仁,當歸,芍藥,丹皮
照常煎服。
犀角地黃湯,
地黃(一兩),白芍(三錢),丹皮(二錢),犀角(二錢,研碎)
上先將地黃溫水潤透,銅刀切作片,石臼內搗爛,再加水如糊,絞汁聽用,其滓入藥同煎,藥成去滓,入前汁合服。
按:傷寒太陽病不解,從經傳腑,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血結不行者,宜抵當湯。今溫疫起無表證,而惟胃實,故腸胃蓄血多,膀胱蓄血少。然抵當湯行瘀逐蓄之最者,無分前後二便,並可取用。然蓄血結甚者,在桃仁力所不及,宜抵當湯。蓋非大毒猛厲之劑,不足以抵當,故名之。然抵當證,所遇亦少,此以備萬一之用。
抵當湯,
大黃(五錢),虻蟲(二十枚,炙乾,研末),桃仁(五錢,研加酒),水蛭(炙乾為末,五分)
照常煎服。
白話文:
[血液滯留]
大、小便中夾帶血絲,無論是感冒或是流行性傳染病,都是因為未能及時排泄,導致邪熱長時間停留於體內,無法排出,使得血液與熱邪搏鬥,滯留在經絡中。血液受到熱邪的影響,轉變成紫色,滲入腸胃中,又進一步腐化成黑色,排便時顏色猶如黑漆。雖然排便時可能因為混雜著血液而顯得較為順暢,但事實上,這代表腸胃功能已經受損,可能會引發危險的情況。
有些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或行為像瘋狂的症狀,這是因為胃部的熱邪影響到了血液系統。血液與心臟息息相關,當血液中存在熱邪,會延燒到心臟,造成這樣的症狀。治療時應從胃部著手。
黃疸的狀況,通常是因為胃部實熱未能排出,造成內外堵塞,熱邪鬱積而形成黃疸。如果熱邪沒有得到緩解,就會和血液凝結成淤血。只有當熱邪和血液同時存在,才會產生黃疸且伴隨著血液淤積,而不是因為血液淤積導致黃疸。然而,一旦淤血排出,熱邪也會隨之排出,黃疸的症狀也會隨之減輕。有時候,患者有黃疸卻無淤血,或者有淤血卻無黃疸。因此,黃疸主要的問題在於熱邪在血液中的淤積,單純處理淤血可能是錯誤的。
胃部的熱邪如果影響到下焦的氣分,可能會導致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熱邪在膀胱中凝結。如果影響到下焦的血分,則會導致膀胱中血液淤積。小腹部會感到硬且滿,人們通常會懷疑是否是小便不通暢造成的,但如果小便正常,那應該就是血液淤積所致。小便不通暢也可能伴有血液淤積,但不能僅憑小便通暢就斷定沒有血液淤積。如果胃部實熱未能排出,晚上容易發熱,這表示熱邪滯留在血液中,再加上未能及時排泄,必然會導致淤血。初期可能日夜都會發熱,尤其在下午時段更嚴重,使用承氣湯後,白天的發熱情況有所改善,但晚上仍然發熱,這表示淤血尚未完全排出,此時應使用桃仁承氣湯。服用湯劑後,如果熱度消除即表示病情好轉,或者發熱時間逐漸縮短,再服用一次湯劑,發熱時間再次縮短,直到淤血完全排出,熱度也會消失。
如果病情嚴重,失血過多,但仍有殘餘的熱邪,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進行調理。晚上發熱,也可能由瘧疾或是熱邪進入血室引起,這些都不是因為血液淤積,不可輕易使用下法,必須仔細判斷。
桃仁承氣湯,
藥材包括大黃、芒硝、桃仁、當歸、芍藥、牡丹皮,按照常規方法煎煮服用。
犀角地黃湯,
藥材包括地黃(1兩)、白芍(3錢)、牡丹皮(2錢)、犀角(2錢,研磨成粉)。首先將地黃用水浸泡至軟,用銅刀切成薄片,在石臼中搗爛,再加入適量的水,使其呈糊狀,然後絞出汁液備用。將藥渣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煎好後去掉藥渣,加入先前的地黃汁液一起服用。
根據說明,如果感冒未能及時治癒,導致熱邪進入腑臟,凝結在膀胱中,患者可能會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如果血液自行排出,病情會好轉。如果血液凝結未能排出,應使用抵當湯。現在的溫疫病沒有表證,主要是胃實熱,因此腸胃中血液淤積較多,膀胱中血液淤積較少。然而,抵當湯是強烈的破血逐瘀藥物,無論是大便還是小便中的血液淤積,都可以使用。但是,對於嚴重的血液淤積,桃仁的力量可能不足以解決,這時應使用抵當湯。因為如果不是強烈的藥物,不足以對抗嚴重的血液淤積,因此取名為"抵當湯"。然而,抵當湯的適用情況比較罕見,這裡只是為了應對萬一的情況。
抵當湯,
藥材包括大黃(5錢)、水蛭(20枚,烘乾後研磨成粉)、桃仁(5錢,研磨後加入酒)、水蛭(烘乾後研磨成粉,5分),按照常規方法煎煮服用。
2. 發黃
發黃疸是腑病,非經病也。疫邪傳裡,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疸,身目如金者,宜茵陳湯。
茵陳湯,
茵陳(一錢),山梔(二錢),大黃(五錢)
水姜煎服。
按:茵陳為治疸退黃之專藥,今以病證較之,黃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梔除小腸屈曲之火,瘀熱既除,小便自利。當以發黃為標,小便不利為本。及論小便不利,病原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熱,又當以小便不利為標,胃實為本。是以大黃為專功,山梔次之,茵陳又其次也。設去大黃而服山梔、茵陳,是忘本治標,鮮有效矣。
或用茵陳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間亦難利。
愚按:舊論發黃,有從濕熱,有從陰寒者,陰病發黃確有其證,何得云妄?濕熱發黃尤為最多,大約如合曲相似。飲入於胃,胃氣薰蒸則成濕熱。濕熱外蒸,透入肌腠遂成黃病。燥火焉有發黃之理?此言為吳君白圭之玷。
白話文:
【黃疸】 黃疸是屬於臟腑的疾病,而非經絡問題。這是因為感染邪氣後,熱氣殘留在下焦,導致小便不通暢,邪氣無法排出,經絡氣血受阻,於是形成了黃疸,皮膚和眼睛變得像金色一樣,這時應使用茵陳湯治療。
【茵陳湯配方】
茵陳(一兩),山梔(二兩),大黃(五兩)
加水和薑一起煎煮服用。
說明:茵陳是治療黃疸,消除黃色的主要藥物。根據病症來看,黃疸是由於小便不順暢所導致,因此使用山梔來清除小腸的熱氣,熱氣消除了,小便自然就通暢了。在這裡,黃疸是表象,小便不順暢纔是根本原因。再進一步說,小便不順暢的病源不在膀胱,而是胃部過熱所致,那麼小便不順暢就是表象,胃實則是根本。因此,大黃是主要的藥材,山梔次之,茵陳再次之。如果只服用山梔和茵陳而不使用大黃,那就是捨本逐末,效果會很差。
有時使用茵陳和五苓散,不但不能消除黃疸,甚至可能讓小便更不通暢。
我認為:過去對於黃疸的理論,有的認為是由濕熱引起,有的認為是由陰寒引起,陰寒導致的黃疸確實存在,怎能說是錯誤的呢?由濕熱引起的黃疸更是常見,大約就像發酵的過程。飲食進入胃部,被胃氣蒸騰成為濕熱。濕熱外溢,穿透肌肉,就形成了黃疸。燥火怎麼可能會引發黃疸呢?這是吳君白圭的錯誤觀點。
3. 邪在胸膈
溫疫胸膈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雖吐而不得大吐,腹不滿,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此疫邪留於胸膈,宜瓜蒂散吐之。
瓜蒂散,
甜瓜蒂(一錢),赤小豆(二錢,研碎),生山梔仁(二錢)
上用水二鍾,煎一鍾,後入赤豆,煎至八分,先服四分,一時後不吐,再服盡。吐之未盡,煩滿尚存者,再煎服。如無瓜蒂,以淡豆豉二錢代之。
白話文:
【病徵為邪在胸膈】
溫熱疫病導致胸部感到飽脹壓抑,心情煩躁且常有噁心嘔吐感,想吐卻又吐不出來,即使吐了也吐不乾淨,腹部並無脹滿感,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下,想吃東西卻又吃不了,這是因為疫病的邪氣滯留在胸膈之間,適合用瓜蒂散來催吐治療。
瓜蒂散配方:
甜瓜蒂(約3克),赤小豆(約6克,需研磨成粉末),生山梔仁(約6克)
將以上材料加入兩杯水煮沸,待水剩一杯時,再加入赤小豆,煮至剩下約八分之一杯,先服用四分之一杯,一個小時後若未見催吐效果,可再服用剩下的部分。如果吐得還不夠徹底,胸膈間的不適依然存在,可再次煎煮服用。若無法找到甜瓜蒂,可用淡豆豉(約6克)替代。
4. 辨明傷寒時疫
或曰:子言傷寒與時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氣,及桃仁承氣、抵當、茵陳諸湯,皆傷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證,子何言之異也?曰:夫傷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單衣風露,或強力入水,或臨風脫衣,或當檐出浴,當覺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惡風惡寒,然後頭疼身痛,發熱惡寒,脈浮而數,脈緊無汗為傷寒,脈緩有汗為傷風。
時疫初起,原無感冒之因,忽覺凜凜,以後但熱而不惡寒,然亦有所觸因而發者,或飢飽勞碌,或焦思氣鬱,皆能觸動其邪,是促其發也。不因所觸無故自發者居多,促而發者,十中之一二耳。且傷寒投劑,一汗而解,時疫發散,雖汗不解。傷寒不傳染於人,時疫能傳染於人。
傷寒之邪,自毫竅而入;時疫之邪,自口鼻入。傷寒感而即發,時疫感久而後發。傷寒汗解在前,時疫汗解在後。傷寒投劑可使立汗;時疫汗解,俟其內潰,汗出自然,不可以期。傷寒解以發汗,時疫解以戰汗。傷寒發斑則病篤,時疫發斑則病衰。傷寒感邪在經,以經傳經;時疫感邪在內,內溢於經,經不自傳。
傷寒感發甚暴,時疫多有淹纏二三日,或漸加重,或淹纏五六日,忽然加重。傷寒初起,以發表為先,時疫初起,以疏利為主。種種不同。其所同者,傷寒時疫皆能傳胃,至是同歸於一,故用承氣湯輩,導邪而出。要之,傷寒時疫,始異而終同也。夫傷寒之邪,自肌表一徑傳裡,如浮雲之過太虛,原無根蒂,惟其傳法,始終有進而無退,故下後皆能脫然而愈。
時疫之邪,始則匿於膜原,根深蒂固,發時與營衛交併,客邪經由之處,營衛未有不被其所傷者,因其傷,故名曰潰。然不潰則不能傳,不傳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瘳。時疫下後,多有未能頓解者,何耶?蓋疫邪每有表裡分傳者,因有一半向外傳,則邪留於肌肉,一半向內傳,則邪留於胃家。
邪留於胃,故里氣結滯,裡氣結,表氣因而不通,於是肌肉之邪,不能即達於肌表,下后里氣一通,表氣亦順,曏者鬱於肌肉之邪,方能盡發於肌表,或斑或汗,然後脫然而愈,傷寒下後無有此法。雖曰終同,及細較之,而終又有不同者矣。
或曰:傷寒感天地之正氣,時疫感天地之戾氣,氣既不同,俱用承氣,又何藥之相同也?曰:風寒疫邪,與吾身之真氣,勢不兩立,一有所著,氣壅火積,氣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與之俱化,失其本然之面目,至是均為之邪矣。但以驅逐為功,何論邪之同異也。
假如初得傷寒為陰邪,主閉藏而無汗,傷風為陽邪,主開發而多汗,始有桂枝、麻黃之分,原其感而未化也,傳至少陽,並用柴胡,傳至胃家,並用承氣,至是亦無復有風寒之分矣。推而廣之,是知疫邪傳胃,治法無異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你說傷寒和時疫有天壤之別,但我們使用三承氣湯,以及桃仁承氣湯、抵當湯、茵陳湯等,這些都是治療傷寒的方劑,既然用了同樣的藥方,就應該對應同樣的症狀,你為什麼卻說它們不同呢?
我回答:傷寒一定有受涼的原因,可能是穿著單薄衣服受到風吹,或是強烈運動後下水,或是迎風脫衣,或是屋檐下洗澡,會感覺到肌肉起雞皮疙瘩,接著四肢僵硬緊繃,畏風畏寒,然後頭痛身體痛,發燒畏寒,脈搏浮且頻繁,脈緊無汗是傷寒,脈緩有汗是風寒。
時疫剛開始,原本沒有受涼的原因,突然感覺寒冷,之後只熱不畏寒,但也有因為接觸某些因素而引發的情況,如饑餓、飽食、勞累、焦慮思慮、氣悶,都能觸動邪氣,這加速了它的爆發。但大多數情況下,它會無故自行爆發,加速爆發的情況僅佔少數。傷寒投藥後,一出汗就能解,時疫即使出汗也不一定能解。傷寒不會傳染給他人,但時疫能傳染給他人。
傷寒的邪氣,從毛髮毛孔進入;時疫的邪氣,從口鼻進入。傷寒感染後馬上發作,時疫感染後會延遲發作。傷寒出汗在前,時疫出汗在後。傷寒投藥可讓患者立即出汗;時疫出汗需等到內部病癥破裂,汗水自然流出,不能強求。傷寒靠出汗來解,時疫靠戰汗來解。傷寒出現斑疹病情加重,時疫出現斑疹病情減輕。傷寒邪氣在經絡,依經絡傳遞;時疫邪氣在體內,從內部溢出經絡,經絡不會自己傳遞。
傷寒感染爆發很突然,時疫通常纏繞兩三天,可能逐漸加重,也可能纏繞五六天,突然加重。傷寒初期,以發汗為先,時疫初期,以疏通排泄為主。它們在很多方面不同。它們的共同點是,傷寒和時疫都能傳到胃部,到這裡,它們匯聚到一起,所以使用承氣湯類藥物,引導邪氣排出。總之,傷寒和時疫,開始不同,最終相同。傷寒的邪氣,從皮膚表面直接傳到體內,像浮雲經過天空,沒有根源,只是它的傳遞方式,始終只有前進,沒有後退,因此,治療後都能迅速康復。
時疫的邪氣,起初潛伏在膜原,根深蒂固,爆發時與營衛交錯,邪氣經過的地方,營衛無不受到傷害,因為這種傷害,所以稱為潰敗。然而,不潰敗就不能傳播,不傳播邪氣就不能排出,邪氣不排出疾病就不會痊癒。時疫治療後,很多人不能立刻好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時疫邪氣經常在表裡間傳播,一部分向外出,邪氣留在肌肉,一部分向內出,邪氣留在胃部。
邪氣留在胃部,導致體內氣血凝滯,體內氣血凝滯,表面氣血因此不通,於是肌肉中的邪氣,不能立刻到達皮膚表面,治療後體內氣血一旦通暢,表面氣血也順暢,先前鬱積在肌肉的邪氣,才能完全發散到皮膚表面,或出斑或出汗,然後迅速康復,傷寒治療後並沒有這種現象。雖然最終都相同,但仔細比較,最終還是有不同的地方。
有人問:傷寒感受的是天地的正氣,時疫感受的是天地的戾氣,氣質不同,都用承氣湯,為什麼藥物相同呢?我回答:風寒時疫邪氣,與我們身體的正氣,不能共存,一旦被邪氣侵襲,氣血阻塞,火氣聚集,氣、火、邪,三者混合在一起,與之一起變化,失去原有的面貌,到這裡,都成為邪氣了。只要能驅除邪氣,何必在意邪氣的差異呢。
例如,剛開始得到傷寒是陰邪,主閉塞且無汗,風寒是陽邪,主開通且多汗,開始有桂枝、麻黃的區別,這是因為感染但未轉化的緣故,傳到少陽,同時使用柴胡,傳到胃部,同時使用承氣湯,到這裡,也不再有風寒的區別了。推而廣之,可知時疫邪氣傳到胃部,治療方法沒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