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又可

《溫疫論》~

回本書目錄

1. 下卷

2. 雜氣論

日月星辰,天之有象可睹;水火土石,地之有形可求;昆蟲草木,動植之物可見;寒熱溫涼,四時之氣往來可覺。至於山嵐瘴氣,嶺南毒霧,鹹得地之濁氣,猶或可察。而惟天地之雜氣,種種不一,亦猶天之有日月星辰,地之有水火土石,氣交之中有昆蟲草木之不一也。草木有野葛巴豆,星辰有羅計熒惑,昆蟲有毒蛇猛獸,土石有雄、硫、硇、信,萬物各有善惡不等,是知雜氣之毒有優劣也。

然氣無所可求,無象可見,況無聲復無臭,何能得睹得聞?人惡得而知氣?又惡得而知其氣之不一也?是氣也,其來無時,其著無方,眾人有觸之者,各隨其氣而為諸病焉。其為病也,或時眾人發頤;或時眾人頭面浮腫,俗名為大頭瘟是也;或時眾人咽痛,或時音啞,俗名為是蝦蟆瘟是也;或時眾人瘧痢;或為痹氣,或為痘瘡,或為斑疹,或為瘡疥疔瘇,或時眾人目赤腫痛;或時眾人嘔血暴下,俗名為瓜瓤瘟,探頭瘟是也;或時眾人癭痃、俗名為疙瘩瘟是也。為病種種,難以枚舉。

大約病偏於一方,延門闔戶,眾人相同者,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為病也。為病種種是知氣之不一也。蓋當時,適有某氣專入某臟腑其經絡,專發為某病,故眾人之病相同,是知氣之不一,非關臟腑經絡或為之證也。夫病不可以年歲四時為拘,蓋非五運六氣所即定者,是知氣之所至無時也。

或發於城市,或發於村落,他處安然無有,是知氣之所著無方也。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他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癘氣。雖有多寡不同,然無歲不有。至於瓜瓤瘟、疙瘩瘟,緩者朝發夕死,急者頃刻而亡,此在諸疫之最重者。幸而幾百年來罕有之證,不可以常疫並論也。

至於發頤、咽痛、目赤、斑疹之類,其時村落中偶有一、二人所患者,雖不與眾人等,然考其證,甚合某年某處眾人所患之病纖悉相同,治法無異。此即當年之雜氣,但目今所鐘不厚,所患者稀少耳。此又不可以眾人無有,斷為非雜氣也。況雜氣為病最多,然舉世皆誤認為六氣。

假如誤認為風者,如大麻風、鶴膝風、痛風、歷節風、老人中風、腸風、癘風、癇風之類,概用風藥,未嘗一效,實非風也,皆雜氣為病耳。至又誤認為火者,如疔瘡、發背、癰疽、腫毒、氣毒流注、流火、丹毒,與夫發斑、痘疹之類,以為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投芩、連、梔、柏未嘗一效,實非火也,亦雜氣之所為耳。

至於誤認為暑者,如霍亂、吐、瀉、瘧、痢、暴注、腹痛、絞腸痧之類,皆誤認為暑,因作暑證治之,未嘗一效,與暑何與焉!至於一切雜證,無因而生者,並皆雜氣所成。從古未聞者何耶?蓋因諸氣來而不知,感而不覺,惟向風寒暑濕所見之氣求之,是舍無聲無臭、不睹不聞之氣推察。既錯認病原,未免誤投他藥。

《大易》所謂: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也。劉河間作《原病式》,蓋祖五運六氣,百病皆原於風、寒、暑、濕、燥、火,是無出此六氣為病。實不知雜氣為病,更多於六氣為病者百倍,不知六氣有限,現在可測,雜氣無窮,茫然不可測也。專務六氣,不言雜氣,焉能包括天下之病歟!

白話文:

標題:[雜氣論]

內容:

太陽、月亮和星星,都是天空中可見的形象;水、火、土和石,都是地面上可以觸摸的實體;昆蟲和植物,都是肉眼可見的生命體;寒冷、炎熱、溫暖和涼爽,是四季輪迴中可以感知的氣息。至於山中的霧氣、嶺南的毒霧,都是大地上的濁氣,或多或少都能察覺到。然而,天地間的雜氣,種類繁多,就像天上有日月星辰,地上有水火土石,在這些氣息的交融中,有各種不同的昆蟲和植物。植物中有野葛和巴豆,星星中有羅計和熒惑,昆蟲中有毒蛇和猛獸,土石中有雄黃、硫磺、硇砂和砒霜,萬物各有好壞,因此我們知道雜氣的毒性也有強弱之分。

然而,雜氣無跡可尋,無形可見,更無聲無息,如何能被看見或聽見?人們怎麼知道雜氣的存在?又怎麼知道雜氣的多樣性?這種氣,來無定時,去無定所,衆人觸碰到它,各自根據它的性質而產生各種疾病。這些疾病,有時衆人同時出現腫脹症狀;有時衆人頭部和麪部浮腫,俗稱爲“大頭瘟”;有時衆人喉嚨疼痛,有時聲音嘶啞,俗稱爲“蝦蟆瘟”;有時衆人瘧疾和腹瀉;有時爲風溼,有時爲痘瘡,有時爲斑疹,有時爲瘡疥和疔瘡,有時衆人眼睛紅腫疼痛;有時衆人嘔血和急性腹瀉,俗稱爲“瓜瓤瘟”和“探頭瘟”;有時衆人甲狀腺腫大,俗稱“疙瘩瘟”。疾病種類繁多,難以一一列舉。

大致上,如果疾病偏在一個地方,家家戶戶都受到影響,衆人的症狀相同,這都是時行之氣,也就是雜氣引起的疾病。這些疾病的多樣性證明了雜氣的多樣性。在當時,恰好有某種氣專門侵入某個臟腑的經絡,專門引發某種疾病,所以衆人的病症相同,這證明了雜氣的多樣性,並非與臟腑經絡有關。疾病不能被限定在特定的年歲或季節,因爲它們並非由五行六氣決定,這證明了雜氣的到來沒有固定的時間。

疾病可能發生在城市,也可能發生在鄉村,其他地方則平安無事,這證明了雜氣的影響沒有固定的地點。瘟疫也是雜氣中的一種,只是比其他氣更爲嚴重,因此疾病較爲嚴重,被稱爲“癘氣”。雖然每年的瘟疫程度不同,但年年都有。至於“瓜瓤瘟”和“疙瘩瘟”,病情緩慢的人可能從早到晚就會死亡,病情急促的人可能瞬間就喪命,這是所有瘟疫中最嚴重的。幸運的是,這些疾病在過去的幾百年裏很少發生,不能將它們與普通的瘟疫相提並論。

至於腫脹、喉嚨疼痛、眼睛紅腫、斑疹等症狀,即使在鄉村中只有少數人患病,雖然他們的情況與衆人不同,但如果仔細檢查他們的症狀,會發現與某一年某地衆人的症狀完全相同,治療方法也沒有區別。這就是當年的雜氣,只是現在發生的頻率不高,患病的人數較少。這並不意味着因爲衆人沒有患病,就可以斷定這不是雜氣造成的。況且,雜氣引起的疾病非常多,但全世界都錯誤地認爲是六氣。

比如,將大麻風、鶴膝風、痛風、歷節風、老人中風、腸風、癘風、癇風等誤認爲是風引起的,普遍使用風藥治療,但從未見效,實際上這些並不是由風引起的,而是雜氣導致的疾病。至於將疔瘡、發背、癰疽、腫毒、氣毒流注、流火、丹毒以及發斑、痘疹等誤認爲是火引起的,以爲痛癢瘡瘍都屬於心火,使用芩、連、梔、柏等藥物治療,但從未見效,實際上這些也不是由火引起的,同樣是雜氣所致。

至於將霍亂、嘔吐、腹瀉、瘧疾、痢疾、急性腹瀉、腹痛、絞腸痧等誤認爲是暑引起的,因此按照暑證進行治療,但從未見效,這與暑有什麼關係呢!至於一切沒有明顯原因的疾病,都是由雜氣造成的。爲什麼自古以來沒有人聽說過呢?這是因爲各種氣的到來人們不知道,感染了卻毫無察覺,只關注風寒暑溼等明顯的氣息,忽視了無聲無息、看不見聽不見的氣息。既然錯誤地認定了病因,難免會誤投藥物。

《大易》所說的:“或者系之牛,行人的得到,邑人的災難。”劉河間編寫的《原病式》,大概源於五行六氣理論,認爲所有疾病都源自風、寒、暑、溼、燥、火,沒有超出這六氣引起的疾病。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雜氣引起的疾病遠超過六氣引起的疾病數百倍,他們不知道六氣有限,現在可以預測,而雜氣無窮,無法預測。專注於六氣,卻不提及雜氣,怎麼能涵蓋天下所有的疾病呢!

以上翻譯將古代中醫學術語轉換爲現代漢語,並儘量保持了原文的邏輯結構和含義。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3. 論氣盛衰

其年疫氣盛行,所患皆重,最能傳染,即童輩皆知言其為疫。至於微疫,反覺無有,蓋毒氣所鐘有厚薄也。

其年疫氣衰少,閭里所患者不過幾人,且不能傳染,時師皆以傷寒為名,不知者固不言疫,知者亦不便言疫。然則何以知其為疫?蓋脈證與盛行之年所患之證纖悉相同,至於用藥取效,毫無差別。是以知溫疫四時皆有,常年不斷,但有多寡輕重耳。

疫氣不行之年,微疫轉有,眾人皆以感冒為名,實不知為疫也。設用發散之劑,雖不合病,然亦無大害,疫自愈,實非藥也,即不藥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誤投發散,其害尚淺,若誤用補劑及寒涼,反成痼疾,不可不辨。

白話文:

在瘟疫氣氛特別濃厚的那一年,疾病傳播得非常厲害,病情都很嚴重,而且極易互相感染,連小孩子都知道說這是瘟疫。然而,在瘟疫較輕微的時候,人們反而感覺不到它的存在,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的強度有濃淡之分。

在瘟疫氣氛較弱的一年,社區裡感染的人數不多,僅僅只有幾例,而且不會互相傳染。當時的醫生都把這種病稱為風寒,不懂的人當然不會說是瘟疫,就算知道是瘟疫的人,也不方便公開說出。但是,我們如何確定這是瘟疫呢?因為病徵和脈象,跟瘟疫盛行的那一年的病症完全一樣,甚至在治療上,效果也沒有任何差異。所以我們可以得知,瘟疫一年四季都有,從未斷過,只是嚴重程度和感染人數有所不同而已。

在瘟疫氣氛不顯著的年份,其實仍有輕微的瘟疫存在,但大眾都習慣稱它為普通感冒,並不知道那是瘟疫。如果使用發汗的藥物來治療,即使藥物和病情不太吻合,但也無大礙,因為瘟疫會自行痊癒,並不是藥物的功效。就算不吃藥,也會自然康復。然而,對於病情稍微嚴重的患者,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藥物,雖然危害不大,但如果誤用了補藥或寒涼藥物,反而可能導致慢性疾病,這點必須清楚分辨。

4. 論氣所傷不同

所謂雜氣者,雖曰天地之氣,實由方土之氣也。蓋其氣從地而起,有是氣則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萬物,然亦由方土之產也。但植物藉雨露而滋生,動物藉飲食而頤養。蓋先有是氣,然後有是物。推而廣之,有無限之氣,因有無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未免生剋制化,是以萬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損,損者制也。

故萬物各有所制,如貓制鼠,如鼠制象之類,既知以物制物,即知以氣制物矣。以氣制物者,蟹得霧則死,棗得霧則枯之類,此有形之氣,動植之物皆為所制也。至於無形之氣,偏中於動物者,如牛瘟、羊瘟、雞瘟、鴨瘟,豈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雞病而鴨不病,人病而禽獸不病,究其所傷不同,因其氣各異也。知其氣各異,故謂之雜氣。

夫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氣即是物,物即是氣,知氣可以知物,則知物之可以制氣矣。夫物之可以制氣者藥物也,如蜒蚰解蜈蚣之毒,貓肉治鼠瘻之潰,此受物氣之為病,是以物之氣制物之氣。猶或可測。至於受無形雜氣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決之。

嗟乎!即三法且不能盡善,況乃知物乎?能知以物制氣,一病只有一藥之到病已,不煩君臣佐使品味加減之勞矣。

白話文:

所謂的「雜氣」,雖然源自天地之間,但實際上是由各地不同的環境氣候所產生。這些氣從地面升起,有特定的氣就會產生特定的疾病,就像天地孕育萬物,但實際上萬物的生成也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一樣。植物依靠雨水和露水來滋長,動物則靠飲食來維持生命。首先有這種氣,然後才會有相應的物種。進一步說,無數種氣產生了無數種物種。但五行之精(金、木、水、火、土)間存在相互生剋制化的作用,因此萬物都有它們適合與忌諱的環境,適合的環境使它們得益,忌諱的環境使它們受損,受損即是被抑制。

所以萬物都有它們各自的剋星,例如貓可以控制老鼠,老鼠可以讓大象感到恐懼,既然知道用一種物種來控制另一種物種,就知道可以用一種氣來控制一種物種了。例如螃蟹遇到霧就會死亡,棗樹遇到霧就會枯萎,這是看得見的氣,對動植物都具有控制作用。至於無形的氣,主要影響動物,如牛瘟、羊瘟、雞瘟、鴨瘟,並非僅僅是人類會生病。然而,牛病了羊不會病,雞病了鴨不會病,人病了禽獸不會病,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受到的氣質不同。知道氣質各異,所以稱之為「雜氣」。

物質是氣的具體表現,氣是物質的轉化形式,氣就是物,物就是氣,瞭解氣就可以瞭解物,那麼就知道物質可以控制氣了。能控制氣的物質就是藥物,例如蜒蚰可以解除蜈蚣的毒性,貓肉可以治療鼠瘻的潰爛,這是受到物質氣的影響而生病,因此用物質的氣來控制物質的氣。這種情況還可以理解。但對於受到無形的「雜氣」影響而生病的情況,就無法知道用什麼東西可以控制了。由於不知道用什麼可以控制,所以只能勉強使用發汗、催吐、瀉下三種方法來解決。

唉!即使是這三種方法也未必能完全奏效,更何況要知道具體的物質呢?如果能知道用一種物質來控制氣,那麼一種病只需要一種藥就能治癒,就不必費力去考慮各種藥材的配伍和用量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