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 下卷 (4)
下卷 (4)
1. 論飲
煩渴思飲,酌量與之。若引飲過多,自覺水停心下,名停飲,宜四苓散最妙。如大渴思飲冰水及冷飲,無論四時皆可量與。蓋內熱之極,得冷飲相救甚宜,能飲一升,止與半升,寧使少頃再飲。至於梨汁、藕汁、蔗漿、西瓜皆可備不時之需。如不欲飲冷,當易百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
四苓湯,
茯苓(二錢),澤瀉(一錢五分),豬苓(一錢五分),陳皮(一錢)
取長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陽中風,表證未罷,併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以解表邪,為雙解散,即如少陽並於胃,以大柴胡通表裡而治之。今人但見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異聾者之聽宮商。胃本無病,故用白朮以健中,今不用白朮者,疫邪傳胃而渴,白朮性壅,恐以實填實也。加陳皮者,和中利氣也。
白話文:
【討論飲水】
當患者感到口渴想喝水時,應適量給予水分。但如果喝水過量,導致患者自我感覺到水停留在胸口下方,這種情況被稱作「停飲」,這時適合使用四苓散,效果非常好。若患者非常渴且想喝冰水或冷飲,無論四季都能適量供應。因為這是身體內部過熱,得到冷飲的補充非常合適,如果患者能喝一公升,就只給他半公升,寧願讓他稍後再喝。至於梨汁、藕汁、甘蔗汁、西瓜等,都可隨時準備以應不時之需。如果患者不想喝冷飲,可以提供熱開水。當患者不再感到口渴,就知道他的胃已經恢復和諧了。
四苓湯的配方,
茯苓(6克),澤瀉(4.5克),豬苓(4.5克),陳皮(3克)
用大量的清水煎煮服用。古方中有五苓散,其中會加入桂枝,是因為治療太陽中風,表面的病症未完全消退,並且已影響到膀胱,使用四苓散來促進小便,加上桂枝來解表面的邪氣,這種方式同時解內外的邪氣,類似於少陽症影響到胃部,用大柴胡湯通調表裡進行治療。現今的人只看到小便不順暢,就使用桂枝,這就像耳聾的人去聽音樂。胃原本無病,所以使用白朮來強健脾胃,現在不使用白朮,是因為疫情邪氣傳到胃部導致口渴,白朮性質壅塞,恐怕會讓實症更實。加入陳皮的原因,是為了調和中焦,幫助氣血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