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臨證指南醫案》~ 卷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 (9)

1. 癇痙厥

周,稚年癇厥。病發迅速。醒來二便自通此係陽氣拂逆。阻其靈竅。姑與清絡宣通方法。(熱邪阻竅)

犀角遠志膽星,黑山梔,元參,菖蒲,連翹竹葉心

唐(十四),面青脈濡。神呆。舌縮不伸。語寂寂然。癇症。四肢皆震。口吐涎沫。此陰風已入脾絡矣。(陰風入脾絡)

人參,生術,蜈蚣全蠍,薑汁炒南星,薑汁炒白附

某,伏邪經旬。發熱不解。唇焦舌渴。暮夜神識不清。慮其邪陷心胞。有痙厥之變。(邪逼心胞)

犀角,捲心竹葉,鮮石菖蒲,連翹,元參心,浙生地

又,化熱液枯。

生地,竹葉心,丹皮,元參,麥冬,生白芍

吳,冬月伏邪。入春病自里發。里邪原無發散之理。更誤于禁絕水穀。徒以芩連枳樸。希圖清火消食。以退其熱。殊不知胃汁再劫。肝風掀動。變幻痙厥危疴。診視舌絳。鼻竅黑煤。肌膚甲錯乾燥。渴欲飲水。心中疼熱。何一非肝腎陰液之盡。引水自救。風陽內爍。躁亂如狂。

皆緣醫者未曾曉得溫邪從陰。裡熱為病。清熱必以存陰為務耳。今延及一月。五液告涸。病情未為穩當。所恃童真。食谷多歲。錢氏謂幼科易虛易實。望其尚有生機而已。(熱邪傷陰肝風動)

阿膠,生地,天冬,川石斛雞子黃,元參心

又,咸潤頗安。其熱邪深入至陰之地。古云熱深厥深。內涸若此。陰液何以上承。慮其疳蝕阻咽。故以解毒佐之。

元參心,真阿膠,真金汁,細生地,天冬,銀花露

又,胃未得谷。風陽再熾。入暮煩躁。防其復厥。

生地,白芍,麥冬,金汁,阿膠,牡蠣金銀花露

又,神識略蘇。常欲煩躁。皆是陰液受傷。肝風不息。議毓陰和陽。

生地,牡蠣,阿膠,麥冬,木瓜,生白芍

又,膻中熱熾。神躁舌乾。痰多咳嗆。皆火刑肺金。宜用紫雪丹一錢。

小兒癇痙厥。本屬險症。十中每死二三。奈今之患者。十中常死六七。其故何也。蓋緣醫者。不察病情。概以芩連鉤藤菖蒲橘紅等。夾金石之藥投之。以冀清火降痰而已。此醫之不善治也。而最可惡者。尤在病家之父母。失於調治。有名為愛之。實以殺之之故。何也。小兒諸症。

如發熱無汗。煩躁神昏譫語之頃。或戰汗大汗將止之時。或嘔吐泄瀉之後。或痙厥漸蘇。或便久閉。而適然大便。或灌藥之後。斯時正元氣與病邪交戰之際。若能養得元氣一分。即退一分病邪。此際小兒。必有昏昏欲睡。懶於言語。氣怯神弱。身不轉動之狀。此正當養其元神。

冀其邪退正復。乃病家父母。偏於此際。張惶驚恐。因其不語而呼之喚之。因其鼾睡而頻叫醒之。因其不動而搖之拍之。或因微有昏譫。而必詳詰之。或急欲以湯飲進之。或屢問其痛癢之處。嘵嘵不已。使其無片刻安寧。如此必輕變為重。重變為死矣。更有豪富之家。延醫數人。

問候者多人。房中聚集者多人。或互談病情病狀。夜則多燃燈燭以照之。或對之哭泣不已。或信巫不信醫。祈禱疊興。舉家紛擾。此非愛之。實以殺之也。試以大人之病情體貼之。抑好安然寂靜乎。抑好喧譁動擾乎。此理概可知也。予曾見一孩。患暑濕初瘧。半月有餘。病勢甚重。

醫者投以蒼朮白虎湯。夜半發汗。至寅時身體漸涼。冷汗不止。默默倦睡。口不肯言。氣息甚微。醫云六脈安靜。並不煩躁。此病退之象也。因戒其父母。切勿擾動。直至申時。汗止聲出。而病已霍然矣。可見無論大人與小兒諸病。總宜安然寂靜為主。其調養之法。有非筆墨所能罄者。

惟在病家能細心體會。醫者能諄諄告戒。勿以余言為迂。則幸甚。更有幼孩。發熱昏迷。手足厥冷。竅絡阻塞。哭不出聲。藥難下咽。斯時惟有請善於推拿者。可使立時甦醒。然後再議用藥。至於治法。癇痙厥本屬三症。與大方相類。茲不重贅。(華岫云)

徐評,小兒無癇症。不必另立一門。即痙厥亦僅病中之一症耳。

2.

陳(七歲),濕傷。脾胃失調。下注小腸。蟲從溺竅而出。糞溏完穀。不可溫補。(濕熱)

黃柏茯苓豬苓槐米澤瀉萆薢

又,蟲自小便而出。經月瀉皆黏膩及不化食物。此非虛寒。皆濕䘌內蘊。運化失司。當苦藥勝濕兼理幼稚疳積。

黃連,黃柏,茅朮,厚朴,澤瀉,槐角子,木通使君子淡竹葉,三服後續進肥兒丸

龔(七歲),濕熱生蟲。腹痛便溏。惡食。

川連,胡連,生白芍烏梅枳實,川椒,炒楂,青皮,水法丸。

許,腸有濕熱生䘌蟲。用苦寒引導小腸。

苦楝皮,北秦皮,槐角子,胡粉,黃柏,牡蠣,生研末。豬肚腸一條漂潔。煮丸。

張(十三),丹溪云。小兒盜汗不須醫。以體屬純陽。汗乃陽泄故也。至於瘡多。濕熱浮腫脹滿。得攻下而消。此六腑以通為補也。其少腹痛屢發。亦由濕熱生蟲生積。當以酸苦泄熱。

川連,胡連,生白芍,雞肫皮,炒楂肉,蘆薈,枳實,苦楝皮,烏梅肉搗丸。

汪(十六),肛漏時腫。瀉過白蟲。手足陽明熱甚。(陽明熱)

槐角子,黃柏,榧子肉,生茅朮,樗根白皮,小川連,茯苓,炒地榆蒸餅為丸。

蟲類雖多。其源皆由飲食停滯。濕熱鬱蒸。變化而成者也。凡面色痿黃。飲食不為肌膚。起伏作痛。聚散不定。痛止即能飲食者。皆有蟲積。或從嘔。或從小便。或從大便而出。治法當觀其微甚。若蟲勢驟急者。當用攻逐之劑。如黑醜檳榔大黃胡粉山稜莪朮之類。蟲去則調其脾胃。

緩者用酸苦泄熱燥濕。兼以相制相畏之品。如川連胡連蘆薈苦楝烏梅川椒雷丸蕪荑使君榧肉之類。脾弱者兼運其脾。胃滯者兼消其滯。蟲症治法。大略如此。(陸履安)

徐評,治蟲有緩治之法。其病勢甚輕。而日久當用膏丸等藥。兼補兼消之。若病勢危急者。必另有峻厲之方。並奇藥秘方。可殺蟲去積。否則元氣消乏。不可補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