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星

膽星

DAN XING

  • 英文名稱: Arisaema with Bile
  • 別名:膽南星
  • 來源:為制天南星細粉與牛、羊或豬膽汁拌制或生天南星細粉與牛、羊或豬膽汁經發酵而製成的加工品。
  • 道地藥材:陝西, 寧夏, 江蘇, 河南, 山東
  • 生長環境:草地, 河岸, 山谷, 草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膽星的傳統功效


1. 平肝明目

「平肝降壓」:膽星能平息肝火、降肝陽,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明目」:膽星能清肝明目,適用於肝火旺盛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等症狀。

膽星還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輔助治療肝膽疾病、皮膚瘡瘍等症狀。

2. 清火化痰

清熱化痰:膽星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可清除肺熱,化解痰液,適用於治療肺熱痰多、咳嗽痰黃等症。

潤肺止咳:膽星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滋潤肺部,緩解肺燥引起的咳嗽。

平喘化痰:膽星具有平喘化痰的功效,可緩解胸悶氣喘,化解痰液,適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等症。

清肝明目:膽星入肝經,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清肝火,明目退翳,適用於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

膽星的古代典籍


膽星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膽星的炮製


生天南星製作方法

主要步驟

  1. 將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內反復漂至無麻辣感後,磨成細粉。
  2. 取等量的牛膽汁,輕輕濾去雜質,然後將其與天南星粉末拌勻。
  3. 待膽汁完全吸收後,曬至半乾,然後入臼內打和,切成小塊。
  4. 日曬夜露至無腥味為度。

曝曬及添加牛膽汁的方法

  • 第一年:

    • 取天南星粉1斤,加入牛膽汁1斤,拌勻。
    • 日曬夜露使乾,經蒸制後,切成小塊。
  • 第二年:

    • 再加牛膽汁1斤,拌勻,露、曬使乾。
  • 第三年:

    • 再加牛膽汁半斤拌勻,露、曬使乾。

註解

  • 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漸轉黑,腥味亦漸消失。

參考文獻

  1. 《綱目》

    • 造膽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臘月取黃牯牛膽汁,和劑納入膽中,系懸風處乾之,年久者彌佳。
  2. 《增訂偽藥條辨》

    • 製造膽星法:臘月黃牛膽汁,拌漂淨生南星細末如稀糊,仍入膽皮內,懸掛有風無日處陰乾,至次年將皮剝去再研細,用新臘牛膽同前製法,曾手製至三年,其色猶黃白,至九年才褐色耳,此沈萍如法。
  3. 《本草明辨》

    • 製法:臘月以漂天南星、川貝母各半,研極細末,以黃牛膽一具上開一孔,不令汁出,將二味和入於膽中,懸掛檐前風日之中,候乾。
    • 去膽皮另換一膽,如是者九次,苟能一年一次,九年成功者最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 膽星有一定的毒性,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因此在使用膽星時應注意用量。
  • 膽星不宜與其他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加重體寒。
  • 膽星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功能損害。

膽星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癲癇小兒驚巒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暈眩頭痛半身或下肢麻木四肢抽搐(重複)腦中風支氣管炎氣喘咳嗽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