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雪

ZI XU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秘要

其他名稱:紫雪丹,紫雪散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4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胃經 17%
脾經 12%
腎經 12%
肝經 10%
心經 8%
大腸經 6%
三焦經 4%
小腸經 3%
膽經 2%
膀胱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紫雪方中使用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紫雪方主治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不退等症,石膏可以有效清泄體內熱邪,降低體溫,緩解熱毒對機體的損傷。

2. 滋陰潤燥: 石膏除了清熱瀉火,還有滋陰潤燥的作用。紫雪方中常與生地黃、麥冬等滋陰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滋陰生津、清熱解毒的協同作用,幫助患者恢復津液,緩解燥熱症狀。

紫雪方劑中含有寒水石,主要是為了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咯血、尿血等,寒水石能起到清熱涼血、止血的作用。

此外,寒水石還能清肺熱、止咳嗽,對於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痰黃、氣喘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紫雪方劑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且善於通利水道,對於濕熱蘊結於膀胱,所致的小便不利、尿赤澀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利尿排石: 滑石不僅能利尿,還具有一定排石功效,能將體內積存的結石,隨尿液排出體外,對於尿路結石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滑石在紫雪方劑中,發揮著清熱利濕、利尿排石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紫雪方中加入磁石,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磁石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熄風之效。紫雪方主治熱病神昏、心神不寧、驚厥抽搐等症,磁石能有效地緩解患者的不安、躁動,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清熱解毒:磁石亦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導致的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紫雪方本身即以清熱解毒爲主,磁石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效果,更有效地消除病邪,恢復患者的正常意識。

紫雪方中包含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紫雪方以治熱毒為主要目的,而玄參可以有效清瀉肺熱,降低體內熱毒,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二、滋陰潤燥: 玄參除了清熱解毒,還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紫雪方中常配伍其他燥熱藥物,如黃連、黃柏等,易傷陰津。而玄參的滋陰潤燥之效,可以緩解燥熱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人體的傷害。

紫雪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燥濕止瀉: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功效。紫雪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胸腹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木香可疏通氣機,散寒除濕,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
  2. 引藥下行,調和脾胃: 木香氣味芳香,能引藥下行,促進藥效發揮,同時也具有調和脾胃、增進食慾的功效。紫雪方劑中包含多種溫熱藥材,木香的加入可以避免藥性過於燥烈,起到引導藥物順利下行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和。

紫雪方中加入沉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 溫腎納氣,止咳化痰: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納氣,散寒止痛。紫雪方主要用於治療久咳虛寒證,沉香可溫腎納氣,輔助止咳化痰,增強藥效。

二、 行氣止痛,調和藥性:沉香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並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紫雪方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沉香的溫性可起到平衡作用,避免藥物寒性過強,對脾胃造成損傷。

紫雪方中加入升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解外感風熱邪氣,並能解毒消腫,與紫雪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2. 升陽舉陷: 升麻性輕揚,具有升陽舉陷之功,可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有助於患者恢復元氣。尤其對於因外感風熱導致氣虛下陷者,升麻可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紫雪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紫雪方劑中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異,甘草可起到調和各藥材的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和諧。

二、 保護脾胃: 紫雪方劑主要針對肺熱咳嗽,而肺與脾胃相表裡,肺熱易傷脾胃,甘草可補脾益氣,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效發揮更順暢。

紫雪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中止嘔: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紫雪方劑常用於治療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丁香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嘔的效果。

二、芳香開竅: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紫雪方劑中常配伍其他芳香藥物,如蘇合香、冰片等,共同起到開竅醒神、豁痰開竅的功效,用於治療昏迷、神志不清等症。

紫雪方中包含芒硝,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紫雪方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等症,芒硝可清熱解毒,瀉熱通腑,使熱毒隨大便排出,緩解病情。
  2. 消腫散結:芒硝亦具消腫散結之功,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腫痛。紫雪方中,芒硝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消散熱毒所致的腫脹和結塊,達到治療目的。

紫雪方劑中使用水牛角濃縮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水牛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紫雪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高熱不退等症狀,水牛角可以有效清熱解毒,降低體溫,改善患者神志。
  2. 涼血止血: 水牛角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熱毒引起的血熱妄行、吐血、衄血等症狀,水牛角可以有效止血,緩解患者病情。

因此,紫雪方劑中使用水牛角濃縮粉,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等病症。

紫雪方劑中含有羚羊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熄風止痙: 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狀。

2. 疏散風熱,止痛定驚: 紫雪方劑主治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羚羊角能疏散風熱、止痛定驚,配合其他藥物,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因此,紫雪方劑中加入羚羊角,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疏散風熱、止痛定驚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高熱驚厥等症狀的目的。

紫雪方中包含麝香,主要源於其強烈的開竅醒神之效。

一、開竅醒神:麝香氣味辛香濃烈,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腦部,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對於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二、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對於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紫雪方中加入麝香,可有效改善中風昏迷、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恢復程度。

紫雪方中使用硃砂,乃因其具備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入心經,可平肝熄風,鎮驚安神。古代醫家認為,心主神明,心神不安則易發狂躁、失眠、驚悸等症。而硃砂恰可鎮定心神,使心神安寧,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此外,硃砂亦有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內盛所致的各種疾病。因此,紫雪方中使用硃砂,不僅能鎮心安神,更能起到清熱解毒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紫雪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紫雪,又名紫雪丹,是一首古老的中藥方劑,原方出自《是齋百一選方》,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止痙定驚等功效。

組成及功效

紫雪由以下藥物組成:

  • 石膏、寒水石、滑石:三者均為清熱要藥。石膏清熱瀉火、除煩止渴;寒水石清熱降火、利水消腫;滑石清熱利濕、滑利通竅。三藥合用,可強力清解三焦熱毒。
  • 磁石:重鎮安神、潛陽納氣。
  • 玄參:滋陰降火、潤燥解毒。
  • 木香、沉香: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木香擅長行氣止痛,沉香溫中降逆。二者合用,可行氣散結、降逆止痛。
  • 升麻:發表透疹、清熱解毒。
  •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 丁香:溫中降逆、暖腎助陽。
  • 黃金:鎮心安神、解毒。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紫雪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熱病高熱、煩躁、神昏

    • 《類證治裁》記載:「某,壯熱目赤,煩冤不寐,痧疹遍體...服大劑犀角地黃湯,日三四服,加紫雪(三分)。呃止厥回身涼而愈。」此案例顯示紫雪與犀角地黃湯合用,可治療壯熱、痧疹等熱毒壅盛之證。
    • 「陳姓兒,周歲感溫,邪熱內閉,舌絳津干。用麥冬、連翹、梔心、菖蒲、竹茹、加紫雪二分,汗解而愈。」此案例顯示紫雪可治療溫病邪熱內閉導致的舌絳津干。
    • 「若由氣分延及血分,神呆舌縮...急宜石菖蒲、犀角尖磨汁...或芳香逐穢宣竅,如藿香、佩蘭、鬱金、牛黃丸、至寶丹、紫雪等。」此處指出紫雪可用於熱邪由氣分延及血分,出現神昏等症狀的治療。
  2. 三焦熱盛、氣血兩燔

    • 「此治三焦之大旨也...氣血兩燔,宜玉女煎。宣閉逐穢,宜至寶丹、牛黃丸、紫雪等。」此處明確指出紫雪可治療三焦熱盛、氣血兩燔之證。
  3. 一切壯火狂陽、痰壅心包、內外熱熾

    • 「一切壯火狂陽,痰壅心包,內外熱熾,以紫雪平之。」
  4. 腳氣衝心、毒熱遍身

    • 《醫心方》記載:「紫雪療腳氣毒,遍身煩熱,口喎,口中生瘡,狂易叫走。」
  5. 湯燙火燒、潰爛惡瘡

    • 《是齋百一選方》記載:「紫雪,治湯燙火燒,痛不可忍,或潰爛成惡瘡。」

治療原理

紫雪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解毒:方中石膏、寒水石、滑石、玄參、升麻等藥物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體內熱毒,特別是三焦熱毒。
  2. 開竅醒神:磁石、黃金具有鎮心安神的作用,配伍木香、沉香等行氣藥,可開竅醒神,緩解神昏、煩躁等症狀。
  3. 行氣活血:木香、沉香可行氣活血,有助於氣血流通,消散瘀滯。
  4. 調和諸藥:甘草調和諸藥,使各藥的藥性相互協調,增強療效。
  5. 外用: 外用有清熱、消腫、止痛、生肌之功效,適用於熱毒所致的瘡瘍、燙傷。

總結

紫雪是一首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良方,適用於熱病高熱、煩躁、神昏、三焦熱盛、氣血兩燔、腳氣衝心、湯火燒傷、以及小兒熱驚等熱毒熾盛之證。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清熱解毒、開竅醒神、行氣活血等作用來達到治療目的。

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紫雪具有解熱、鎮靜、抗驚厥、抗菌、抗炎等作用,與其傳統功效相符。

傳統服藥法


黃金百兩(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g) 磁石三斤(1.5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參一斤(500g) 羚羊角五兩(150g),屑 犀角(水牛角代)五兩(150g),屑 升麻一斤 (500g) 沈香五兩(150g) 丁香一兩(30g) 青木香五兩(150g) 甘草八兩(240g),炙 [用法]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種金石藥,得四斗,去滓後內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 g),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5k g s)投汁中,微火上煮,柳木篦攪,勿住手,有七升,投入木盆中,半日欲凝,內成研朱砂三兩(90g),細研麝香五分 (1.5g),內中攪調,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強壯者,一服二分(0.6g),當利熱毒;老弱人或熱毒微者,一服一分(0.3g),以意節之 現代用法:不用黃金,先用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塊,加水煎煮3次。再將玄參、木香、沈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等煎液煎煮3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膏,芒硝、硝石粉碎,兌入膏中,混勻,乾燥,粉碎成中粉或細粉;羚羊角銼研成細粉;朱砂水飛成極細粉;將水牛角濃縮粉、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每瓶裝1.5g。口服,每次1.5-3g,每日2次;週歲小兒每次0.3g,5歲以內小兒每增1歲,逆增0.3g,每日1次;5歲以上小兒酌情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服用過量有損傷元氣之弊,甚者可出現大汗、肢冷、心悸、氣促等症,故應中病即止。 脫證、虛風內動與小兒慢驚者,非本方所宜。 氣虛體弱者慎用,孕婦忌服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腹股溝痛雙眼視力迅速下降,甚至視力喪失口頰潰爛子癇鼻竅紅腫身體發熱四肢冰冷幼兒丹毒四肢抽搐舌頭卷曲回縮,轉動不靈腳氣病大便秘結癲癇瘧疾口瘡嘴破口角炎暴食症大腸激擾綜合症身體容易出汗昏迷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紫雪, 出處:《百一》卷十三。 組成:松樹皮(剝下陰乾)。 主治:湯燙火燒,痛不可忍,或潰爛成惡瘡。

紫雪,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組成:松樹皮(燒灰)2錢,瀝青1分。 主治:湯燙火燒,痛不可忍,或潰爛成惡瘡。

紫雪,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五引《千金月令》。 組成:金1兩,寒水石3斤,石膏3斤,磁石3斤,滑石3斤。 主治:百疾風熱,溫瘧疫,五疰驚癇。

紫雪, 出處:《活人方》卷一。 組成:石膏4兩,玄明粉2兩,硼砂1兩,薄荷1兩,朱砂5錢,甘草5錢。 主治:清解腸胃熱邪。主治:傷寒熱邪傳裏,火毒攻心,狂躁譫語,神昏自汗,二便秘結,舌苔芒刺。

紫雪, 出處:《外台》卷十八引《蘇恭方》。 組成:黃金100兩,寒水石3升,石膏3斤,磁石3斤,滑石3斤,玄參1斤,羚羊角5兩(屑),犀角5兩(屑),升麻1升,沉香5兩,丁子香1兩,青木香5兩,甘草8兩(炙)。 主治:闢穢開竅,瀉火散結。鎮驚安神,清心開竅。主治: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諸石草熱藥毒發,邪熱卒黃;瘴疫毒病,卒死溫瘧,五屍五註,心腹諸疾,絞刺切痛,盅毒鬼魅,野道熱毒,小兒驚癇。溫熱不解,神昏譫語,口中生瘡,狂躁不安,大便乾,小便赤。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