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玄機》~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限外經行

婦人經血,七七限外,氣血衰少,僅供一身之養,無有饒餘下為月水。若已經斷絕,復一旦再來,多因勞心、勞力,又兼多怒,血不循經以養身,而流於衝任,下為月水,此與脫陷相同。治須補中、平肝、養心,用歸脾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為主。或溫、或涼、或提,少少佐之。本源堅固,血不下行,復其循經之舊矣。

愚按:《內經》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絕。外此不再月,理也。如天道秋冬令行,萬物歸藏,而草木枯槁,無發生之機也。今有婦人,月水既絕於四十九年之前,復來於五旬有餘之後,此豈氣血有餘而然乎?切思年少之人,血盛而藏納於肝,晝夜運行於經絡,養榮乎肢體。養身之血,積於血海,充裕而有餘,羨下為月水。

一月一行,此常候也。所謂七欲其損是已。及其垂老,氣血既衰,僅可充身,安得有餘復為月水?若使復有月水,必其憂勞過傷,或性急多怒,肝氣盛滿。今既不能納血,又不能攄血於諸經以養身,兼以土被木侮,又不能統攝,以致脫陷,非有餘如少壯時當來之血也。久而不已,大可畏也。

倘有明師洞知治法,在於大補氣血,平肝養脾,攝血歸經,患婦又能慎起居,戒性澄心以養之,轉履霜為陽和,所可必也。奈何患者多不自重,又且縱性不已;而時師只以涼澀為治,無遠圖救本之能,涼澀稍效,輒頌神功,隔月又來,止澀數四,終成不起。一婦人年逾五十,素多怒、多勞,診得革脈,而左關弦甚,決其病將至。

忽口歪、語蹇,風木旺也;兼有逾限之經,肝不藏也。理宜慎起居,兼以平心戒性,而藥以平肝扶土,猶可全也。奈何多醫視之,僉以涼澀,希其近效,不知拔本塞源之方,後終不起。此可以為不知治本之戒也。又有一等婦人,天質太厚,七七限外,亦有經行者。蓋因限內未曾斷絕後。

若既斷而後行者,則系病矣。

有崩漏既久,忽然所來者皆白水,何也?《經》曰:崩中日久為白帶,漏下多時骨髓枯是也。蓋經血必假火色而後紅。今胃中新液,脾已受傷,不能統攝,脫陷而下,故無火色,而所漏者白水耳。此宜補中升固,所當不容緩者。

《心鏡》曰:年高婦人漏下赤白,多是憂思過度,氣血俱虛,此為難治。必須大補氣血,養脾,開固,庶保十之二三。薛氏治年老婦人月事復行,皆大補獲安。

一老婦年五十三,血崩久不止,諸藥不效,以橡斗子、蒼耳草根二物,燒存性,用四物湯白芷、茅花、乾薑,煎湯調服。

蒼耳散,治婦人血崩不止。

耳草一味燒灰存性,好酒調服,立止;或四物湯調送亦效。

唐瑤經驗方,婦人五十外經水不止,作敗血論。

茜根(一兩),阿膠側柏葉(炒),黃芩(各五錢),生地(一兩),胎髮(三錢,煅)

上分六服,每帖水一盞半,煎七分,入發灰服。

2. [附]調經方

婦人經行諸病多因氣盛血虛之故。

調經養血湯,專治婦室氣血不和,胎產諸病。蓋婦人以血為主,以氣先不調,故血脈不順而諸病生。

香附(炒,二兩),烏藥砂仁當歸川芎白芍(酒炒),熟地(薑汁浸、焙,各一錢),炙甘(三分)

上薑棗水煎。如氣痛加吳萸,如痰多加二陳。

千金調經湯,治經水不調;或曾小產;或帶下三十六疾,腹痛口乾;或發熱,小腹急痛,手足煩熱,六腑不調,時時泄血,久不懷孕。

當歸,川芎,白芍(炒,各二錢),人參阿膠(炒),丹皮,肉桂吳茱萸(炒,各二錢),甘草(五分),麥冬,半夏(各一錢五分)

上姜水煎。

經水先期而來,血虛有熱也。當補血清熱。

當歸(一錢五分),川芎,阿膠,黃柏知母(各五分),白芍(炒),黃連(姜炒,各八分),生地,條芩,香附(各一錢),艾葉(三分),甘草(三分)

水煎空服。

經血過期不來作痛,血虛有寒,治當溫經養血。

當歸(一錢五分),川芎,肉桂,甘草(各五分),芍藥(炒),熟地,香附,蓬朮,蘇木(各一錢),紅花(三分),木通(八分),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水煎,空肚溫服。

經水將來作痛者,血實氣滯也。治當行血順氣。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連,香附,桃仁(去皮尖),紅花(減半),玄胡索,丹皮,莪朮(各等分)

上,水煎,空心溫服。如發熱加柴胡黃芩

經水過期而來,紫黑成塊者,氣鬱血滯也。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桃仁,紅花,丹皮,青皮,甘草,香附,玄胡索

上水煎服。

經水過期而來,色淡者,痰多也。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上姜三片水煎服。

經水過多久不止者,成血崩也。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白朮,條芩,阿膠,茯苓,黑山梔,地榆荊芥,香附

水煎空服。如久不止者,加茅根汁、京墨汁同服。

經行後作痛者,氣血虛也。

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人參,白朮,薑炭,甘草

薑棗水煎服。

經水去多久不止,發腫滿者,是脾經血虛也。

當歸,川芎,白芍(炒),熟地,茯苓,白朮,甘草,砂仁,香附,大腹皮,牛膝,木香

上水煎服。

經水久不行,發腫者,是瘀血滲入脾經也。

當歸,川芎,白芍,桃仁,紅花,丹皮,乾薑,肉桂,厚朴枳殼,木香,香附,牛膝,玄胡索

上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