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胃澤蘭丸

DA PING WEI ZE L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四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肝經 15%
心經 14%
胃經 13%
肺經 12%
腎經 9%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膽經 3%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大平胃澤蘭丸

  • 總體功效:調理氣血,補益肝腎,健脾益氣,活血調經。

各成份功效: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通絡。
  • 大棗:補氣養血、健脾益氣、安神助眠。
  • 白芍:平肝息風、養血調經、健脾益氣。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中散寒、生肌止痛。
  • 白朮:補氣健脾、祛風除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
  • 柏子仁:安神鎮靜、止血固澀、補氣補陰、潤腸通便。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通經活絡。
  • 大黃:清熱瀉火、瀉下逐瘀、涼血消腫、清熱解毒。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
  • 丹參: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絡。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
  • 厚朴:溫裡溫中、燥濕、健脾胃、祛風除濕。
  • 黃耆:補氣固表、益氣健脾、利尿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止咳。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前胡:清肺化痰、止咳、散風熱、降氣。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強筋骨。
  • 人參:補氣、益氣健脾、安神益智。
  • 沙參:滋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
  • 生地黃:清熱涼血、止血、滋陰、補血。
  • 石斛:滋陰清熱、益胃生津、潤肺益腎。
  • 吳茱萸:溫中止瀉、止嘔、理氣行氣。
  • 細辛:祛風除濕、發汗解表、溫經散寒、止咳化痰。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 澤蘭: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 神麴:健脾益氣、消食化積、除煩。
  • 大麥: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
  • 紫石英:安神鎮心、降逆氣、暖子宮。

總結:

中藥方劑「 大平胃澤蘭丸 」,結合了多種中藥材,具有調理氣血,補益肝腎,健脾益氣,活血調經等功效。透過平衡陰陽,調理身體機能,達到養生保健、預防疾病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澤蘭3兩,細辛3兩,黃耆3兩,鐘乳3兩,柏子仁2兩半,乾地黃2兩半,大黃2兩,前胡2兩,遠志2兩,紫石英2兩,芎窮1兩半,白朮1兩半,蜀椒1兩半,白芷1兩,丹參1兩,梔子(一本用枳實)1兩,芍藥1兩,桔梗1兩,秦艽1兩,沙參1兩,桂心1兩,厚朴1兩,石斛1兩,苦參1兩,人參1兩,麥門冬1兩,乾薑1兩,附子6兩,吳茱萸5合,麥糵5合,陳曲1升,大棗50枚(作膏)(一本無干薑,有當歸3兩)。
定志意,除煩滿。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酒送下。加至30丸。令人肥健。

方劑組成解釋


  • 澤蘭、細辛、黃耆、鐘乳石、柏子仁、生地黃、大黃、前胡、遠志、紫石英、川芎、白朮、花椒、白芷、丹參、枳實、白芍、桔梗、秦艽、沙參、桂枝、厚朴、石斛、苦參、人參、麥門冬、乾薑、附子、吳茱萸、大麥、神麴、大棗、當歸等中藥均具有溫中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五勞七傷諸不足、手足虛冷、羸瘦、及月水往來不調、體不能動等症狀。
  • 本方以澤蘭、細辛、黃耆、鐘乳石、柏子仁、生地黃、大黃、前胡、遠志、紫石英、川芎、白朮、花椒、白芷、丹參、枳實、白芍、桔梗、秦艽、沙參、桂枝、厚朴、石斛、苦參、人參、麥門冬、乾薑、附子、吳茱萸、大麥、神麴、大棗、當歸等中藥為主,配伍合理,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中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五勞七傷諸不足、手足虛冷、羸瘦、及月水往來不調、體不能動等症狀。
  • 本方中含有大黃、附子、吳茱萸等中藥,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本方服用期間,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肺結核身體消瘦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大平胃澤蘭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澤蘭3兩,細辛3兩,黃耆3兩,鍾乳3兩,柏子仁2兩半,乾地黃2兩半,大黃2兩,前胡2兩,遠志2兩,紫石英2兩,川芎1兩半,白朮1兩半,蜀椒1兩半,白芷1兩,丹參1兩,梔子(一本用枳實)1兩,芍藥1兩,桔梗1兩,秦艽1兩,沙參1兩,桂心1兩,厚朴1兩,石斛1兩,苦參1兩,人參1兩,麥門冬1兩,乾薑1兩,附子6兩,吳茱萸5合,麥糵5合,陳曲1升,大棗50枚(作膏)(一本無乾薑,有當歸3兩)。 主治:定志意,除煩滿。主治:五勞七傷諸不足,手足虛冷,羸瘦,及月水往來不調,體不能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