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桂鹿茸丸

參桂鹿茸丸

CAN GUI LU R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6%
腎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1%
胃經 8%
膽經 5%
三焦經 1%
膀胱經 1%
大腸經 1%
小腸經 0%
心包經 0%
肝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腎: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參桂鹿茸丸以補腎壯陽為目的,但腎虛往往伴隨脾虛濕困,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藥力更易達腎,發揮補腎壯陽之效。
  2. 佐參桂鹿茸,調和藥性:參桂鹿茸丸以人參、桂枝、鹿茸等溫熱藥材為主,性偏溫燥。茯苓性平,可中和藥性,避免溫燥傷陰,使藥效更平和,更易於服用。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鹿茸、桂枝的燥熱之性:鹿茸性溫熱,桂枝性辛溫,長期服用易燥熱傷陰。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涼血滋陰,緩解鹿茸、桂枝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霸道,損傷人體。
  2. 調節氣血,促進藥效發揮:白芍能養血柔肝,和中緩急,與參、桂、鹿茸等藥材相配,能更好地調和氣血,使藥效更加協調,發揮更好的治療作用。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可改善因腎陰不足、精血虧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症狀。參桂鹿茸丸以補腎壯陽為目的,而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起到陰陽調和、相輔相成的作用,避免補陽過度而傷陰。
  2. 協調藥性: 參桂鹿茸丸中含有溫熱的鹿茸、肉桂等藥物,容易燥熱傷陰。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更好地發揮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鹿茸性溫熱,人參、桂枝亦偏溫補,易於燥烈。生地黃性寒,能滋陰降火,平衡藥性,防止藥物燥熱傷陰,避免出現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副作用。
  2. 協調藥效: 生地黃甘寒,能養陰生津,與人參、桂枝等溫補藥物共同作用,能更好的促進氣血生化,增強補益作用,達到整體調和的效果。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腎壯陽: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髓、強筋骨之效。與人參、桂枝等藥材相配伍,可增強藥效,達到溫補腎陽、改善陽痿早泄、腰膝酸軟等症狀的效果。

二、益氣養血: 鹿茸亦有益氣養血之功,可補益氣血不足,增強機體抵抗力。與人參、桂枝等藥材共同作用,能提升整體療效,對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參桂鹿茸丸為一傳統中醫補腎壯陽方劑,其組成成分精選多種具有溫腎壯陽、滋陰補髓之效的中藥材。其中,龜板作為一味重要成分,被廣泛應用於此類補腎方中。根據中醫理論,龜板味甘、咸,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的功效,特別適用於治療因腎虛所導致的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等症狀。

在參桂鹿茸丸中,龜板與其他補腎壯陽的藥材如鹿茸、肉桂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一方面,龜板可以滋養腎陰,防止方中溫熱藥物過度耗傷陰津;另一方面,其還能增強骨髓生血功能,對改善因腎虛引起的各類症狀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在該方劑中加入龜板,不僅能夠平衡藥性的寒熱,還能夠全面調理腎臟功能,達到溫腎壯陽、固本培元的目的。

參桂鹿茸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益腎陽、強壯身體。其成分中包含杜仲,原因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首先,杜仲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能增強腎功能,改善精力不足的狀況,與方劑的主要功效相符合。其次,杜仲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如杜仲酮,這些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和強化骨骼,進一步增強體力和提高免疫力,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尤為重要。

此外,杜仲在傳統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歷史悠久,臨牀經驗豐富,使用安全性高,無顯著副作用,適合長期服用,能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提升整體療效。因此,杜仲作為參桂鹿茸丸的組成部分,既增強了方劑的藥效,也符合中醫“補腎”的理論關注,具有重要的療效意義。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秦艽,是基於其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秦艽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痺痛等功效。

方劑中,鹿茸、人參、桂枝等溫陽補氣,而秦艽寒性,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溫熱之性過於燥烈。此外,秦艽能散寒除濕,與鹿茸、人參、桂枝等藥物配合,共同起到溫補陽氣、祛風散寒、止痺痛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等症。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醋艾炭」,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 艾炭性溫,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醋艾炭則更進一步增強艾炭的溫陽之力,並減緩其燥性,使其更適合於寒性疼痛的治療。
  2. 引導藥力,直達病所: 醋艾炭性輕,且能引導藥力深入經絡,直達病所。配合人參、桂枝、鹿茸等溫補藥材,能更好地發揮其溫陽補氣、活血通絡的功效,有效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參桂鹿茸丸是一種具有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原因在於山茱萸具有滋補肝腎、補益精血的作用。山茱萸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三萜皁苷、黃酮等,這些成分能有效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並改善腎臟的功能。此外,山茱萸還能調節陰陽平衡,防止腎虧所致的各種症狀。

在參桂鹿茸丸的配伍中,山茱萸與人參、桂枝及鹿茸等藥材相互協調,形成補益和扶正的整體效果。山茱萸的加入,能使方劑更具綜合性,幫助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對外界病邪的抵抗力,特別對於腎虧體質的患者來說,具有顯著的調理作用。整體而言,山茱萸的成分與功能使其成為參桂鹿茸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瀉火除濕:參桂鹿茸丸以補腎壯陽為主要功效,但鹿茸性熱,若服用後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等症狀,澤瀉便能發揮其清熱利濕之效,平衡藥性,避免滋膩上火。
  2. 利水滲濕:澤瀉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有助於減輕藥物對腎臟的負擔,提高藥效的吸收和利用率。此外,澤瀉還可通利水道,避免藥物停滯,促進藥效發揮。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是為了 理氣健脾,協調藥性。

鹿茸性溫熱,參、桂亦屬溫熱之品,易於助陽上火。橘皮味辛、苦,性微溫,具有 理氣化痰、燥濕健脾 之效,可 緩解藥性燥烈之弊,使藥力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達到補腎壯陽、溫陽補氣之目的。

此外,橘皮能 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最佳療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效。與人參、桂枝、鹿茸等藥材相配伍,可加強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適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無力、跌打損傷等症。
  2.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續斷的補肝腎作用,可與人參、鹿茸的補氣血作用相互協同,提升藥效。同時,續斷的活血化瘀功效,可與桂枝的溫經通絡作用相輔相成,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進一步提高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鱉甲,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潛陽,補腎壯陽: 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功效。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兩者合用,可起到陰陽互補的作用,更好地發揮補腎壯陽之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參桂鹿茸丸中含有溫熱的鹿茸和桂枝,容易造成燥熱之症。鱉甲的寒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熱,並有助於增強藥物的療效。

因此,鱉甲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補腎壯陽,更能起到調和藥性,提高整體療效的作用。

參桂鹿茸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益氣、強身健體,常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在這個方劑中添加沒藥,主要是因其獨特的藥理作用和協同效果。

沒藥,即是得到廣泛應用的中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成分中的揮發油具有抗炎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改善腎虛患者的微循環。當腎功能不足時,體內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營養物質不易送達所需部位。沒藥的添加,能夠改善這一狀況,促進整體療效。

此外,沒藥還能提升其他藥材的作用,加強整個方劑的療效,讓參桂鹿茸丸在改善腎虧的同時,也能有效地減輕伴隨的疼痛或不適感。因此,沒藥的存在不僅拓展了方劑的功能,也增強了整體的治療效果。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酸棗仁,乃因其具有安神寧心之效,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以達到整體療效。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能養心安神、斂汗止盜汗,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參桂鹿茸丸主要功效為補氣益血、溫陽壯陽,而酸棗仁的加入則可緩解因補益藥物而引發的心神不寧、失眠等症狀,使補益效果更顯著,且更安全有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等功效。參桂鹿茸丸多用於虛弱體質,人參可補益元氣,作為方劑的基礎,提升整體療效。
  2. 協調藥性: 桂枝性溫,鹿茸性溫熱,三者合用,可溫陽補腎,但容易燥烈。人參的甘溫之性可緩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物更平和安全。

參桂鹿茸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固精、益氣養血。其中包含延胡索,這是基於其在中醫理論中的特定功能。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常用於治療由於氣血不暢而引起的疼痛症狀。

在參桂鹿茸丸的配方中,延胡索的加入可以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的順暢,從而增強整體療效。當肝氣不舒時,常會出現氣滯導致的疼痛,此時延胡索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起到緩解作用,協調方劑內其他成分的功能,平衡整體效果。此外,延胡索與人參、桂枝和鹿茸等其他成分共同作用,能進一步強化其補益與活血的效果,達到治療與保健的雙重目的。因此,延胡索在參桂鹿茸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該方劑能更有效地調和身體機能。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紅花,主要是因為紅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參桂鹿茸丸主要功效為補腎壯陽、溫陽散寒,而紅花則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緩解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

此外,紅花還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參桂鹿茸丸的藥效。因此,紅花在參桂鹿茸丸中起到輔助作用,能更好地發揮方劑的療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參、桂、鹿茸等溫陽補氣藥材配合,可促進氣血流通,溫通經絡,緩解肢體疼痛麻木,改善風寒濕痺等症狀。
  2. 溫陽助陽,增強藥效:乳香辛溫,可溫通經絡,促進藥物吸收,與參、桂、鹿茸等溫陽補氣藥材共同作用,可增強溫陽補腎、益氣活血的功效,更好地改善陽虛體質,提高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參桂鹿茸丸以人參、桂枝、鹿茸等溫熱藥性為主,甘草性平,味甘,可緩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使藥效更平和、穏定,避免副作用。
  2. 增強藥效:甘草味甘,可調和脾胃,增進人參、桂枝、鹿茸等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滋補強壯功效。

參桂鹿茸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益氣血、強身健體。其中,琥珀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意義。

琥珀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具有安神、鎮靜的效果,且能夠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它所含的有機酸成分,能提高身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增強整體療效。因此,在參桂鹿茸丸中添加琥珀,能促進方劑中其他成分如人參、桂枝和鹿茸的效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此外,琥珀還被認為能夠調和脾胃,改善消化功能,使得整體方劑在調理身體的同時,不至於產生腸胃不適。整體而言,琥珀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補益效果,也增強了其安全性和適應性,使參桂鹿茸丸更適合於不同體質的人羣。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渴的功效,能與人參、桂枝、鹿茸等溫補陽氣的藥材相輔相成,避免溫陽過度而耗傷陰血,使藥效更加溫和協調,達到補而不燥、溫而不熱的功效。
  2. 固本培元:阿膠能補益精血,與鹿茸、人參等滋補腎氣的藥材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固本培元,增強體質,達到強壯筋骨、延緩衰老的效果。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通絡,助藥力達病所: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之效。參桂鹿茸丸以補腎壯陽為主,川牛膝可引導藥力下達腎經,促進藥效發揮,更有效地改善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
  2. 補而不滯,防治副作用: 鹿茸、人參等藥性偏溫補,易於補氣助陽,但亦可能導致氣滯血瘀。川牛膝的活血通絡作用,可避免補藥滯留,防止藥物過於滋膩,有助於藥性平衡,避免副作用。

參桂鹿茸丸是一個以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為主要功效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黃芩,這是有其特定原因的。

首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能夠平衡方劑中滋補成分的可能過於滋膩,從而防止出現上火或其他不適的情況。其次,黃芩還能增強免疫力,有助於整體的健康狀態,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此外,黃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黃酮和多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夠提供額外的保護,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綜合來看,黃芩的加入不僅能夠調和方劑的性質,還能夠增強其整體療效,實現補而不膩、醫而不損的平衡,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中醫方劑的整體觀念和辨證取療的智慧。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潤燥: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可緩解鹿茸、人參等溫燥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燥熱,對身體造成負擔。
  2. 養陰益腎: 天門冬能滋養腎陰,與鹿茸的補腎壯陽功效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腎氣,使藥效更為顯著,並有助於平衡藥性,避免鹿茸等藥材過於燥熱而傷陰。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理氣解鬱: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脾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配合人參、鹿茸等補益藥物,更能發揮溫補而不燥的作用。
  2. 活血通絡:香附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血液供應,配合桂枝的溫經散寒作用,有助於溫通經絡,緩解腰膝冷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提升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參桂鹿茸丸主要功能為補腎壯陽、益精填髓,而血為氣之母,氣血相依,故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促進藥物有效吸收,更能發揮溫補腎陽之效。
  • 調和藥性: 參桂鹿茸丸中鹿茸、肉桂性熱,人參性溫,若僅用此三味藥,恐有燥熱之弊。當歸性溫,能緩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使藥力更加平和,更適合體虛者服用。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脾止嘔: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止嘔的作用。參桂鹿茸丸中含有鹿茸、人參等溫熱藥材,可能造成脾胃虛寒,出現嘔吐的現象,砂仁的加入可以溫和脾胃,防止嘔吐。
  2. 行氣開胃:砂仁能行氣消食,開胃進食。參桂鹿茸丸補氣血,但過於滋膩,容易造成脾胃運化不暢,砂仁的加入可以幫助行氣開胃,促進藥物的吸收,提升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肉桂,是因其溫陽補火之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其溫陽助火之性,可溫補腎陽,改善陽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

其次,肉桂可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有助於鹿茸的藥力更好地發揮,達到溫補腎陽、強壯筋骨的效果。

因此,參桂鹿茸丸中加入肉桂,不僅能溫補腎陽,更能增強鹿茸的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安胎的功效。鹿茸性溫,入腎經,補腎壯陽,但偏於溫熱,容易耗氣傷陰。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可為鹿茸提供充足的氣血,使其補腎壯陽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2. 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白朮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與人參、桂枝等藥物協同作用,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反覆發作。這對需要補腎壯陽,同時又需要提升抵抗力的患者尤為重要。

參桂鹿茸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活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膀胱經,具有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鹿茸性溫,補腎壯陽,但其補性偏溫燥,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川芎加入方中,可起到行氣活血的作用,使鹿茸的補益功效更好地發揮,避免溫燥傷陰。

2. 改善頭目不適: 參桂鹿茸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伴隨著頭目眩暈、耳鳴等症。川芎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頭目不適,提高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添加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補氣活血:沉香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行氣止痛、溫中止嘔之效。參桂鹿茸丸以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為主,沉香的溫陽之力可增強藥效,提升補腎效果,並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腎陽虛弱引起的寒凝血瘀。

2. 調和氣味,增強療效:參桂鹿茸丸中鹿茸、人參、肉桂等藥材氣味較烈,沉香的香味能起到緩和的作用,使藥味更易入口,同時也能更好地調和藥性,使其更有效地發揮藥效。

參桂鹿茸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脾胃,增強藥力: 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參桂鹿茸丸中含有鹿茸、人參等溫熱之品,易致上熱下寒之弊。木香能溫中散寒,調和脾胃,使藥力更好地發揮,避免寒熱失衡。

2. 降低鹿茸燥性,防止上火: 鹿茸性溫熱,功效顯著,但長期服用易燥熱,出現口乾舌燥、心煩易怒等症狀。木香能清熱解毒,降低鹿茸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副作用產生。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參桂鹿茸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氣虛血虧」所致諸症,呈現「身體衰弱、精神萎靡、腰膝痠軟」等虛損狀態。其病機核心在於:

  1. 氣血兩虛:氣虛則推動無力,見體倦神疲;血虧則濡養不足,致面色萎黃、肢體乏力。
  2. 腎精虧損:腰膝痠軟、精力衰退,反映腎精不足(尤其偏陽虛),無法溫煦筋骨、充養髓海。

方劑定位屬「溫補肝腎,益氣養血」之劑,適用於虛勞偏陽虛者,或久病耗傷氣血精微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主藥配伍核心

  1. 鹿茸:為君藥,峻補腎陽、益精血,直補先天之本,針對精髓空虛與陽氣衰微。
  2. 人參(參)肉桂(桂)
    • 人參大補元氣,助脾肺之氣以資氣血生化;
    • 肉桂溫補命門之火,與鹿茸協同提振腎陽,並助氣血溫通。
    • 二者相伍,一補後天(參),一暖先天(桂),共為臣藥。

二、輔藥協同機制

  1. 當歸、熟地黃:養血滋陰,填補肝腎精血,制約鹿茸、肉桂之燥性,成「陽中求陰」之勢。
  2. 茯苓、白朮:健脾滲濕,助人參益氣運脾,杜絕補藥滋膩礙胃。
  3. 其他藥味推測(原文未列全,依傳統補益方常規配伍):
    • 若含枸杞、山茱萸,可強化補肝腎、固精氣;
    • 若佐川芎、白芍,則兼調和營血,防補血藥滯澀。

三、組方特點

  1. 溫補為主,兼顧陰血:以鹿茸、肉桂溫陽,配熟地、當歸滋養,避免純陽耗陰。
  2. 脾腎同調:補腎精同時健脾胃,確保後天化源充足,助力藥效吸收。
  3. 蜜丸緩補:煉蜜為丸,既可潤燥緩和藥性,亦符合虛損證需長期調養的特性。

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通過「補腎陽、益精血」為主,「健脾益氣」為輔,達成:

  • 腎精充則腰膝得養、腦髓得充,緩解痠軟萎靡;
  • 氣血旺則形體得榮,改善衰弱狀態;
  • 陽氣振則機能活化,祛除陰寒惰性。

全方體現「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治則,針對氣血精陽俱虛者,重建人身根本。

傳統服藥法


滋陰補腎,益氣養榮。
上藥中後八味,共串粗末,拌蒸下罐藥料曬乾,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重3錢。
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參桂鹿茸丸是一味補益藥,不宜過量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腰膝軟弱無力嗜眠症(嗜睡症)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參桂鹿茸丸, 出處:《丸散膏丹集成》。 組成:别直參5兩,炙黃耆10兩,黨參10兩,毛鹿茸5兩,炙甘草5兩,續斷5兩,炒冬朮10兩,茯苓8兩,肉桂5兩,當歸10兩,熟地12兩,炒遠志10兩,枸杞子10兩,肉蓯蓉10兩。 主治:虛損乏力,畏寒肢冷,腰膝痠軟,食減便溏。

參桂鹿茸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茯苓80兩,白芍80兩,熟地80兩,生地80兩,鹿茸(去毛)80兩,龜版(炙)40兩,杜仲炭40兩,秦艽40兩,艾炭40兩,山萸肉(炙)40兩,澤瀉40兩,橘皮40兩,續斷40兩,鱉甲(炙)40兩,沒藥(炙)40兩,棗仁(炒)40兩,人參(去蘆)40兩,元胡(炙)30兩,紅花30兩,石脂(煅)30兩,紅白雞冠花60兩,乳香(炙)30兩,甘草20兩,琥珀20兩,阿膠(炒)120兩,牛膝46兩,黃芩50兩,天冬54兩,香附(炙)120兩,川牛膝40兩,藏紅花20兩(上藥用黃酒1550兩,入罐蒸3晝夜),當歸80兩,砂仁40兩,肉桂(去粗皮)40兩,白朮(炒)60兩,川芎60兩,橘皮120兩,沉香10兩,木香10兩。 主治:滋陰補腎,益氣養榮。主治:氣虛血虧,身體衰弱,精神萎靡,腰膝痠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