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坤至寶丹

NING KUN ZHI B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4%
心經 12%
胃經 11%
腎經 9%
膽經 4%
大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益母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痛經、經期不順等問題,益母草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排出。
  2. 清熱解毒: 益母草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治療一些由熱毒引起的皮膚病,例如濕疹、痤瘡等。

總而言之,益母草在寧坤至寶丹中,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女性健康有益。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之功效,可有效疏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2. 調和脾胃,健脾消食: 香附也能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引起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此外,香附還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緩解便祕。

綜上所述,香附在寧坤至寶丹中起到了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和健脾消食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肝脾不調、氣血瘀滯等症狀,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作用。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養血: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方劑中若有燥熱傷陰、血虛陰虧等症,白芍可滋陰養血,緩解陰虛內熱、潮熱盜汗等症狀。

2. 和解脾胃: 白芍亦能緩解脾胃不和,幫助脾胃運化,促進氣血生化。對於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導致的各種症狀,白芍能起到調和脾胃、增強氣血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川芎,可以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經絡瘀阻,達到寧心安神、改善睡眠的效果。
  2. 疏散風寒: 川芎亦具疏散風寒的作用,可以解除因風寒所致的頭昏腦脹、頭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達到溫陽化寒、改善體質的效果。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方中加入當歸,可針對女性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起到滋陰補血、調和氣血的作用。
  2. 改善面色,增強體質: 當歸有美容養顏之功效,可改善面色蒼白、暗淡無光等症狀,提升整體氣色。同時,其補血作用也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抵抗力。

寧坤至寶丹方劑中加入橘紅,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橘紅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方中加入橘紅,可幫助化解痰濁,通暢氣道,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2. 輔助健脾:橘紅亦具健脾消食之功,能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其他藥物發揮效力提供基礎。

因此,橘紅在寧坤至寶丹方劑中起到疏肝理氣、化痰止咳、健脾消食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寧坤至寶丹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基於其補益精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熟地黃為地黃經蒸制而成,更易於人體吸收,其補腎填精之力更勝生地黃。

方劑中若出現腎虛精虧、血虛虧損等症狀,熟地黃可有效填精益血,改善患者的疲乏、頭暈、腰膝酸軟、失眠等症狀。同時,熟地黃也能滋養陰液,緩解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便祕等問題。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之效。方劑中若出現熱證,例如心煩失眠、口燥咽乾、血熱妄行等,生地黃可起到清熱瀉火、滋陰降燥的作用,同時也能緩解血熱所致的出血症狀。
  2. 補益腎陰: 生地黃為滋陰補腎要藥,能滋補腎陰,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方劑中若兼有腎陰不足,生地黃可起到補益腎陰,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因有熱邪內擾,導致心煩、口渴、失眠等症狀,黃芩能清熱瀉火,平息內熱,達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解毒消腫:黃芩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病症,黃芩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寧坤至寶丹中包含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助陽,行氣止痛:烏藥性溫,味辛,歸腎、脾經,具有溫腎助陽、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腎虛陽衰、寒凝氣滯所致的腰膝酸冷、小腹冷痛、陽痿早洩等症狀,烏藥能溫腎壯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功效:寧坤至寶丹的組成藥物多為補腎壯陽之品,而烏藥的溫腎助陽作用能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補腎壯陽、強壯筋骨的功效,並能緩解藥物寒涼性,使藥效更為和緩。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阻所致的胸悶氣短、心悸失眠等症狀,與寧坤至寶丹中補腎填精、益氣固本的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整體調理身體狀態。
  2. 利水消腫,改善水腫: 茯苓能利水消腫,對於水腫、浮腫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由於寧坤至寶丹可能用於治療一些伴隨水腫的病症,加入茯苓可以加強利水消腫的效果,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氣血生化之源,從根本上提升人體免疫力,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2. 補氣健脾,助藥力達效:白朮具有補氣健脾之效,能使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寧坤至寶丹中的其他藥材,多偏於滋陰補腎,白朮的加入可以協同補氣健脾,使藥力更為充沛,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寧坤至寶丹」方劑中加入「阿膠」,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滋陰: 阿膠為驢皮製成,性溫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固精止汗之效。方劑中若出現血虛、陰虛、精血虧損等症狀,加入阿膠可有效改善。
  2. 調和藥性: 阿膠性溫,能緩和方劑中其他藥物的寒涼或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因此,「寧坤至寶丹」加入阿膠,不僅能補益血氣,更能調和藥性,使其達到最佳療效。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脇疼痛、腹脹等症狀。

2. 健脾開胃:木香還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增進食慾,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

因此,木香在寧坤至寶丹中起到理氣止痛、健脾開胃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理氣寬中之效。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汗液分泌,驅散外感風寒,緩解感冒初期發熱、鼻塞、咳嗽等症狀。
  2. 和胃止嘔:紫蘇葉能理氣和胃,對於因寒邪犯胃或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噁心、腹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同時,其辛溫之性可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

寧坤至寶丹方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和胃,溫脾止嘔:砂仁味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化濕、溫脾止嘔的功效。方中若出現脾胃虛寒、氣滯濕阻所致的嘔吐、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砂仁可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止嘔和胃的作用。
  2. 行氣止痛,溫腎助陽:砂仁亦能行氣止痛,溫腎助陽。若方中出現腎陽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泄等症,砂仁可溫腎陽,行氣止痛,改善腎陽虛弱導致的相關症狀。

因此,砂仁在寧坤至寶丹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溫中理氣、和胃止嘔,並兼具溫腎助陽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態。

寧坤至寶丹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如與黃芪配伍,可增強補氣作用;與桂枝配伍,可增強溫陽作用。

因此,在寧坤至寶丹中添加甘草,不僅可以使藥性更和緩,更能提高整體療效。

寧坤至寶丹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通絡: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濕、利尿通淋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川牛膝,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
  2. 補益腎氣:川牛膝具有補益腎氣的作用,可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頭暈等症狀。方劑中加入川牛膝,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起到補益腎氣、強健筋骨的功效。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增強體質: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狀,人參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提升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寧坤至寶丹以補腎壯陽、固精止遺為主要功效,而人參作為補氣藥,能增強腎氣,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佳效果。同時,人參還可緩解藥物副作用,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寧坤至寶丹]的組成中包含沉香,是因為沉香具有溫中行氣、安神的作用。沉香能夠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由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等問題,並且具有良好的安神效果。在[寧坤至寶丹]中,沉香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行氣安神效果,有助於改善由氣滯或心神不寧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由於沉香具有一定的溫熱性,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

寧坤至寶丹中加入琥珀,乃取其安神定志,化痰開竅之效。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化痰開竅、活血散瘀之功效。其能平息心神,安神定志,治療心悸失眠,神志恍惚等症。此外,琥珀亦可化痰開竅,治療痰濁壅肺,咳喘痰多等病症。

於寧坤至寶丹方中,琥珀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共同發揮安神定志、化痰開竅之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寧坤至寶丹」介紹

中藥方劑「寧坤至寶丹」是以益母草、香附、白芍、川芎、當歸、橘紅、熟地黃、生地黃、黃芩、烏藥、茯苓、白朮、阿膠、木香、紫蘇葉、砂仁、甘草、川牛膝、人參、沉香、琥珀等多種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主治功能為調經止痛、理氣行氣、補血養血、活血化瘀、滋陰清熱、健脾益氣、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安神鎮靜等。

成分介紹:

  • 益母草具有調經止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阻、崩漏等症。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等功效,適用於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益陰養血、緩解疼痛等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口乾口苦、心煩意亂、四肢抽搐等症。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等功效,適用於血瘀引起的頭痛、眩暈、中風後遺症、冠心病、心絞痛等症。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血虛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產後瘀阻、跌打瘀傷等症。
  • 橘紅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等功效,適用於痰多咳嗽、胸悶氣短、食慾不振、腹脹等症。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等功效,適用於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失眠多夢、腰膝酸軟等症。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等功效,適用於熱症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疼痛、大便祕結等症。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適用於濕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小便赤黃、大便祕結等症。
  • 烏藥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疼痛、嘔吐等症。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等功效,適用於脾虛引起的食少、腹脹、泄瀉、盜汗等症。
  • 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止血等功效,適用於血虛引起的貧血、月經過多、產後出血等症。
  • 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等功效,適用於氣滯引起的胸悶、腹脹、疼痛、嘔吐等症。
  • 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等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鼻塞、頭痛等症。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等功效,適用於濕濁引起的胸悶、腹脹、嘔吐、泄瀉等症。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症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疼痛、咳嗽等症。
  •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 人參具有補氣、益氣、生津、止渴等功效,適用於氣虛引起的疲倦、乏力、口渴等症。
  • 沉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等功效,適用於寒症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咳嗽等症。
  • 琥珀具有安神鎮靜、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驚悸失眠、心慌氣短、瘀血引起的疼痛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寧坤至寶丹」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複方中藥。它可以調經止痛、活血化瘀、理氣行氣、補血養血、滋陰清熱、健脾益氣、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安神鎮靜等。它適用於多種婦科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該藥物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傳統服藥法


嫩黃耆(蜜炙)3兩 , 白朮(陳壁土炒)2兩, 棗仁(炒香)2兩, 歸身(酒炒)2兩, 香附(杵,米酒制)2兩, 川斷(酒炒)2兩, 條芩(酒炒)2兩, 甘枸杞2兩, 血余(煅不見火)2兩, 阿膠(蛤粉炒)2兩, 杜仲(鹽水炒)2兩, 茯苓(乳制)1兩半, 白芍(酒炒)1兩半, 丹參(酒炒)1兩半, 北五味(焙)6錢, 甘草(蜜炙)1兩, 朱砂(飛為衣)1兩, 大生地(酒煨)4兩。
上藥各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每重三錢。
按症照引調服:凡久不坐孕,經脈不調,腹痛酸脹,或赤淋白帶,腰痛胃痛,夜熱心煩,食少,日服1丸,蓮子湯送下;胎氣失調,惡心嘔吐,虛煩阻食,浮腫氣急,腰腹酸痛,胎漏下血,或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寧坤至寶丹。

相關疾病


腰骶痛月經不調陰道炎肺結核前列腺炎白帶神經性厭食症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寧坤至寶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組成:益母草8兩,香附8兩,當歸4兩,川芎4兩,台烏藥4兩,黃芩4兩,生地4兩,白朮4兩,茯苓4兩,丹參4兩,砂仁4兩,青皮4兩,廣木香4兩,杜仲(炒)4兩,肉桂2兩,黨參8兩,甘草4兩,元胡4兩,枸杞4兩,柴胡2兩,沉香4兩。 主治:調經養血,順氣開瘀。主治:經血不調,腰腹疼痛,赤白帶下,四肢浮腫,胸口疼痛,呃逆脹滿。

寧坤至寶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益母草30兩,香附(炙)5兩,白芍5兩,川芎5兩,當歸5兩,橘紅5兩,熟地5兩,生地5兩,黃芩5兩,烏藥5兩,茯苓5兩,白朮(炒)5兩,阿膠(炒)2兩5錢,木香2兩5錢,蘇葉2兩5錢,砂仁2兩5錢,甘草2兩5錢,川牛膝2兩(共研爲細粉,過羅),每16兩細粉加人參(去蘆)3錢,沉香8錢,琥珀4錢。 主治:益氣和榮,調經養血。主治:月經不調、,胸膈不舒,食欲不振,身體瘦弱,腰痛腿痠。

寧坤至寶丹, 出處:《衛生鴻寶》卷五。 組成:嫩黃耆(蜜炙)3兩,白朮(陳壁土炒)2兩,棗仁(炒香)2兩,歸身(酒炒)2兩,香附(杵,米酒制)2兩,川斷(酒炒)2兩,條芩(酒炒)2兩,甘枸杞2兩,血餘(煅不見火)2兩,阿膠(蛤粉炒)2兩,杜仲(鹽水炒)2兩,茯苓(乳制)1兩半,白芍(酒炒)1兩半,丹參(酒炒)1兩半,北五味(焙)6錢,甘草(蜜炙)1兩,朱砂(飛爲衣)1兩,大生地(酒煨)4兩。 主治:婦人經脈不調,帶下,崩淋,虛勞,胎前産後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