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種子丸

YI MU ZHONG Z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心經 18%
肝經 15%
腎經 10%
肺經 10%
胃經 8%
心包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益母種子丸中包含益母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藥性相輔相成:益母草與益母種子皆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兩者同用能增強藥效,更能針對婦科疾病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藥材來源一致:益母種子即為益母草的種子,兩者藥性相近,相互補充,可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故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益母草,是基於藥性相輔相成和藥材來源一致的考量,可謂相得益彰。

益母種子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旨在調理婦女身體、滋補養顏。在該方劑的組成中包含了人參這一味珍貴的中藥材。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等功效,在中醫學中被譽為百草之王。對於益母種子丸來說,加入人參能夠增強整體方劑的補益作用,特別是對婦女因生產或月事失血所導致的氣血兩虛有著顯著的療效。此外,人參還能調節免疫系統,改善疲勞狀態,促進身體機能恢復,從而幫助婦女更好地維持生理平衡,提升整體健康水平。因此,人參在益母種子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理念。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益藥力: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益母種子丸以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為主,加入白朮有助於健脾益氣,增強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2. 緩解副作用: 益母種子丸中含有活血化瘀藥物,對於脾胃虛弱者可能導致腹瀉、噁心等副作用。白朮健脾燥濕,能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減少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益母種子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是調理女性生理機能,特別是在產後護理和月經不調方面。在其組成中,當歸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意義。

當歸被譽為“補血之王”,其主要成分如揮發油、苷類和有機酸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量,並且對於緩解經痛、調理月經有顯著效果。此外,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夠有效改善血液循環問題,使得婦女在婦科疾病或產後恢復中,能夠迅速調整體內環境。

綜合來看,當歸的添加不僅增強了益母種子丸的補血效果,同時也提供了多方面的療效,幫助女性在健康和生理上達到更好的平衡。這也是其在中醫藥中備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通調水道:益母種子以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為主,但對於某些水濕停留、阻礙血行的情況,單用益母子不足以徹底解決問題。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加入茯苓可協同益母子活血化瘀,利水消腫,促進體內水濕代謝,改善血行,提升療效。
  2. 健脾和胃,增強藥效:益母子性偏寒涼,對於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加重其不適。茯苓健脾和胃,能緩解益母子可能帶來的脾胃寒涼副作用,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益母種子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而川芎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經血運行,緩解疼痛,輔助益母草種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川芎還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可改善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在益母種子丸中,川芎與益母草種子協同作用,起到疏肝解鬱、調和氣血,改善女性生理功能的作用。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血虛: 熟地黃為滋陰補血之要藥,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益母種子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與熟地黃搭配,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血虛所致的月經病症。
  2. 滋陰養腎: 熟地黃還具有滋陰養腎的功效,可改善腎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血量少等症狀。益母種子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與熟地黃搭配,可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腎虛所致的月經病症。

因此,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熟地黃,既可補益血虛,又可滋陰養腎,可更全面地改善月經病症。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緩解藥性: 益母種子性偏寒涼,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但若單用容易寒涼傷胃。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止痛調經之效,可緩解益母種子的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
  2. 協同作用: 白芍與益母種子配伍,能相輔相成,加強藥效。白芍能養血柔肝,緩解益母種子的燥性,使活血化瘀的效果更溫和,並能更好地改善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緩解藥性: 益母種子性寒,擅長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但過寒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解益母種子的寒性,避免其過寒傷脾胃,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2.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材的藥效更有效發揮。益母種子與其他藥材配伍時,甘草能使藥性更協調,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益母種子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益母種子善於活血化瘀,但若氣滯血瘀,藥效難以發揮。木香辛散,能行氣止痛,疏肝解鬱,有助於促進氣血流通,使益母種子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順暢。
  2. 緩解腹痛,增強療效:益母種子治療婦科疾病時,常伴有腹痛等症狀。木香能溫中止痛,緩解腹痛,並能降低益母種子可能帶來的寒性副作用,提高藥效。

益母種子丸中添加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脾胃、化濕止嘔的功效。益母種子丸中加入砂仁,可幫助行氣活血,緩解益母草的寒涼之性,避免寒凝血瘀,進一步促進活血化瘀,改善痛經等症狀。
  2. 調和藥性:益母草性寒涼,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而砂仁性溫,可以調和益母草的寒性,保護脾胃,避免服用後出現胃寒不適等副作用。

主治功效


益母種子丸,由多種中草藥組成,以益母草為主藥,輔以人參、白朮、當歸、茯苓、川芎、熟地黃、白芍、甘草、木香、砂仁等。此方具有調經止痛、補氣益血之效,主治婦女各種月經不調,氣血不足,導致不孕。

一、益母草:性微寒,味苦,歸肝、心經,具有活血調經、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功。

二、白芍:性辛,味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柔肝、養血調經、斂陰止汗之功。

三、白朮:性溫,味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瀉之功。

四、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止痛之功。

五、當歸:性溫,味甘,歸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

六、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肺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功。

七、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行氣止瀉之功。

八、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益智之功。

九、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行氣、化痰止咳、溫胃止嘔之功。

十、熟地黃:性微寒,味甘,歸腎、肝經,具有補血益精、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功。

十一、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中、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功。

綜上所述,益母種子丸組方嚴謹,藥效顯著,主治婦女各種月經不調,氣血不足,導致不孕。長期服用,可調節月經週期,改善生育能力,緩解更年期綜合症,促進婦女身心健康。

傳統服藥法


益母草(上截)10兩,人參2兩,白朮(土炒,去蘆)4兩,歸身4兩(酒洗),白茯苓3兩,川芎2兩,熟地4兩(砂仁酒炒),白芍(酒炒)2兩,生草2兩,木香2兩,砂仁2兩(炒)。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空心服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有活血作用,月經量過多者慎用。
  • 本方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益母種子丸, 出處:年氏《集驗良方》卷五。 組成:益母草(上截)10兩,人參2兩,白朮(土炒,去蘆)4兩,歸身4兩(酒洗),白茯苓3兩,川芎2兩,熟地4兩(砂仁酒炒),白芍(酒炒)2兩,生草2兩,木香2兩,砂仁2兩(炒)。 主治:婦人一切月水不調,氣血兩虛,不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