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玄機》~ 卷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

1. 難產治例

橫產者,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之故也。凡產母當令安然仰臥,穩婆進推兒身順直,頭對產母,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臍帶羈絆,方用藥催之,繼以產母努力即生。

倒產者,言兒未能轉身,產母努力故也。當令產母仰臥,穩婆推入,候兒自順。若良久不生,令穩婆手入產戶一邊撥兒轉,頭已近產門,卻服推生藥並努力,即下。

偏產者,言兒回身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雖露頂,非也,乃頭角耳。當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手正其頭向產門,卻令產母努力,子即下。若兒頂後骨偏拄穀道,露額,令穩婆以綿衣炙暖,裹手於穀道外傍輕手推出,令產母努力,子即下。

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生。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

坐產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路。

盤腸生者,臨盆則子腸先出,然後產子,其腸不收,一方穩婆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母面背,才收。此不可不知。

古方以蓖麻子四十九粒,研,塗產母頭頂,腸已收上,急洗去。其腸若干開,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再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有驗者。若以水噀面,恐其氣亂。

又方以半夏末蓄鼻中,腸自收。

又方以麻油以大紙捻潤油,點火吹滅,以煙燻產婦之鼻,腸自收。

又方,腸出,盛以潔淨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

愚按:盤腸一症,非產婦本生之病,大都以婦人氣血下陷,故欲產,則氣並於下,而腸先出也。家荊初產二三次,並無盤腸之症,及產後既多遍,元氣已弱,不能收攝,便有此症。若產前早服益血固氣之藥,則自不脫陷,自無前症,此治法與脫肛同。

倒產手足露者,以針法治之。用常使小針於兒手足心針入分許,三四刺之,以鹽塗其上,輕輕送入,兒得驚轉,一縮,當即回頭。若兒腳下,可以鹽塗,腳底又可急搔之,並以鹽塗母腹上。

炙法符藥不驗,急於產母右腳小指尖頭上艾灸,如麥粒大,三壯立產。

一方,治橫倒產難。

蛇蛻(一條全),蠶故紙(一張)

上俱入新瓦瓶中,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煎榆白皮乳香湯調下,二服出。

又方,治橫逆手足先露。

阿膠(炒),滑石(一兩),黃葵子(一合),酥(一兩)

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七分,二三次服。

又方,治橫逆子死腹中。

伏龍肝,多年紅者研細,溫酒調下一錢,其藥兒頭戴出。

又方,治同前。

伏龍肝,百草霜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酒便各半,調服二錢,不下,再服。

又方,治橫生。

菟絲子,車前子

上各等分,為末,酒調服三錢。

2. 經日不產子死腹中

前症多因驚動太早,漿水先下,未產血枯;或觸犯禁,或抱腰太重,或墮,或跌,或頻試水,胞破水乾,致有子死腹中之症。但看產母舌青黑及胎上冷者,是其候也。若胎已死不出,用平胃散一兩,酒、水各半,煎卻投朴硝五錢服。或用硝一兩,童便調下,亦妙。

奪命丸

牡丹皮桃仁茯神赤芍,桂心(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醋湯化下,或蔥白濃煎湯化下尤妙。連進兩丸,死胎腐爛,立出。

產數日,子死腹中不出,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通草(三兩),桂心(三兩),牛膝(四兩),榆白皮(四兩)

上水九升,煎三升,去渣,分三服。

牛膝丸

杜牛膝(三兩),紫金藤(七錢),厚朴(二錢),土當歸(四兩),葵根(七錢),麝香(五分)

上末,米飲丸如桐子,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乳香湯下。

3. 胞衣不下

胞衣不下者,因產母氣力困憊,不能努力;或血入衣中,脹大而不能下,上衝心胸疼痛,久而不下則死。但去衣中之血,則胎衣自下矣。其方用黑豆一二合,洗淨炒熟,入醋一大碗,煎六七沸,去豆取汁,分作二服。服之,其胎衣即下。雖系醋煮,並無酸惡之味,然須預備,應手見功。

一方,用滾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奪命丹,逐胞衣並喉中喘急,亦用此方。

附子(炮,去皮、臍,五錢),丹皮(一錢),乾漆(一兩,炒煙盡),大黃(二兩)

上以大黃為末,米醋一升熬膏,和藥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

牛膝散,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出,緩則不救。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三兩),當歸(兩半),桂心(五錢)

上每服五錢,姜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

又方,蓖麻子研爛,塗足心下,即洗去。

又方,紅花一兩,酒煎,濃汁服。

脫衣散,治胎衣不下。

牛膝,木通(各三錢),歸尾(二錢),冬葵子(二錢),加枳殼(二錢)

水煎溫服。

不佞歷查古法,治胞衣不下一症,皆用活瘀推蕩之藥,如回生丹、黑神散黑龍丹益母丸、奪命丹之類,並未有以人參療此症而效者。近見產醫誤用獨參湯,以致產母立斃,因作論以辯之曰:胎產之易易而無橫逆者,以妊母之氣充而血裕也。夫氣充則有力,以運此胎;血裕則滑利,以送此胎。

十月滿足之時,兒在母腹如人在千仞崗上翻身倒豎,拆胞而出,胎亦乘此血水順流而下,沛然有莫御之勢也。倘或妊母氣血虧弱,無力以運,無水以利,胎不易下;或胎雖得下,而胞衣不下,停之;或久風冷乘之,以致瘀血與衣相雜而凝。斯時也,大宜溫和逐瘀之藥,俾氣和而血利,則血去而不凝。

治若稍緩,瘀惡撞塞母心,遂成不救。夫人參雖足以療產母之虛,當用於未產之前,俾其氣壯而易產。然則非其時,則瘀血以補而凝結,反成大患。奈何舍當逐之瘀血,反用大補之獨參?原其心,豈不曰:產母氣血少而胞難下,今者補其氣而元氣壯,血易行,胞自下。不思瘀血之留滯,可推而不可補也。

得補而必留滯也。昇平之粱肉,豈撥亂之神丹乎?何其弗思之甚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