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丹

奪命丹

DUO MI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3.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28%
心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4%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奪命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之一為烏頭(又稱為烏頭草或烏頭根)。烏頭含有生物鹼,尤其是烏頭鹼(aconitine),這些成分在中醫中被認為具備強烈的毒性與活血化瘀的特性。因此,使用烏頭時必須非常謹慎,以防過量引起中毒。

在中醫理論中,奪命丹主要用於治療某些急性疾病或重症狀態,這時候需要迅速改善血行,解除瘀滯。烏頭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對於痙攣、寒凝等病症具有一定療效。然而,由於其毒性,通常在方劑中只用於小量並經過特別處理,以降低其副作用。因此,使用奪命丹及烏頭時需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以保證安全與療效。總之,烏頭的選擇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活性,與傳統中醫對於疾病治療的需求密切相關。

奪命丹為一古老而著名的中藥方劑,其組成複雜且精妙,蒼朮為其中一味關鍵藥材。蒼朮,又稱北朮、茅朮,屬菊科植物,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在中醫理論中,蒼朮具有燥濕健脾、發汗解表的功效,善於治療脾虛濕滯所致的食少便溏、腹脹滿悶等症狀。奪命丹中引入蒼朮,旨在強化脾胃運化功能,祛除體內濕氣,使藥力能順暢地在體內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蒼朮還可協同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驅邪外出、扶正固本的作用。因此,蒼朮在奪命丹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智慧。

然而,需注意的是,奪命丹為劇烈藥方,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奪命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奪命丹」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屬於急救類方劑。古籍記載其別名眾多(如返魂丹、再生丹等),暗示其具「起死回生」之效,適用於中風閉證或危急重症,以開竅醒神、解毒通絡為主要目的。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 蟾酥(辛溫,有毒):為君藥,具強心開竅、解毒消腫之功,擅長通閉醒神。
    • 朱砂(甘涼,有毒)、輕粉(辛寒,有毒):共為臣藥,鎮驚安神、攻毒逐痰,助蟾酥開竅。
    • 枯白礬(酸寒)、寒水石(辛鹹寒):清熱化痰,防痰熱蒙蔽心竅。
    • 銅綠(苦澀平,有毒):殺蟲解毒,兼能收斂。
    • 麝香(辛溫):芳香走竄,開竅通絡,引藥直達病所。
    • 海羊(即蝸牛,鹹寒):清熱解毒、潤燥化痰,以其黏液助藥成丸。
  2. 配伍邏輯

    • 以毒攻毒:集中多種有毒藥物(蟾酥、輕粉、朱砂),針對中風急症之痰瘀毒邪壅塞。
    • 寒熱並用:蟾酥、麝香性溫;寒水石、白礬性寒,調節氣機閉鬱所化之熱毒。
    • 開竅與化痰並重:麝香、蟾酥開竅;白礬、蝸牛化痰,標本兼顧。
  3. 治療原理

    • 針對病機:中風急症多因風火痰瘀閉阻清竅,奪命丹以「通閉醒神」為核心,迅速開泄痰瘀、通達經絡。
    • 給藥方法:生蔥白裹藥,取其辛散發表之性;熱酒送服,助藥力上行外透,發汗驅邪。

三、推論可能功效

  1. 急救開竅:適用於痰迷心竅、神昏不語之閉證。
  2. 通絡解毒:或可治療癰疽疔毒(部分成分與外科用藥相通)。
  3. 逐痰通閉:針對痰熱壅盛型中風,非虛脫證型。

此方劑性峻猛,重在「急治其標」,需辯證明確後使用。其配伍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開竅逐邪」的急救思路。

傳統服藥法


蟾酥半錢,朱砂3錢(水飛),輕粉半錢,枯白礬1錢,寒水石1錢(水飛),銅綠1錢,麝香1字,海羊20個(另研)。
上為細末,將海羊另研為泥,就藥一處,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成之。
病輕者1丸2丸,重者3丸,未效再服。服藥法:先嚼生蔥白1大口,極爛置手心,放藥丸於蔥內裹合,以熱酒送下。暖處臥,汗出為效。
忌冰水。
返魂丹、再生丹、追命丹、延壽丹、來蘇丹、知命丸、得道丸、寸金丹(《袖珍》卷三)、延命丹、來蘇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痤瘡肺結核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癲癇瘧疾腹股溝疝氣半身不遂乳腺炎角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原發性高血壓膽囊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相同名稱方劑


奪命丹,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川烏(酒煮)4兩,蒼朮(米泔浸)4兩。 主治:中風。

奪命丹,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四。 組成:天麻2錢,白芷2錢,川烏(去皮)2錢,草烏1錢,雄黃1錢。 主治:破傷風。

奪命丹,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朱砂2兩,金箔80片,膩粉半兩,黃蠟3兩,巴豆80個(紙裹出油)。 主治:傷寒陰陽二毒衝心。

奪命丹, 出處:《産育寶慶》。 組成:附子半兩(炮,去皮臍),牡丹皮1兩,乾漆1分(搗碎,炒煙盡)。 主治:速去衣中之血。主治:胎衣不下。

奪命丹,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五。 組成:信石1錢,白礬2錢,白附子3錢,南星4錢,半夏5錢(洗)。 主治:祛痰。主治:上氣喘急,經歲咳嗽,(鼻勾)(鼻合)久不癒。

奪命丹, 出處:《麻疹全書》卷三。 組成:辰砂(擇腰面者,以紗囊盛之,用升麻、麻黃、紫草、連翹4味同入砂罐,以新汲水、桑柴火煮1日夜,取出,將砂細研,仍將藥汁去滓,飛,取末待乾,聽用)2錢,麻黃(連根節,酒蜜拌,炒焦)8分,蟬蛻(洗淨,去足)3分,紫草(酒洗)5分,紅花子3分,穿山甲(酒洗)5分,真蟾酥3分。 主治:風邪倒陷,及痘毒入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