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牛膝丸方劑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藥性相符: 川牛膝與牛膝同屬蓼科植物,藥性相近,均具有 活血通絡、利水消腫、引血下行 的功效。方劑中以川牛膝為君藥,更能發揮其 通經活絡、引血下行 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 藥效增強: 川牛膝性溫,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作用,可以 增強牛膝丸的整體療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月經不調等病症。
牛膝丸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萆薢性味甘淡,歸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牛膝丸主治腰膝疼痛、筋骨拘攣、水腫等症,萆薢可協同牛膝等藥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病症。
- 增強藥效:萆薢與牛膝兩者搭配,可增強藥效。萆薢利水消腫,可促進牛膝活血通絡、強筋健骨的功效發揮,使治療效果更佳。此外,萆薢還能降低牛膝的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
牛膝丸方劑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牛膝亦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兩者相輔相成,可加強藥效。
- 祛風濕,止疼痛:杜仲能祛風濕,止疼痛,而牛膝擅長通經活絡,消腫止痛。兩者結合,可更好地緩解因肝腎不足、風濕入絡引起的腰膝痠痛、筋骨無力等症狀。
牛膝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助牛膝補肝腎: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膀胱經,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與牛膝同用,可加強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更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2. 潤腸通便,助牛膝活血化瘀: 肉蓯蓉能潤腸通便,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配合牛膝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更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瘀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牛膝丸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散寒,通絡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通絡止痛的功效。牛膝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症見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防風可助牛膝散寒祛濕,通經活絡,緩解疼痛。
- 調和藥性: 牛膝性寒,擅長活血通絡,但容易傷陽氣。而防風性溫,可調和牛膝的寒性,避免藥性過寒,減輕對胃腸的刺激,更安全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牛膝丸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精:菟絲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固精、益精填髓的功效,可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精虧乏力等症狀。牛膝丸主治肝腎不足、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症,菟絲子的加入可增強其補腎固精之效,相輔相成。
- 滋養肝腎:菟絲子入肝腎經,能滋養肝腎,促進肝腎功能的恢復。牛膝性微寒,入肝腎經,能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兩者配合,可達到滋養肝腎、活血通絡的目的,共同改善肝腎不足所致的病症。
牛膝丸中加入白蒺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白蒺藜性平,味辛甘,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牛膝丸多用於治療肝腎不足、腰膝痠痛、筋骨拘攣等症,白蒺藜的加入可輔助牛膝疏通肝經氣血,緩解因肝氣鬱滯導致的疼痛不適。
2. 促進藥效發揮:白蒺藜能促進藥物吸收,並有利於藥效的發揮。牛膝丸中含有牛膝、杜仲等藥材,這些藥材性偏滋補,白蒺藜的加入可以起到引導藥力下行的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牛膝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牛膝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而桂枝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改善寒凝血瘀,減輕疼痛,配合牛膝活血通絡,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 調和藥性: 牛膝性寒,入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的作用,但長期服用可能損傷陽氣。桂枝性溫,可以中和牛膝的寒性,防止其過寒傷陽,使藥性更加平和,提高用藥安全性。
主治功效
牛膝丸
組成:
- 川牛膝:補益肝腎,強筋骨,調經,利水滲濕,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萆薢: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杜仲:補益肝腎,強筋骨,補氣,安胎,補腎。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 白蒺藜:補肝益腎,明目,祛風,止痛,安神。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功效:
腎臟和肝臟受損,骨頭萎縮,無法起牀,肌肉鬆弛,不能收縮和保持。
用法:
口服,每日 2~3 次,每次 6~9 克,或遵醫囑。
禁忌: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項:
- 本品性溫熱,服用過多可能導致上火。
- 服用本品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 本品可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
- 服用本品期間,應遵醫囑定期復診。
總結:
牛膝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祛風除濕等功效。臨牀上,牛膝丸常用於腎臟和肝臟受損,骨頭萎縮,無法起牀,肌肉鬆弛,不能收縮和保持等症狀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牛膝5兩(銼末),生地黃5斤。
久服延年益壽。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牛膝丸,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牛膝4兩(酒浸一宿,焙爲末),乾漆半兩(捶碎,炒煙出)。 主治:血瘕,臍腹堅脹,下痢羸瘦。
牛膝丸,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牛膝(酒浸)、萆薢、杜仲(炒去絲)、蓯蓉(酒浸)、防風、菟絲子(酒浸)、白蒺藜各等分,桂枝減半。 主治:益精緩中。主治:腎肝損,骨痿不能起於床,筋緩不能收持。
牛膝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四。 組成:牛膝3分(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木香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牽牛子2兩(微炒)。 主治:腎間冷氣留滯,腰間攻刺疼痛,不能俯仰。
牛膝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牛膝3兩,芍藥3兩,人參3兩,大黃3兩,牡丹皮2兩,甘草2兩,當歸2兩,芎藭2兩,桂心1兩,蜇蟲40枚,蠐螬40枚,蜚蠊40枚,虻蟲70枚,水蛭70枚。 主治:産後月水往來,乍多乍少,仍復不通,時時疼痛,小腹裏急,下引腰身重。
牛膝丸, 出處:《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組成:牛膝(酒浸)2兩,川芎2兩,續斷2兩,萆薢2兩,丹參(去蘆)2兩,黑狗脊(去毛)2兩,杜仲(銼,炒去絲)2兩,獨活2兩,白朮2兩,枳殼2兩,當歸2兩,白芍藥2兩,防風2兩,乾木瓜2兩,熟乾地黃2兩。 主治:風毒流註,腰腿兩腳疼重攣痛,及腎虛目見黑花。
牛膝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牛膝3兩(去苗),生乾地黃4兩,當歸1兩半(銼,微炒),桂心3兩,木香1兩,五味子2兩,肉蓯蓉3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令乾),神曲末3合(炒微黃),大麥糵2合(炒微黃),白朮1兩半,人參1兩半(去蘆頭),白茯苓2兩,檳榔1兩,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 主治:痃癖氣,不能食飲,虛乏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