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川萆薢8兩,杜仲(鹽水炒)8兩,淡蓯蓉8兩,菟絲子(酒蒸)8兩,豬腰子3只。
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打爛和糊為丸。
每服4錢,溫酒或淡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萆薢、杜仲、肉蓯蓉、菟蕬子、豬腎組成。萆薢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補腎益精的功效;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肉蓯蓉味甘、性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筋骨的功效;菟蕬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精縮尿的功效;豬腎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筋骨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強筋壯骨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強筋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補腎金剛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川萆薢8兩,杜仲(鹽水炒)8兩,淡蓯蓉8兩,菟絲子(酒蒸)8兩,豬腰子3隻。 主治:腎虛精耗,筋骨痿弱,腰膝沉重,痛不可忍,四肢無力,步履艱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