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蘭

佩蘭

PEI LAN

  • 英文名稱: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 [syn. Eupatorium chinense L. var. tripartitum Miq.; E. japonicum Thunb. var. fortunei (Turcz.) Pamp.] Fortune's Eupatorium Herb
  • 別名:水香,孩兒菊,蘭,香草,女蘭,醒頭草,燕尾香,香水蘭,石瓣,千金草,茴,蕳,蘭草,蘭澤,省頭草,大澤蘭,針尾鳳,都梁香
  • 來源:為菊科植物佩蘭的地上部分。採收和儲藏:每年可收割地上部分2-3次,在7、9月各收割1次,有些地區秋後還可收割1次。連續收割3-4年。選晴天中午收割,此時植株內含揮發油量最高,收回後立即攤曬至半乾,扎成束,放回潮,再曬至全乾。赤可曬12後,切成10長小段,曬至全乾。
  • 道地藥材:河北, 陝西,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山東,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 生長環境:路邊, , 溪邊, 灌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佩蘭的傳統功效


1. 祛暑化濕

佩蘭,性味辛涼,歸脾、胃、肝、膽經。從傳統中醫觀點來看,其辛散之性善於升發,能通行氣機,而涼性則有清熱之功。這使其在「祛暑化濕」方面獨具特色。

暑為陽邪,常夾濕而來,侵犯人體後易困阻脾胃,上蒙清竅,下擾腸道,導致氣機不暢、濕邪內蘊。佩蘭入脾胃經,能醒脾和胃,透過其辛散之性,將滯留於中焦的濕濁之邪運化、排出。對於感受暑濕之邪,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噁心、腹瀉等症狀者,佩蘭可發揮「化濕行氣」之效,使濕濁得化,氣機得暢,從而緩解症狀。

同時,其涼性與辛散相合,對暑熱感冒、暑濕泄瀉等病症有良好的清解作用。其能疏散風熱,使暑邪從表得解;又能清利濕熱,將內蘊之濕熱透過小便或排泄而清除,實為夏季祛暑除濕之佳品。

2. 平喘解熱

佩蘭,性微寒,味辛、苦,入肺、脾、腎經。其微寒之性長於清熱,辛味善於宣散,苦味能燥濕降火。佩蘭入肺經,可清肺熱而解表發熱,兼能宣降肺氣以平喘;入脾經,有助健脾化濕,減少生痰,間接協平喘;入腎經,則能補腎納氣,固本以止喘。綜合其歸經與性味,佩蘭通過清熱理肺、化痰與固本之功,達致平喘解熱之效。

3. 鎮咳祛痰

佩蘭,傳統上歸經於脾、肺,具芳香化濕、和中化濁之功。從中醫觀點而言,其鎮咳效能,乃因佩蘭芳香之性可宣發肺氣,化解濕濁對肺經的停滯與擾動,使肺氣得以下降,減少咳嗽頻率和強度。至於祛痰,佩蘭善於行氣利濕,有助於轉化體內黏稠痰飲,使其質地變稀,易於咯出。此作用亦與其醒脾化濕、使痰濕由本源消解相關,從根本上淨化呼吸道,促使痰液順暢排出。

4. 生津止渴

佩蘭性平味辛,入脾胃經。其辛味能開宣脾胃氣機,助津液上承,得以外達濡潤。脾胃乃氣血津液生化輸布之源,佩蘭入此二經,調理其功能,使津液正常生成與輸布,自然能滋潤口咽,生津止渴。此乃其辛散之性與入脾胃之功,協同作用,使機體津液得充,渴象自消。

5. 調經

佩蘭,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中醫調經功效,主要體現於其溫經通絡之性,能改善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促進經血順暢排出。其辛溫特點可溫暖子宮,有助於散寒止痛,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經期不適。此外,佩蘭兼具理氣化濕之功,能調理氣滯或濕邪內阻所引發的月經不調,使氣機條暢,濕邪得化,進而達到調經止痛,使月經規律的目的。

6. 芳香化濕

佩蘭辛散芳香,歸脾胃經。其所含揮發性芳香油,使其具芳香化濕之效。濕邪黏膩重滯,易困阻脾胃氣機,佩蘭之芳香能透達表裡,宣化濕濁,猶如芳香開竅,將黏滯之濕邪化解排出。濕去則脾胃氣機暢達,故能闢穢和中,治療暑濕困脾所致之頭痛、胸悶、腹脹、嘔吐、泄瀉諸症。

7. 燥濕

佩蘭芳香化濕,善治濕溫病、濕熱內阻諸症。其能清解暑濕,辟穢化濁,尤適用於口甜黏膩、多涎、腐臭口氣等中焦濕熱證。針對內蘊濕邪所致頭脹、胸悶、胃呆,佩蘭亦能和中化濕,暢達氣機。其燥濕功效亦廣泛應用於解除暑月濕困。

佩蘭的古代典籍


佩蘭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佩蘭(Perilla frutescens)揮發油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出卓越的抗氧化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包含多種萜類化合物,能有效清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特別是活性氧自由基(ROS),從而顯著降低氧化應激水平。科學分析顯示,佩蘭揮發油不僅能直接提供電子以中和自由基,還能誘導或提升細胞內源性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及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的活性與表達,強化機體對抗氧化的防禦能力。

此綜合性的抗氧化機制有助於保護細胞膜、蛋白質和DNA等關鍵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損傷,維持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這正解釋了佩蘭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輔助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基礎,因為這些疾病的病理進程均與慢性氧化應激及自由基損傷密切相關。佩蘭揮發油通過減少氧化損傷,延緩了這些疾病的發展與惡化。

2. 抗菌抗炎

佩蘭之抗菌抗炎功效主要歸因於其獨特揮發油成分,包含類萜類、苯丙素類等活性化合物。現代藥理研究指出,佩蘭揮發油對多種常見致病菌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包括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細菌。其抗菌機制可能涉及破壞細菌細胞膜完整性,導致細胞內容物溢出,並抑制細菌關鍵酶的活性,從而阻礙細菌生長與繁殖。

在抗炎方面,佩蘭及其有效成分能透過多途徑發揮作用。研究顯示,它能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的釋放,減少炎症介質(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的生成,並可能透過調控NF-κB等炎症信號通路,來下調炎症反應。此外,其抗氧化特性亦有助於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引起的炎症損害。這些現代藥理學發現,為佩蘭在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胃炎等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的傳統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3. 降血糖

佩蘭之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其具顯著降血糖作用。其機制主要涉及兩方面:首先,佩蘭能有效增強細胞對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從而提升機體利用內源性或外源性胰島素的效率,促進葡萄糖的轉運與代謝。其次,它能抑制肝臟中糖原分解過程,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進而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此外,針對高血糖症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佩蘭亦展現出多重益處。它有助於改善脂質代謝紊亂,通過降低血脂來管理相關的心血管風險。同時,其抗氧化特性可有效減輕因高血糖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害。佩蘭的抗炎作用則能緩解糖尿病相關的慢性炎症狀態。實驗研究尤其值得關注,有報告指出佩蘭提取物能顯著降低糖尿病動物模型(如大鼠)的血糖水平,並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現象,同時降低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印證了其在血糖調控及併發症防治上的潛力。

佩蘭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0g;鮮品可用15-20g.

佩蘭的炮製


  • 揀淨雜質
  • 用水洗淨
  • 撈出
  • 稍潤
  • 除去殘根
  • 切段
  • 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佩蘭注意事項重點

  1. 陰虛者忌服:佩蘭性溫,陰虛者服後易耗傷津液,加重陰虛症狀。
  2. 氣虛者忌服:《得配本草》記載:「胃氣虛者禁用。」氣虛者服用佩蘭後,容易損耗氣血,加重氣虛症狀。

佩蘭相關的方劑


佩蘭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胰臟炎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月經不調腹痛胸悶脹頭痛嘔吐頭脹痛口臭腹瀉瘧疾急性支氣管炎糖尿胎動不安感冒腸炎動脈糖尿病痢疾黃疸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炎咳嗽

佩蘭含有的化學成分


對-聚傘花素(p-cymene), 乙酸橙醇酯(neryl acetate), 百里香酚甲醚(Thymol methyl ether), 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 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yl acetate), 蒲公英甾醇棕櫚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 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 β-香樹脂醇棕櫚酸酯(β-Amyrin palmitate), 豆甾醇(Stigma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二十八醇(octacosanol), 棕櫚酸(Palmitic acid), 延胡索酸(Fumaric acid), 琥珀酸(succinic acid), 甘露醇(Mannitol), 寧德洛菲鹼(lindelofine), 仰臥天芥菜鹼(Supinine), 澤蘭內酯(Eupatolide), 臺灣澤蘭內酯(Eupaformonin), 4-羥基-2-羥甲基-2-丁烯酰臺灣澤蘭內酯(eupaformosa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