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芎芷透毒湯

XIONG ZHI TOU DU TANG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胃經 22%
心經 20%
脾經 14%
肺經 14%
肝經 11%
膽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痘證熱逾3日,應現而不現,因穢觸所致者。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性味辛、溫。主治活血祛瘀;行氣開鬱;祛風止痛。用於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腥痛、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佩蘭性味辛、平。主要功效解暑化濕;闢穢和中。主感受暑濕;寒熱頭痛;濕潤內蘊;脘痞不飢;惡心嘔吐;口中甜膩;消洵

藿香性味辛、性微溫。主治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紫草性苦、寒。主治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金銀花性甘、寒。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於癰腫疔瘡、外感風熱、子宮頸糜爛、蕁麻疹、熱毒血痢、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等症。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水菖蒲性味辛,苦,溫。主治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用於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洩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紅花性味辛、溫。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產後瘀阻腹痛、關節疼痛、中風偏竣、斑疹。

綠豆性味甘、寒。主治清熱解毒、消暑。 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 可解附子、巴豆毒。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芎芷透毒湯, 出處:《顧氏醫徑》卷五。 組成:川芎、佩蘭、藿香、紫草、銀花燈芯、白芷、菖蒲、木香、紅花、綠豆、生草。 主治:痘證熱逾3日,應現而不現,因穢觸所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集芳散

相似度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