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鮮佩蘭露方劑中包含佩蘭,是基於佩蘭的藥性與功效,與方劑主治病症相契合。
佩蘭性辛、微苦,涼。具有清暑化濕、止咳化痰、健脾開胃的功效。其鮮品藥力更強,能有效清熱解暑,化解濕邪,特別適用於暑濕兼夾,或濕熱蘊蒸所致的症狀。
而鮮佩蘭露主治暑濕感冒,症狀為發熱、頭痛、身重、脘悶、口渴、納呆、舌苔白膩等。佩蘭的清熱化濕、止咳化痰功效,可以有效緩解上述症狀,達到清暑解表、化濕止咳的目的。因此,佩蘭是鮮佩蘭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鮮佩蘭露為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與應用解析如下:
一、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暑濕頭暈」,屬夏季外感證候。暑邪夾濕,易壅滯肌表、蒙蔽清竅,致頭面昏沉、胸悶不舒。鮮佩蘭氣味芳香,古醫籍載其「醒脾開胃,宣暑濁之邪」(《本草綱目》),能透散表邪、化濕醒脾,針對暑濕鬱蒸之病理特點,達到「辟穢疏表」之效。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單方精專之力
- 鮮佩蘭用至一斤,取其新鮮草本揮發油含量高,香竄化濕之力勝於乾品。經蒸溜法萃露,濃縮芳香精微,既避煎煮損耗藥性,又順應「治上焦如羽」之則,輕清透邪。
- 蒸露後劑量減半(吊成二斤),實為濃縮有效成分,每服四兩即含高比例揮發性物質,直趨上焦,速解頭目昏脹。
治法與藥性相合
- 暑濕為患,當「芳香化濁,輕清透泄」。佩蘭性辛平,《神農本草經》謂其「主利水道,殺蠱毒」,其香能醒脾運濕,辛可透表發越,使濕邪從肌表與小便分消。
- 蒸露法尤擅截取藥物輕揚之性,類同「濕蒸上騰」之自然現象,暗合「暑多挾濕」的病機特點,以露之形態引藥上行頭目。
服用方法深意
「隔水溫服」既保露劑清涼之性助散暑熱,又防寒涼冰伏濕邪。與直接用鮮藥榨汁相比,蒸露去其滓穢,藥力純和,更宜暑濕之證需反覆頻服的特點。
此方體現「單方簡效,因勢利導」的治療思路,以鮮藥特殊製法,針對暑濕穢濁的病理核心,藥專力宏而無峻烈之弊。
傳統服藥法
鮮佩蘭1斤。
辟穢疏表。
用蒸氣蒸溜法,每斤吊成露2斤。
每用4兩,隔水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鮮佩蘭露,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鮮佩蘭1斤。 主治:闢穢疏表。主治:暑濕頭暈。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