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疳丸
WU G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疳丸方劑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五疳症常伴隨脾胃氣虛、濕阻中焦等症狀,橘皮能疏理脾胃氣機,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
- 止嘔止瀉:橘皮能降逆止嘔,對於五疳症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外,橘皮還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阻所致的腹瀉也有幫助。
總之,橘皮在五疳丸方劑中起到理氣健脾、止嘔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五疳症的症狀。
五疳丸中包含蟾蜍,主要源於其藥性與功效:
- 解毒消疳:蟾蜍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解毒消腫、利水消疳之功效。其毒性可殺滅寄生蟲,抑制細菌病毒,對治療因蟲積、食積、疳積等原因導致的五疳病症有效。
- 活血化瘀:蟾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從而改善五疳病症所導致的營養不良、面色蒼白、腹脹等症狀。
因此,五疳丸中加入蟾蜍,是為了發揮其解毒消疳、活血化瘀的功效,治療五疳病症。
五疳丸中包含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食健脾: 雞內金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飲食積滯所致,雞內金可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改善五疳症狀。
- 助藥力: 雞內金本身並非主藥,但它能起到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的效果。五疳丸中往往還包含其他健脾消食、清熱解毒的藥材,雞內金可以促進這些藥材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
五疳丸方劑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五疳病症常伴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積食停滯等症狀,山楂可以幫助消解積滯,改善消化功能。
- 活血化瘀: 五疳病症有時伴有血瘀阻滯,影響氣血運行。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輔助治療五疳。
五疳丸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消食: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止嘔之功。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麥芽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緩解五疳症狀。
- 化積導滯:麥芽能化積消食,對於積滯不消所致的腹脹、腹痛、厭食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五疳病症常伴有食積不化,麥芽能化解積滯,幫助恢復脾胃功能,促進病體康復。
五疳丸中包含萊菔子,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消食化積: 萊菔子性味辛溫,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對於脾胃積滯所致的五疳症狀,如腹脹、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健脾開胃: 萊菔子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改善五疳患者的營養不良狀況。
總之,萊菔子在五疳丸中起到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輔助治療五疳症,改善患兒的體質。
五疳丸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五疳病症常伴有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的情況,紅花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起到消腫止痛、改善病症的作用。
- 溫陽散寒: 五疳病症中,部分類型與脾胃陽氣不足、寒濕凝滯有關。紅花溫陽散寒,能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恢復臟腑功能,改善病症。
五疳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導致消化不良、營養缺乏,白朮能補益脾胃,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營養狀態。
- 固護中焦:五疳病症多伴隨脾胃虛弱,中焦氣虛,白朮能固護中焦,防止脾氣下陷,避免病情加重。同時,白朮還有燥濕利水之功效,能改善脾胃濕困,有助於消除五疳病症。
因此,白朮是五疳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脾益氣、固護中焦的功效能有效改善五疳病症,促進病兒恢復健康。
五疳丸中包含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氣健脾: 黨參性味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之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致,黨參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扶正祛邪: 黨參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病邪侵襲。五疳病症常伴隨體質虛弱,易受外邪侵害,黨參能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病症的康復。
五疳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五疳症多因脾胃虛弱,濕邪內阻所致,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消退脾胃濕熱,改善消化不良,增強食慾。
二、寧心安神: 茯苓亦能寧心安神,對於五疳症患者常伴有的心神不寧、夜啼、驚悸等症狀,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恢復正常睡眠,促進身體恢復。
五疳丸中加入蕪荑,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驅蟲止癢:蕪荑性寒,味苦,具有驅蟲止癢的功效。五疳病症中,常伴有蟲積腹痛、皮膚瘙癢等症狀,蕪荑可以有效清除腸道寄生蟲,緩解瘙癢症狀。
2. 清熱解毒:蕪荑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導致的五疳病症。其能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緩解五疳病症的熱毒症狀。
綜上所述,蕪荑在五疳丸方劑中,發揮驅蟲止癢和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五疳病症。
五疳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脾益氣: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生津的功效。五疳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山藥能健脾益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五疳症狀。
- 固腎止瀉:山藥同時兼具固腎止瀉的作用。五疳患者常伴有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山藥能固腎止瀉,緩解腹瀉症狀,改善消化功能,進一步增強體質。
總之,山藥在五疳丸中起著補脾益氣、固腎止瀉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五疳症狀,恢復患者健康。
五疳丸中加入蒼朮,主要考量其 燥濕健脾 的功效。
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濕邪內蘊而起。蒼朮味辛性溫,善於燥濕健脾,能祛除脾胃濕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此外,蒼朮亦具 祛風除濕 之效,有助於清除體內風濕邪氣,進一步改善脾胃運化,達到治療五疳的目的。
五疳丸方中加入木香,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有助於治療疳積:
一、健脾消食: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健脾開胃。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疳積,木香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二、理氣止痛:木香亦有理氣止痛之效,可緩解因脾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對於因食積不化、氣機阻滯而引起的疳積,木香可疏肝理氣,通暢氣機,改善腹痛、腹脹等不適。
五疳丸中包含檳榔,主要是由於其具有消積化滯的功效。檳榔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其主要作用為:
- 消食積: 檳榔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消食積滯,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
- 驅蟲: 檳榔具有驅蟲作用,能殺滅腸道寄生蟲,治療蟲積腹痛、腹瀉等症狀。
五疳丸通常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疳積等症狀,而檳榔的消積化滯作用正好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五疳丸方劑中加入三稜,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積化滯: 三稜味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消積化瘀、行氣止痛之效。五疳病症常伴隨飲食積滯、脾胃不和,三稜能幫助消化積食,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 活血化瘀: 三稜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五疳病症中,部分類型可能伴隨血瘀阻滯,三稜能幫助活血化瘀,改善病症。
總之,三稜在五疳丸中,發揮消積化滯、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助於治療五疳病症,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和氣血運行。
五疳丸中加入莪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消食導滯: 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行氣止痛之效。五疳病症多與脾胃積滯有關,莪朮可助消化,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緩解五疳症狀。
- 活血化瘀: 莪朮還能活血化瘀,對於五疳病症中伴隨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五疳丸方中包含使君子,主要原因如下:
- 驅蟲作用: 使君子性溫味甘,具有良好的驅蟲功效,尤其對於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有顯著療效。五疳病症中,常伴有蟲積腹痛,使君子能有效驅除寄生蟲,改善腸道環境,緩解病症。
- 健脾消食: 使君子亦具有健脾消食之效,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對於五疳病症中常見的脾胃虛弱、食積不消等問題,能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
五疳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消食: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溫中散寒之效。五疳常伴隨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砂仁能幫助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止嘔降逆:砂仁能降逆止嘔,對於五疳所致的嘔吐、反胃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五疳丸中加入砂仁,不僅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更能改善嘔吐等症狀,達到治療五疳的功效。
五疳丸中加入胡黃連,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 和 止瀉 的功效。
胡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五疳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所致,出現腹痛、腹瀉、消瘦等症狀。胡黃連可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緩解濕熱對脾胃的損傷,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從而達到治療五疳的目的。
五疳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積化滯:青皮性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積滯、飲食不節所致,青皮可幫助消食導滯,改善脾胃功能,緩解疳積症狀。
- 疏肝理氣:青皮還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五疳病症中,肝氣鬱結也是常見的病因,青皮可起到疏肝理氣,協調脾胃的作用。
總之,五疳丸中加入青皮,是為了消積化滯、疏肝理氣,以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五疳丸中包含夜明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益精:夜明砂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清肝明目的功效。五疳多因脾胃虛弱、腎氣不足而引起,夜明砂能補益腎氣,改善脾胃運化,從根本上治療五疳。
二、 退翳明目:夜明砂有清肝明目之效,能退翳明目,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五疳患者常伴有眼部疾患,夜明砂能改善眼部狀況,促進視力恢復。
總之,夜明砂在五疳丸中發揮著補腎益精、退翳明目的作用,是治療五疳的重要藥材之一。
五疳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消積化滯: 枳實味苦性寒,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散結之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積滯、氣機阻滯所致,枳實可幫助消解積滯,通暢氣機,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 清熱解毒: 枳實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五疳病症中,部分病症可能伴隨發熱、口苦、咽乾等熱毒症狀,枳實可清熱解毒,緩解這些症狀。
因此,五疳丸中加入枳實,可起到消積化滯、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五疳病症。
五疳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積熱,或濕熱蘊積所致,而黃連可以清熱瀉火,消除積熱,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治療五疳的目的。
- 抑菌止瀉: 黃連還具有抑菌止瀉的作用,可以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減少腸道菌羣失衡所引發的腹瀉、嘔吐等症狀。五疳病症中常伴有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黃連的抑菌止瀉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促進患兒康復。
五疳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和胃,消食化積: 神麴為麥芽經酒麴發酵製成,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功效。五疳症多因脾胃虛弱,飲食積滯所致,神麴可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從根本上解決疳積問題。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神麴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五疳症引起的腹痛、腹脹、肢體酸軟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五疳丸中加入神麴,可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以及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雙重功效,有助於改善五疳症的症狀。
五疳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 疏肝理氣: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五疳多因脾胃虛弱、肝氣鬱結所致,香附可疏解肝氣鬱滯,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燥濕健脾: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燥濕健脾功效,可消除脾胃濕熱,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從而有助於治療五疳所致的消瘦、腹瀉等症狀。
五疳丸方劑中加入龍膽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龍膽草性寒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五疳病症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所致,龍膽草可清熱瀉火,燥濕止瀉,改善濕熱內蘊的症狀。
- 解毒消腫:龍膽草亦具解毒消腫之效。五疳病症常伴有口瘡、舌苔厚膩等症狀,龍膽草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口瘡等症狀。
五疳丸方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和中:五疳病症常伴有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的表現,柴胡善於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並能理氣和中,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從而改善五疳症狀。
- 清熱解毒,退熱止痛:五疳病症也常伴有發熱、疼痛等症狀,柴胡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退熱止痛,緩解五疳病症帶來的不適。
總而言之,柴胡在五疳丸方中發揮著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五疳病症的根本原因,達到治療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疳丸」
中藥方劑「五疳丸」,主要成分是:橘皮、蟾蜍、雞內金、山楂、麥芽、萊菔子、紅花、白朮、黨參、茯苓、蕪荑、山藥、蒼朮、木香、檳榔、三稜、莪朮、使君子、砂仁、胡黃連、青皮、夜明砂、枳實、黃連、神麴、香附、龍膽草、柴胡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雞內金:**消食化積、澀精止遺、止咳化痰、利水滲濕、理氣行氣、健脾胃。
**萊菔子:**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
**龍膽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使君子:**驅蟲殺蟲、健脾胃、消食化積。
**香附:**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胡黃連:**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燥濕和清熱利濕。
**蟾蜍:**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消腫及驅蟲殺蟲。
總結:
中藥方劑「五疳丸」,主要成分是:橘皮,蟾蜍,雞內金,山楂,麥芽,萊菔子,紅花,白朮,黨參,茯苓,蕪荑,山藥,蒼朮,木香,檳榔,三稜,莪朮,使君子,砂仁,胡黃連,青皮,夜明砂,枳實,黃連,神麴,香附,龍膽草,柴胡,主治功效是:嬰幼兒因缺乏營養而引起的五種疾病,導致潮熱、積聚、痞塊,肚子大而青筋明顯,臉色發黃、身體消瘦。
傳統服藥法
青黛(細研) 1分,雄黃(細研) 1分,麝香(細研) 1分,蘆薈(細研) 1分,熊膽(研入) 1分,胡黃連1分,黃連(去須) 1分,龍膽(去蘆頭) 1分,苦楝根1分,白鱔魚(炙令焦黃) 1分,蝦蟆灰1分,蝸牛(炒令微黃) 1分,夜明砂(微炒) 1分,蟾頭1枚(炙令黃焦),五倍子1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 1分,天漿子(內有物者,微炒)1分。上為末,都研令勻,用粳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疳丸有清熱化痰、消積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五疳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疳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二。 組成:川楝子、川芎各等分。 主治:小兒一切諸疳。
五疳丸, 出處:《文堂集驗方》卷三。 組成:羊肝1具(竹刀切片,新瓦上焙乾),海螵蛸2兩(醋浸炒黃),白米5錢(炒)。 主治:一切疳疾,肚大筋青,口舌生瘡。
五疳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四。 組成:綠礬(成塊者,燒通赤取出)1兩,密陀僧(燒赤取出)1兩,夜明砂(燒過)2兩半。 主治:常服退黃化蟲。主治:小兒疳瘦面黃,眼澀羞明,好吃泥土,乳食不消化。
五疳丸, 出處:《慈幼新書》卷十。 組成:乾蟾1隻(置新瓦上,實以土,煉存性),連翹(微炒)2兩,青皮2兩,莪朮2兩,三棱2兩,枳實(俱醋炒)2兩,川黃連2兩,胡黃連2兩,蘆薈2兩,丹皮2兩,白蕪荑仁2兩,桔梗2兩,茯苓3錢,神曲(炒)3錢,澤瀉(炒)3錢,白朮(土炒)3錢,木香1錢5分。 主治:疳積。
五疳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青黛(細研)1分,雄黃(細研)1分,麝香(細研)1分,蘆薈(細研)1分,熊膽(研入)1分,胡黃連1分,黃連(去須)1分,龍膽(去蘆頭)1分,苦楝根1分,白鳝魚(炙令焦黃)1分,蝦蟆灰1分,蝸牛(炒令微黃)1分,夜明砂(微炒)1分,蟾頭1枚(炙令黃焦),五倍子1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分,天漿子(內有物者,微炒)1分。 主治:小兒五疳,乳食不養肌膚,心腹脹滿,或時下痢。壯熱昏沉,眼澀口乾,愛吃生冷,毛發乾豎,揉鼻多嚏,日漸羸瘦。
五疳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橘皮1兩5錢,乾蟾(燒)6兩5錢,雞內金(炒)3兩,山楂1兩6錢,麥芽(炒)1兩5錢,萊菔子(炒)1兩6錢,水紅花子(炒)1兩6錢,白朮(炒)1兩6錢,黨參(去蘆)1兩6錢,茯苓1兩6錢,蕪荑1兩4錢,山藥1兩6錢,蒼朮(炒)1兩4錢,木香1兩4錢,檳榔1兩4錢,三棱(炒)1兩4錢,莪朮(炙)1兩4錢,使君子1兩,砂仁1兩2錢,胡連1兩2錢,青皮(炒)1兩2錢,夜明砂1兩2錢,枳實(炒)1兩2錢,黃連1兩,神曲(炒)1兩,建曲1兩,香附(炙)1兩,膽草1兩,柴胡1兩。 主治:消疳磨積,和胃健脾。主治:小兒五疳潮熱,積聚痞塊,肚大青筋,面黃肌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