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真丸

BU ZH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腎經 16%
肺經 13%
胃經 13%
肝經 12%
心經 9%
大腸經 7%
三焦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2%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補真丸方劑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補真丸常用於治療脾虛濕困,痰濕內阻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狀,厚朴在此起到疏散痰濕,通暢氣道的作用。
  2. 行氣止痛: 厚朴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以緩解氣機鬱滯所致的胸悶、腹脹、脘腹疼痛等症狀。補真丸中加入厚朴,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理氣止痛的效果。

補真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可祛除脾胃濕邪,促進脾胃運化,增強脾胃吸收營養的能力,從而達到補益脾腎,益氣固本的效果。
  2. 升清降濁: 蒼朮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可以將脾胃中的濕濁之氣向上升發,排出體外,並將清陽之氣下降,滋養脾腎,有助於改善脾腎虧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因此,蒼朮在補真丸中起到燥濕健脾、升清降濁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

補真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的功效。補真丸多用於脾胃虛寒、氣血不足之症,生薑可溫暖脾胃,助藥力行氣止嘔,提升藥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生薑能調和藥性,促進藥物吸收,使藥物更易發揮作用。有些藥材性寒,加入生薑可緩解其寒性,使藥性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提高藥效。

補真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和中之功效。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作用可以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有緩解作用。同時,橘皮還能和中開胃,有助於促進脾胃功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

在補真丸中加入橘皮,不僅可以輔助其他藥材補益氣血,更能避免藥物過於滋膩,避免產生痰濕等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補真丸中加入鱉甲,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滋陰潛陽: 鱉甲味甘鹹,性涼,入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潛陽止汗的功效。補真丸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盜汗、虛熱、失眠等症,鱉甲的滋陰潛陽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達到陰陽平衡。

2.軟堅散結: 鱉甲還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對於一些因氣滯血瘀而引起的腫塊、結節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補真丸中加入鱉甲,可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消腫散結的效果。

補真丸中加入白酒,主要是因為白酒具有以下功效:

  1. 活血通絡:白酒性溫,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地運行於經絡,達到治療目的。
  2. 引藥入藥:白酒能引導藥性深入臟腑,使藥物更易吸收,提高藥效。

白酒在補真丸中以少量添加,並非直接飲用,而是作為藥引,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不可自行添加或替代其他成分。

補真丸中加入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藥效:醋性酸,能使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提高藥效。例如,醋能使熟地黃的滋陰補血功效更顯著,並能緩解熟地黃的燥性。
  2. 調節藥性:醋能使藥材性味發生變化,例如,醋能使辛辣的藥材性味偏溫,使寒涼的藥材性味偏平,從而更加適合患者的體質。

補真丸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生津: 石斛性味甘寒,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的功效。補真丸多用於治療陰虛津虧、口乾舌燥、胃陰不足等症,石斛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滋陰生津、潤燥止渴的作用。
  2. 益胃健脾: 石斛不僅滋陰,還能益胃健脾。補真丸中常搭配其他補氣健脾藥物,石斛與之相配,可加強補氣健脾之效,使脾胃功能恢復,從而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機體的整體狀態。

補真丸方劑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降逆: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補真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丁香可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改善脾胃功能。
  2. 行氣止痛:丁香亦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寒邪阻滯等症狀。補真丸中加入丁香,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行氣止痛的作用,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

補真丸中包含肉蓯蓉,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性與功效。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益氣養血等功效。補真丸作為補腎益精、滋陰壯陽的方劑,選用肉蓯蓉,正是利用其補腎壯陽之效,以增強藥效。

同時,肉蓯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避免補腎藥物過於燥熱,有助於維持體內陰陽平衡,提高藥效的安全性。

補真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行氣止痛之效,能疏肝理氣,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而燥濕健脾的功效,則有助於消除脾胃濕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腹瀉等問題。

因此,在補真丸中加入木香,不僅能增強補益功效,還能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吸收,進而提高整體療效。

補真丸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巴戟天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固髓之效。補真丸作為補腎益精的方劑,巴戟天可增強其補腎固本之功效,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泄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巴戟天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對於腎虛水腫者亦有一定療效。補真丸中加入巴戟天,可加強其利水消腫的功效,改善腎虛引起的浮腫現象。

補真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改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月經不調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當歸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緩解陰虛內熱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此,補真丸中加入當歸,可有效地改善氣血不足、滋陰潤燥等問題,達到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目的。

補真丸方劑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脾止嘔: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理氣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內阻導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草荳蔻能起到溫脾散寒、止嘔的效果。
  2. 行氣消脹:草荳蔻具有行氣消脹的作用,可幫助緩解因脾胃虛弱、氣滯不通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補真丸方劑中加入草荳蔻,可以溫脾止嘔、行氣消脹,進一步增強補益脾腎、固精止遺的功效。

補真丸中加入訶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收斂固澀: 訶子味酸澀,性收斂,能固澀腸胃,止瀉止痢,對於脾胃虛弱、久瀉不止、便溏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生津潤燥: 訶子性寒,入肺、脾、大腸經,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對於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祕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補真丸中加入訶子,能夠起到收斂固澀、生津潤燥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補真丸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溫陽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

  • 溫陽補腎:肉桂性熱,入腎經,能溫煦腎陽,改善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 散寒止痛:肉桂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腎經引起的腰痛、腹痛等。

因此,在補真丸的組成中加入肉桂,能起到溫腎陽、散寒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陽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補真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固精,其組成中包含五味子,這是基於五味子的獨特藥性。首先,五味子的主要功效是補腎、養陰、安神,對於腎虛導致的症狀,如疲憊、記憶力下降等,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此外,五味子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提高整體的免疫力,進一步增強腎臟的生理功能。

其次,五味子的酸味特性也能夠幫助固精和收斂,這對於補真丸的治療目標至關重要。它可以增強補真丸中其他組成藥材的效果,形成協同作用。此外,五味子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上品",能夠平衡方劑的藥性,避免其他藥材的過度刺激,從而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平衡,提升病人對治療的耐受性。因此,五味子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補真丸的補腎效果,也使整體方劑更加完整與和諧。

補真丸中加入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積導滯: 檳榔味苦性溫,入胃經,能消食積、導滯氣,對於脾胃虛弱、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 檳榔具行氣止痛之效,可舒緩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胸悶等症狀。

補真丸通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狀,而檳榔的加入可以幫助促進消化,排除積滯,達到改善脾胃功能的目的。

補真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補真丸以補腎為主,山茱萸能有效提升腎氣,改善腎虛所致的遺精、早洩等問題。
  2. 滋陰養血:山茱萸還具有滋陰養血之功,能緩解腎陰不足所引起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等症狀。補真丸多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各種病症,加入山茱萸可有效補充腎陰,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補真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補腎壯骨之功效。

杜仲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其藥理研究表明,杜仲含有豐富的杜仲膠、生物鹼等成分,具有抗疲勞、提高免疫力、保護腎臟等作用。

對於補真丸所針對的腎虛腰痠、筋骨無力等症狀,杜仲可以起到補腎壯骨、強健筋骨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有助於患者恢復體力、改善症狀。

補真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補骨脂,這是因為補骨脂擁有強健腎陽的特性,能夠有效協助補充人體所需的陽氣。中醫理論認為,腎主藏精,精為生命之本,腎陽虛則容易出現疲倦、畏寒、陽痿等症狀。而補骨脂性溫,有助於溫補腎陽,促進氣血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活力。

此外,補骨脂還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揮發油、甾醇等,這些成分可以抗氧化,促進新陳代謝,對於提高免疫力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皆有益處。因此,在補真丸的配方中添加補骨脂,不僅強化了其補腎的效果,還能提高方劑的綜合療效,使其更全面地滿足患者的需求。總之,補骨脂的加入是補真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補真丸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本:人參為補氣之要藥,性溫味甘,入脾肺經,能益氣補脾,生津止渴,扶正祛邪。補真丸多用於氣虛體弱,脾胃不健等症,人參可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改善臟腑功能,從而達到補虛固本之效。
  2. 調和藥性:補真丸中常包含其他藥物,人參能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熱,使藥效更為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補真丸方劑中使用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提升人體正氣,抵禦外邪入侵。補真丸常用於治療氣虛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狀,而黃耆正是補氣固表藥材的代表。
  2. 益氣生津: 黃耆能益氣生津,改善氣虛導致的津液不足、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全面提升患者體質,增強抵抗力。

補真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溫陽補火、回陽救逆之功。對於腎陽虛寒、陽氣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症,附子可溫補腎陽,改善陽氣虛衰之症。
  2. 助藥力: 補真丸中多含有滋陰補腎的藥物,如熟地黃、山藥等,附子可起到溫陽助藥力,使藥物更容易被吸收,提高藥效。同時,附子還能減緩補腎藥物可能帶來的寒涼之弊,使藥物溫和地補腎,避免出現副作用。

補真丸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退熱除煩的功效。補真丸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氣滯血瘀等症狀,柴胡可以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促進血行,緩解胸悶、脅痛、心煩等症狀。
  2. 升舉陽氣: 柴胡具有升舉陽氣的作用,可以提振機體正氣,改善氣虛所致的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等症狀。補真丸中加入柴胡,可以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提升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達到補益脾腎,扶正祛邪的效果。

補真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溼、寧心安神的作用。補真丸多用於脾虛溼盛所致的諸症,茯苓可健脾燥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強補益效果。
  2. 利水滲溼: 茯苓還能利水滲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溼邪對身體的損害。補真丸中常搭配其他利水滲溼藥物,如澤瀉、豬苓等,共同發揮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補真丸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腎助陽: 沉香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補腎氣,有助於改善腎虛陽衰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2. 行氣止痛: 沉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胸悶等症狀。

因此,補真丸中加入沉香,旨在溫腎助陽,行氣止痛,以達到補腎壯陽、調和氣血的效果。

主治功效


補真丸

組成:

  • 厚朴:12g
  • 蒼朮:12g
  • 生薑:12g
  • 橘皮:9g
  • 鱉甲:9g
  • 白酒:9g
  • 醋:9g
  • 石斛:9g
  • 丁香:6g
  • 肉蓯蓉:6g
  • 木香:6g
  • 巴戟天:6g
  • 當歸:6g
  • 草荳蔻:6g
  • 訶子:6g
  • 肉桂:3g
  • 五味子:3g
  • 檳榔:3g
  • 山茱萸:3g
  • 杜仲:3g
  • 補骨脂:3g
  • 人參:3g
  • 黃耆:3g
  • 附子:3g
  • 柴胡:3g
  • 茯苓:3g
  • 沉香:1.5g

主治功效:

脾臟虛寒,身體四肢無力,吃不下東西,胸口和肚子脹滿,有時會拉肚子,盜汗,身體虛弱,面色蒼白,精神不振。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2.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3.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4.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5.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6.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7.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8. **沉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9.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0.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11.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12.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3.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14.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15.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16.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7.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8.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19.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20.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21.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22. **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23.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24.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25. **白酒:**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消腫散結、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中健脾、助消化、散寒除濕、活血通絡、開胃消食、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吸收、殺菌消毒、抑制腸道有害菌生長、緩解消化不良、食積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26. **醋:**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胃、補血養肝、消食開胃、收斂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27. **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補真丸」,具有補益氣血、健脾胃、溫陽散寒、化痰止咳、止瀉固精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臟虛寒、身體四肢無力、吃不下東西、胸口和肚子脹滿、有時會拉肚子、盜汗、身體虛弱、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末,將一半用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一半作散,米飲調下,或煮羊肝,每具用藥10錢匕,鹽花、白漿水煮熟,空心服之。
《普濟方》有吳茱萸五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脾腎、益氣健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肺結核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二尖瓣狹窄嘔吐暈眩噯氣胃腸脹氣夜間盜汗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補真丸,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三六引《幼科全書》。 組成:當歸5分,人參5分,橘紅5分,白朮5分,白茯苓3錢,麥門冬3錢,黃耆(蜜炙)7錢,粉草2錢(炙),木香2分,柴胡2分。 主治:小兒痰飲爲患,嘔吐惡心,頭眩短氣,中脘不快,發爲寒熱,或因生冷傷脾。

補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組成: 補真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組成:肉蓯蓉半斤(酒浸1宿,去皴皮,切,焙,爲末),菟絲子(酒浸1宿,淨洗,焙,搗末)。主治:壯元氣,益精髓,潤髭須,久服無暴性。 。 主治:壯元氣,益精髓,潤髭須,久服無暴性。

補真丸, 出處:《外科理例》卷六。 組成:肉蓯蓉(酒浸,焙)5錢,葫蘆巴(炒)5錢,附子(炮,去皮)5錢,陽起石(煨)5錢,鹿茸(酒浸,焙)5錢,菟絲子(淨洗,酒浸)5錢,肉豆蔻(面裹,煨)5錢,川烏(炮,去皮)5錢,五味子5錢。 主治:房勞過度,真陽虛憊,或元稟不足,不能上蒸,中州不運,致飲食不進。

補真丸, 出處:《濟生》卷一。 組成:葫蘆巴(炒)半兩,附子(炮,去皮臍)半兩,陽起石(煅)半兩,川烏(炮,去皮)半兩,菟絲子(淘淨,酒蒸)半兩,沉香(不見火,别研)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肉蓯蓉(酒浸,焙)半兩,五味子半兩,鹿茸(去毛,酒蒸,焙)1兩,川巴戟(去心)1兩,鍾乳粉1兩。 主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胸膈痞悶,吞酸噯腐,食反不化。

補真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六。 組成: 補真丸(《聖濟總錄》卷一八六。)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六。組成:茴香子(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巴戟天(去心)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補骨脂(炒)半兩,青鹽(研)半兩,牛膝(去苗,酒浸1宿,切,焙乾)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取紅)1兩。主治:補元氣,壯筋骨,明目駐顔。 。 主治:補元氣,壯筋骨,明目駐顔。

補真丸, 出處:《傳家秘寶》卷下。 組成:厚朴(去粗皮)4兩,蒼朮(淨刮去黑皮)4兩(二味用大棗1斤半、生薑2斤,細切,同入大鍋,以漿水煮1日,耗更添之,慢火泣盡水脈,焙乾用),陳橘皮(湯浸,去瓤)2兩,鱉甲1兩(小便、酒、醋各1升,同煮1日了,更將汁塗炙了,焙乾),石斛(去根)2兩,丁香2兩,肉蓯蓉(酒浸、切,焙)2兩,木香2兩,巴戟天(去心)2兩,當歸(切焙)2兩,草豆蔻(去皮)2兩,訶子皮2兩,肉桂2兩,五味子2兩,檳榔(銼)2兩,山茱萸2兩,杜仲(去粗皮,炙,銼)2兩,破故紙(炒)2兩,人參1兩,黃耆(銼)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柴胡(去蘆頭)1兩,茯苓1兩,沉香(銼)1兩。 主治:脾元臟虛冷,四肢無力,吃食不得,心腹滿脹,或時下痢盜汗,冷勞玄癖。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