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醫驗》~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諸吐

(有虛、有寒、有熱、有傷乳、有風痰、有傷暑、有傷食)

(案1)一兒久熱不已,時見嘔吐。此脾胃受傷,兼之積熱蘊釀,真陰消爍,氣血因之耗損,恐有慢驚之慮。但痰熱內蓄,未可竟補,擬清熱養陰,佐以扶元。

人參,法半夏,新會皮,茯苓藿香,川連,地骨皮

(案2)一兒,熱吐,下利紅積,面色萎黃,更兼腹痛。此食積下利也。

陳皮厚朴,茯苓,白芍藥,青防風柴胡黃連木通,建澤瀉,粉甘草

(案3)一兒,胸膈不寬,嘔吐黃水。此傷食而兼胃經有火也。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

法半夏,黃芩枳實麥芽枇杷葉山楂肉,茯苓,竹茹

(案4)一兒身熱頭眩,噁心、嘔吐黃水,腹脹。此先傷於暑,復感風食而得也。

厚朴,法半夏,藿香,新會皮,香薷,黃連,黑山梔,楂肉,青防風

(案5)一兒,痰嗽作吐。

陳皮,半夏,柴胡,天花粉,嫩前胡,桑皮,桔梗,藿香,青防風

(案6)一兒,傷食作吐。

陳皮,厚朴,黃連,法半夏,山楂肉,麥芽,芍藥

(案7)一兒,傷食感冒,壯熱,腹脹作吐。

陳皮,厚朴,山楂肉,麥芽,川黃連,黃芩

又:人參,白朮,雲茯苓,陳皮,炙甘草,澤瀉,芍藥,淮山藥

(案8)一兒,吐不出。

厚朴,陳皮,山楂肉,藿香,法半夏,乾薑枇杷

接服調理方:

新會皮,法半夏,白芍,茯苓,白朮,川黃連,淮山藥

(案9)一女傷乳吐瀉。

新會皮,紫厚朴,生薑,山楂,麥芽,法半夏

(案10)一兒,四歲。患耳疳,久服涼劑,致肌肉消瘦,唇紅作渴,嘔吐不食,泄瀉。以氣血先從耳疳而耗,繼以寒涼傷其脾胃,是以吐瀉並作也。急用獨參湯進之。俟吐勢稍緩再議。

按:嘔吐最易損及脾陰,脾主肌肉,久吐不止,自然肌肉不長;元神虛脫,虛火上炎,火燃則水竭,唇紅口渴勢所必至也。速為調治,庶圖僥倖。

人參,茯苓,廣藿香烏梅,新會皮,生薑

(案11)一兒,吮乳即吐,目慢、神昏。乃滿而溢,非病也。以濃米飲代乳一晝夜,進後劑而愈。

陳皮,法半夏,茯苓,鉤藤,烏梅肉,殭蠶,廣藿香

(案12)一兒,面白神倦,吐乳不消。余知多乳而兼傷冷,溫胃為主。

陳皮,半夏,枇杷葉,生薑,廣藿香,木香,茯苓

(案13)一兒,暴吐,面紅作渴,屬傷暑。

香薷,厚朴,川黃連,建澤瀉,豬苓

(案14)一兒,吐黃水,胸膈飽滿。乃膈間有宿食,胃中有伏火故也。宜兼治之。

黃芩,枳實,陳皮,炒山楂,枇杷葉,麥芽

(案15)一兒,傷食,服藥稍減。又倍食以致停滯胃口,不能運化,腹痛欲吐而不能者二日。

香附,新會皮,山楂肉,麥芽,砂仁,厚朴,法半夏

(案16)一兒,不節乳食,吐不止,斷乳服藥而愈。但面白神倦,喜睡安靜,中氣猶未足也。大補脾胃為主。

人參,白朮,白茯苓,淮山藥,藿香,米仁,車前,建澤瀉

(案17)一兒,吐後復瀉,身微熱。乃脾胃兩虛所致。

人參,白朮,淮山藥,廣藿香,生薑,柴胡,法夏,粉甘草,新會皮

(案18)一兒,吐後,唇紅面黃,精神困乏,微腫。此水乘木侮之象,吐傷脾陰故也。實脾為主,利水伐肝佐之。

白朮,茯苓,新會皮,法半夏,米仁,木通,芍藥,淮山藥

(案19)一兒,素稟怯弱,因傷乳吐後,精神困倦,喜睡少食。定後方以固其脾,庶後無虛症之患也。

人參,白朮,薏苡米,淮山藥,炙草,白芍,陳米

共為末白湯調服。

(案20)一兒,夏月傷暑,夜啼不止,諸醫莫療。余問其:「大便通乎?」曰:「已三日不去矣。」用導法通之而安。

按:此症如誤用紫金錠,是以火濟火也,醫者慎之!

(案21)一兒感暑,身熱、嘔吐。用藿香茶調、益元散一服,身熱稍減,嘔吐未止。

白朮,柴胡,新會皮,紫厚朴,藿香,香薷,山楂,粉甘草

(案23)一兒,久熱不止,時見嘔吐,雖脾胃兩傷,不可竟補,因有痰熱內蓄,外邪未盡耳。宜清熱養陰之中,兼佐止嘔扶元之劑。

人參,茯苓,新會皮,地骨皮,法夏,黃連,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