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歷代中醫師多數認為脾胃病就是萬病之源,可見治療中醫的脾胃病,是治療及預防各種延伸疾病的根本途徑。
每年在年節之後,就會有一堆人出現脾胃病,透過這篇文章理解古今中醫師,主要運用哪些方法與中藥改善脾胃病,提供給需要的人士作為養生參考。
中醫的脾胃與現代醫學概念不同
中醫的脾胃,與西醫的脾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裡直接舉一個真實案例,讓大家能夠快速理解。
在2024年2月春節期間某位會員分享,長期脾經虛證的他,在吃完年夜飯當天,持續喝了很多的汽水後出現胃脹氣,沒想到竟然開始感到氣喘?
喝汽水造成氣喘?你如果去對現代醫生這樣說,醫生一定覺得你沒常識?但是用中醫的脾胃理論來理解,卻是理所當然!
傳統中醫認為脾主升清、主運化,胃是主受納、主降濁。體內水液代謝的途徑是:「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古代名醫李東垣也在《脾胃論》中提到「蓋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
所以從中醫角度來看,當一個人脾胃不好,他的肺臟也可能不好,泌尿系統也可能不正常。
中醫的脾臟還能夠「統血」、「開竅於口」、「其華在唇」,主四肢與肌肉。
所以這位會員在過年期間,嘴唇感到非常的乾燥,四肢也感到沉重,晚上也出現頻尿、夜尿,這些都還是屬於中醫的脾胃病範疇。
從古至今,所有的中醫師都非常注重脾胃的調養,就是因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萬病之源」!
中藥治脾胃病的8種方法
多數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而且每天都吃太多,容易出現各種脾胃病,尤其在年節期間最明顯。
由於傳統治療脾胃的方法實在是很多,這裡歸納最常見的8種方法,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
1.建中法
從漢朝張仲景四處搜尋整理中藥方劑,在《傷寒雜病論》提出天下第一方「桂枝湯」,許多人都認為這個是治療感冒的,而這也是治療脾胃病的中藥。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外感風寒傷寒之後,他的脾胃就不可能太好。所以很多人感冒之後,都會脾胃虛弱,胃口不好。
桂枝湯主要的目標是「保胃氣、存津液」,因此服完藥之後藥喝一碗熱粥,不能出大汗。
由桂枝湯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建中湯」(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當歸建中湯),後人總結其概念為「虛人傷寒建其中」。
很多人都以為「小建中湯」與「桂枝湯」是不同的中藥方劑?事實上,桂枝湯加一點糖就叫做「小建中湯」,再加上當歸、黃耆又換了名字,而在本質上就是桂枝湯。
古人認為脾胃虛寒的人,就可以運用「建中法」(註1),現代人經常過度疲勞累積,在放假的時候很容易感冒發作同時肚子痛,這也是「虛勞」造成的,也可以運用建中法。
所以改善脾胃的最核心方法,就是以桂枝湯為基礎的「建中法」,一方面可以改善風寒,調整過度疲勞的狀態。
2.理中法
第二種方法被稱為「理中法」,這與「建中法」差一字,概念是不一樣的。
建中法是以中醫的脾臟為核心,運用甘溫、甘緩、酸柔的中藥來補。
而有一種人肚子脾胃寒氣很重,中焦虛寒,寒濕阻滯,需要用熱性溫燥的中藥,所以叫做理中。
而最主要的中藥就是「乾薑」、「白朮」、「黨參」,最典型的中藥方劑就是「理中湯」。
這個理中湯非常的好用,雲端中醫在過去幾年來有非常多的會員都曾經回報。他們在喝完冰水、吃太多寒涼食物之後,脾胃感到不舒服,運用「理中湯」可謂奇效。
由於現代人普遍呈現「寒性陽虛經絡體質」,所以通常會運用「附子理中湯」(加上熱性中藥附子),對於這種體質的人而言,簡直就是可以治萬病。
也因此,這種方劑在應用的時間有兩種,一個是在很極度寒冷的冬季,一個是在炎熱的夏季。
天氣很冷的時候,寒性凝滯收引,寒留在胃脘附近造成氣滯不通,所以會胃痛。陽氣不能通經絡溫暖四肢,所以怕冷且四肢冰冷。
寒為陰邪,在冬季會更加凝滯,所以疼痛在寒流來襲是會更嚴重,氣溫回暖之後就會改善。這種人,只要服用「理中湯」就會快速改善。
而天氣很熱的時候,寒性體質的人只要喝冰水、吃寒涼食物也會感到不舒服,這時候也可以運用理中湯。
3.補中法
上面提到建中,又是理中,接下來要補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最有名的「補中益氣湯」。
這個方劑的發明者就是《脾胃論》的大師李東垣,他認為當脾胃陽氣虛損以後,會出現虛火上浮的症狀與現象。
身體會出現長期發熱(虛性發熱),伴隨疲勞無力、面色萎黃,即可使用本方,這是所謂的「陰火」,並非「實火」。
這種方法很適合那種「上實下虛」、「上熱下寒」的經絡型態,因為這種經絡型態的人本質上是脾胃虛弱的,但是他們都會感受到發熱的現象。
4.清下法
本文讀到這裡,提到的都是脾胃虛弱的類型,然而有一種脾胃病是脾胃實熱,這就要清熱、瀉熱。
如果一個人真正是脾胃實熱,會出現「痞、滿、燥、實」這種典型的陽明實熱證。
改善的方法很簡單也很快速,只要運用含有石膏的「白虎湯」,效果就是快準狠。
而在多數的時候,陽明實熱證會出現便秘、大便不順的現象,所以古人會運用所謂的「瀉下法」。
常見的就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或是結合少陽病的「大柴胡湯」。
簡單說,有一定比例的脾胃病,是腸子火熱,造成宿便太多所造成,這時候就不用補了,反過來要給脾胃瀉一下, 也可以改善脾胃疾病。
2024年春節期間就有2位會員私下分享,他們在大吃大喝幾天之後肚子感到很脹,一直放屁。結果在服用「大柴胡湯」之後確實就改善了。
5.和解法
現代人經常非常疲勞,可以說中醫的肝臟很不好,再加上感冒時通常都沒有運用正確的方法改善,很容易得到所謂的「少陽病」。
少陽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脾胃病,症狀是口渴口乾、沒精神、頭暈且食欲不佳,最典型改善的中藥方劑就是「小柴胡湯」。
某會員在2024年春節期間就分享,他以前根本不相信中藥,過去他曾經持續約2個月脾胃都很不舒服,而且很容易感到口渴,吃了很多西藥都沒什麼效果。
結果有一天,他到一位自學中醫的朋友家中,看到桌上有一盒「小柴胡湯」的沖劑,朋友說這是中國大陸朋友送的,他不太敢服用,本來想要整盒丟掉。
他看了一下方劑介紹,覺得這或許吃這個會有效果,結果沒想到服用之後所有症狀都快速改善,從此之後他就感受到中藥的厲害。
6.寒熱夾雜辛開苦降法
由少陽證會衍生出其他的證候,最典型的就「半夏瀉心湯」。《傷寒論》中提到「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這個中藥最大的特點,就是裡面又有寒藥又有熱藥,與少陽證的半表半裡、半寒半熱、寒熱往來的特質是一樣的。
瀉心湯常見的症狀是:胸悶、胃食道逆流、噁心想吐、腹瀉腸鳴、口黏、舌苔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胃痛。
這種寒熱夾雜的現象,最符合現代人的體質,也就是說現代人很容易出現少陽病,或是因為體內「寒熱互結」(寒熱錯雜)的「半夏瀉心湯」證。
分析瀉心湯的組成,半夏和乾薑治療的是脾寒,黃連和黃芩治療的是胃的虛熱,人參、大棗、甘草補益中焦,這就是後世所謂的「辛開苦降法」。
這時候就要探討屬於少陽經的「三焦經」與「膽經」,這條經絡對現代人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有進行經絡檢測的人都知道,少陽經對於體內的寒熱是非常敏感的。
現代人普遍「三焦經」實證、「膽經」虛證,這都容易出現體內脾胃不舒服的種種症狀,因此現代人特別容易受到少陽病的困擾。
大家可別小看這種瀉心湯的治療範疇,許多因為脾胃障礙所出現的精神疾病,都可以運用瀉心湯來加以改善。
7.脾寒濕證利水溫化法
在冬季期間天氣寒冷,多數人體內都是嚴重的寒氣加濕氣,這種狀態下出現的脾胃病,不是只有單純溫陽可以解決的,還要上利水。
所謂脾主濕而惡濕,尤其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在冬天很容易出現所謂的「水氣病」。
改善水氣病的中藥有很多,主要就是以「苓桂朮甘湯」或「五苓散」為主的方劑。
寒性體質容易出現水氣病的特點,就是因為脾胃虛寒,導致水液內停成為水飲,飲停於胃,所以會感到噁心想吐,而且會吐出清水或食物。
可別小看這種方法,有一定比例的會員長期的脾胃病,最後都是要運用「健脾利水」的方法,而且效果都是非常快速且有效的。
一旦運用這種方法有效,從此之後的飲食方法就一定要改成「飯水分離法」,這可以精確的預防各式各樣因為體內脾虛水分的各種疼痛、症狀與疾病。
8.消食法
古人與現代人都完全認同一件事,就是有很多脾胃病是吃太多所造成的。
現在社會很流行吃到飽自助餐,而這類的飲食方法就是最傷害脾胃的,因為去這種餐廳不吃飽不划算,吃飽了也不划算(脾胃損傷)。
所以有些會員承認,他們非常害怕在這種餐廳聚會,因為必須在「貪心」與「健康」之間找平衡點。
因為吃太飽所造成的脾胃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用「保和丸」這類的中藥方劑。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保和丸」可以調節腸道微生態,恢復腸道黏膜免疫功能,修復腸道黏膜機械屏障,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循環,抑制腸道炎症反應,改善腸道功能。
2024年初有一位會員就分享,她改善脾胃病最大的秘訣,就是經常讓自己斷食1-2天,她發現這可以明顯減少脾胃的負擔,讓自己的免疫力更加提升。
總結: 任何想要學習中醫的人,都要知道怎麼改善中醫的脾胃病,因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萬病之源」。
能夠改善中醫的脾胃病,就可以治療由此所產生的各式各樣的疾病,所以每個自學中醫的養生者,都必須學習如何運用中藥改善及預防脾胃病。
註1:古人成無己也解釋建中的意思:「脾者土也,應中央,處四藏之中,為中州,治中焦,生育營衛,通行津液,一有不調,則榮衛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湯溫建中藏,是以建中名焉」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