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醫驗》~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積聚

(案1)一兒因飲食太過,損傷脾胃,面黃腹脹。服消導之劑,腹脹已除。今脈數唇紅,面黃食少,骨蒸內熱,由脾元衰敗而然也。擬消積清熱之中佐以扶元。

陳皮山楂,川黃連白芍藥,麥芽厚朴白朮,淮山藥地骨皮知母人參

(案2)一兒,向以脾胃受傷,積聚內起,致腹大脹滿,漸至飲食、步履俱廢。醫以補中、行濕、利水治之,半年餘不效。余視之,脈沉小而實,腹堅實有形,乃積滯膠固,與單腹脹又屬兩途。擬攻積除堅,間服補脾開胃,攻補兩施,始得尋愈。今交春肝木得令,不飢食減,腸胃傳化失職,恐前症復萌,取丸劑以緩攻為宜,仿古法之所有,非杜撰也。

黃連,陳皮,香附,山楂肉,焦麥芽,神麯,厚朴,青皮萊菔子,焦白朮,白芍,膽草

水泛為丸。

(案3)一兒,腹痛有形如癖,脈沉細,獨肝部洪而急。乃傷於怒氣而得之。怒則氣逆,致六腑濁滯而為聚。服消積之劑,脈見虛象,是虛中挾滯,不宜純用攻堅之劑。

陳皮,青皮,人參,雲茯苓,法半夏柴胡當歸,白芍,川撫芎,粉甘草

蜜丸。

(案4)一兒,痢後時常寒熱腹痛,十指忽腫而無痛苦,左脅下如覆杯,往來攻痛,氣逆作喘。此肺之積也,名為息賁。

蘇子,桑皮,山楂,細青皮,甜葶藶,法夏,陳皮,厚朴

(案5)一兒,面色不榮,眼白飛青,乃肺金不足而然。當大培脾土以生金,則肺家之積自除。

黃耆,白朮,茯苓,當歸身,白芍藥,楂肉,麥芽,陳皮,淮山藥,薏苡米,炙草

上為細末,神麯漿糊丸,每服二錢,黃米湯調服。

(案6)一兒,痘後兩月,因傷食太過,致身熱不已,胸腹脹滿,乃氣滯鬱熱,六腑為聚,議用和劑。

陳皮,楂肉,川黃連,雲茯苓,甘草,知母,柴胡,青防風

(案7)一兒,面色微黃,身熱食減,痰嗽作嘔,二便如常。乃傷食兼暑熱所致。藥宜溫和,油膩之物少進,恐增秋痢。

陳皮,楂肉,白芍藥,川黃連,知母,法夏,香茹,雲茯苓

(案8)一兒,向有蟲積,腹痛,服藥下蟲數條,糞後有鮮紅血,遂發瀉痢紅白,面色萎黃,肌膚瘦削,復兼外感發熱,嘔吐,飲食減少,擬消積健脾,兼散為主。

陳皮,山楂,白芍藥,青防風,柴胡,川連,神麯,廣藿香赤茯苓木通石蓮,甘草

2. 盤腸驚

(案1)一兒,腹中鳴,啼哭不止,甚則身體傴僂。此盤腸驚也。用鉤藤丸煎後劑送下。

鉤藤,木通,新會皮,山楂肉,甘草

(案2)一兒,初病如瘧,秋涼繼受,口腹不節,致中脘氣滯鬱蒸,為谷疸。

茵陳,茯苓,白蔻仁,瓜蔞實,桔梗

(案3)一兒,身目俱黃,尿赤。乃濕熱鬱遏而成。法當通利三焦氣分。

陳皮,紫厚朴,山楂,香附,川黃連,山梔,綿茵陳,赤芍,木通,建澤瀉

(案4)一兒,不慎食物,脘中濕熱內蒸,溲黃。此食積所致。

茯苓,紫厚朴,山楂,陳皮,粉豬苓,澤瀉,綿茵陳

(案5)一兒,十二歲。面目俱黃,口渴溲黃。皆由脾胃濕熱所致。

豬苓,蒼朮,紫厚朴,甘草

3. 龜背

(案1)一兒,始患咳嗽,後成龜背之症。背脊曲處作痛,以「肺與大腸相表裡」,咳傷肺氣,氣道壅塞,大腸之氣亦滯,且大腸之頭附於脊骨處,故傴僂作痛。

鉤藤,陳皮,江枳殼,嫩桔梗甘草

(案2)一兒,已成龜背,兩足不能移,此先天不足,急宜血肉有情之品培補真元。

鹿茸,虎頸骨,熟附子肉桂人參龜板,雲茯苓,淮山藥,萸肉,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