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保命歌括》~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中寒

陰寒殺氣物遭傷,卒犯為災惡敢當,

莫使腎經先受病,變生諸症要提防。

寒者,至陰殺厲之氣也。天地之氣,陽主生長,陰主殺伐。故木受之而毀折,火受之而滅明,土受之而堅結,水受之而合凝,其為物之害者,莫有甚於寒也。人以腎為根本,惟腎則受寒,為寒則傷腎。腎氣一虛,寒邪易犯。

其為病也,急痛拘攣,戰掉強直,昏迷厥冷,口禁失音,此中寒也;無汗惡寒,頭痛面慘,發熱拘急,手足微寒,此傷寒也;霍亂轉筋,洞泄下痢,乾嘔吐逆,積飲停痰,此寒邪入於腸胃也。若為咳嗽,為疝瘕,為腳氣,為泄漏,為遺精,為痰瘧,為諸痛,莫非寒邪之所為也。

人惟腎氣不充,疏於謹護,非特霜凝水冱之時,雖當溫暑之月,當風取涼,臥地受冷,受其寒邪之氣,亦與真寒同矣。

寒病因分中與傷,使人臨病費消詳,

陰經自受為真中,傷自陽經治在陽。

按丹溪云:曰中、曰傷,未聞有議其異同者。因思有即病,有不即病,中寒則倉卒感受,其病即發而暴。傷寒之人,因其舊有鬱熱,風寒外來,肌腠自密,發而為熱。其初也,用麻黃桂枝,此專發表而安,以病體不甚虛也。中寒之人,一身受邪,難分經絡,無熱可發,溫補自解,此胃氣之大虛也。

此朱先生之論也。以予論之,傷即中也,無即病不即病之分。自邪客之曰中,如矢之中於人也。自人受之曰傷,如傷矢之云也。大抵邪之所中,其氣皆虛,或中於陽,則陽受傷,中於陰,則陰受傷。中寒之病,乃真中陰經之病,故宜溫補。傷寒之病,乃中陽經之病,故宜發散。

如仲景論太陽經病有四逆湯,少陰經病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則傷寒亦有溫補,中寒亦有發散者。管見如是,請詳之。

寒中陰經急用溫,理中加附效如神,

房勞陰毒宜姜附,寒濕還從五積尋。

中寒之病,本因腎虛,或受風寒,或食寒涼得之,內外皆陰,陽氣不守,遂發寒病。身重,眼睛疼,身體倦怠而甚熱,四肢厥逆,額上及身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二三日間或可起行。診之則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無。若服涼藥則渴轉甚,燥轉急,惟補虛溫中可也,宜附子理中湯主之。若有惡寒症,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如因房勞之後得之,其症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爪甲、面色青黑,六脈俱沉,尺脈伏,此陰毒也,急於氣海、關元二穴灸之,宜姜附湯主之,以手足暖為度。

如因入水及久坐濕地得之,此寒濕之病也,宜五積散主之。

凡陰毒,若不急救,則死。

肝為風木自生寒,濕土脾嫌冷氣干,

中下二焦有寒積,細詳脈證作湯丸。

如診得兩尺之脈弦而緊,此寒在下焦,肝受病也。其症小腹急痛,奔豚疝氣,宜元戎苦楝丸主之。

如診得兩關脈遲而緊,此寒在中焦,脾胃受病也,其症腹中痛,嘔逆不食,宜附子理中湯。有表症者,養胃湯主之。

附子理中湯,治中寒,嘔吐,虛弱。

人參白朮乾薑(炒),熟附子(各七分),炙草(三分半)

水煎,姜三片引。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發熱脈沉者。

麻黃(去節,二錢),細辛,熟附子(各一錢)

水一盞半,先煎麻黃一盞,去上沫,入藥煎六分服。

姜附湯,治中寒厥冷,強直,失音,口噤吐沫或陰盛發躁。

熟附,乾薑(炮,各等分)

水煎。

生料五積散,治感冒寒濕之氣,頭疼身痛,項強拘急,惡寒嘔吐,或有腹痛。

蒼朮(制,二錢半),桔梗(一錢二分),陳皮(去白),麻黃(去節),枳殼(麵炒,各六分),厚朴(姜炒),乾薑(炒,各四分),白芷川芎甘草(炙,各三分),半夏(洗,二分),白茯苓肉桂白芍當歸(各三分)

薑蔥引。

元戎苦楝,治下焦有寒,小腹急痛,奔豚疝痛。

川楝肉,小茴(炒),附子(各一兩,三味酒煮乾,再焙),玄胡索(五錢),全蠍(炒,十八個),丁香(十八個)

為細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食前當歸湯下。

養胃湯,治外感寒邪,內傷生冷。

蒼朮(炒),厚朴(薑汁),半夏曲(各一錢),人參,茯苓,草果仁,藿香(各五分),陳皮(七分半),甘草(炙,三分半)

分二服,每服加桂五分,姜七片,烏梅半個,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