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細辛湯以細辛為君藥,其原因如下:
- 辛溫散寒,通鼻竅: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通鼻竅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狀。
- 引藥入肺,宣肺解表:細辛性輕,氣味芳香,能引藥入肺,幫助其他藥物發揮宣肺解表的作用,加強治療效果。
細辛湯中其他藥物如柴胡、白芷等,也具備宣肺解表、散寒解熱的作用,與細辛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功效。
細辛湯中加入半夏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細辛湯主治寒濕阻肺之證,半夏曲性溫燥,能燥濕化痰,祛除肺部的寒濕之邪,配合細辛辛溫解表之效,共同驅散寒邪,改善呼吸道症狀。
- 降逆止嘔: 半夏曲能降逆止嘔,緩解寒濕阻滯所致的嘔吐、泛惡等症狀。細辛湯中加入半夏曲,有助於提升療效,使寒邪、濕邪更快散去,患者能更快恢復健康。
細辛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是為了健脾利水,化濕止瀉。
細辛性溫,善於溫經散寒,但其辛散之性易傷脾胃,且細辛常與其他寒涼藥物配伍,容易造成脾胃虛寒。而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腎經,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更能補脾胃之氣,緩解細辛對脾胃的損傷。此外,細辛湯常用於治療寒濕引起的腹痛、泄瀉等症,茯苓也能幫助利水滲濕,協同細辛達到驅寒止瀉的效果。
細辛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是為了宣肺利咽,幫助細辛解表散寒的效果。
桔梗味辛甘,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的作用,可以疏通肺氣,使細辛的藥效更容易到達病竈部位。此外,桔梗還可以化痰,幫助細辛散寒解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細辛湯中加入桔梗,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等疾病。
細辛湯的組成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助陽化氣: 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善於溫肺散寒,通鼻竅;桂枝性溫,入心、肺、膀胱經,能溫經散寒,助陽化氣。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經散寒、化解寒邪的作用,達到溫肺止咳、通鼻竅的效果。
- 調和營衛,兼顧表裡: 桂枝善於調和營衛,解表散寒,並能溫通血脈;細辛則以散寒止痛為主,能通鼻竅,消痰止咳。兩藥合用,既能解表散寒,又能溫裡化寒,兼顧表裡,使寒邪得以徹底清除。
細辛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細辛性溫熱,辛散,可溫經通絡,祛寒止痛。但其辛散之性易傷陰,故需加入甘草以緩和其燥性,避免傷陰。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可補脾益氣,和中緩急,能調和藥性,使其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和增強藥效的作用,能幫助細辛更好的發揮其溫經散寒之效,提高藥效。同時,甘草還能與細辛共同作用於經絡,使其溫散寒邪的效果更加明顯。
主治功效
細辛湯:
細辛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肺部虛實不平衡引起的鼻塞多涕、咽喉中充滿口水及喘息等症狀。它由細辛、半夏曲、茯苓、桔梗、桂枝和甘草組成,各味藥材均有不同的功效,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效果。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袪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洩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總結:
中藥方劑「細辛湯」,主要成分是:細辛、半夏曲、茯苓、桔梗、桂枝、甘草,主治功效是:肺部虛實不平衡,導致鼻塞多涕,咽喉中充滿口水,伴隨著喘息。頸部僵硬,筋脈緊繃或疼痛。
傳統服藥法
細辛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車前子1兩半,五味子1兩半,黑參1兩半,防風1兩半,地骨皮1兩半。
上為末。
每散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細辛湯性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體溫較高時服用。另外,細辛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細辛湯,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四。 組成:木賊(大者,去節)半兩,細辛(淨洗)半兩,草烏1分,龍膽草(去根)半兩。 主治:眼暴赤澀腫痛。
細辛湯, 出處:《審視瑤函》卷三。 組成:細辛、廣陳皮、川芎、制半夏、獨活、白茯苓、白芷、炙甘草各等分。 主治:少陰經頭風頭痛,四肢厥,但欲寐。
細辛湯,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一。 組成:細辛(去苗)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2兩,桂枝(去粗皮)2兩,杏仁半兩(去皮尖)。 主治:傷寒脅寒。
細辛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升麻1兩,細辛2兩,黃連1兩,蔓荊子1兩半,牛蒡子1兩半,蓽茇1兩半,薄荷5錢,黃柏7錢,知母7錢,防己1兩。 主治:上爿牙疼,屬足少陰腎虛熱者。
細辛湯, 出處:《本事》卷二。 組成:細辛(去葉)4錢,半夏曲4錢,茯苓(去皮)4錢,桔梗(炒)4錢,桂枝(去皮,不見火)3錢,甘草2錢(炙)。 主治:肺虛實不調,鼻塞多涕,咽中有涎而喘,項強筋急或痛。
細辛湯,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組成:細辛1兩半,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車前子1兩半,五味子1兩半,黑參1兩半,防風1兩半,地骨皮1兩半。 主治:眼胞肉膠凝外障。脾胃積熱,腦內風衝入眼胞,瞼有肉初時小如麻米,年多漸長大如桃李之狀,摩隱瞳人爲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