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瓦楞子味苦、甘、涼,性寒,歸心、肺、胃經。其「清熱解毒」之功效,主要源於其苦寒之性及對特定臟腑的歸經作用。味苦能瀉下與清熱,寒性則能直接清除體內積聚的火熱邪氣。
瓦楞子入肺經,肺為嬌臟,易受熱邪侵襲,表現為熱痰咳嗽、喉嚨痛。瓦楞子藉其清涼之性,能有效清瀉肺中鬱熱,化解熱痰,緩解喉部不適,達到清肺化痰、解表熱毒之功。同時,它歸心經與胃經,意味著也能針對心火亢盛、胃熱熾盛等症狀進行清解。體內熱毒積聚,可見心煩口渴、牙齦腫痛等,瓦楞子能清瀉心火與胃熱,消除循經而發的熱毒。
總體而言,瓦楞子「解毒」之義,是透過其強大的清熱作用,清除體內各種因邪熱熾盛所引起的炎性反應或毒邪積聚,使熱毒得以宣洩或化解。其「涼血止血」亦是清熱功效的延伸,因熱擾血絡可致出血,瓦楞子清熱涼血,從根源上止血。
2. 利水消腫
瓦楞子,其性味甘、酸、微寒,入腎、膀胱經。膀胱主藏津液,腎主水液代謝,瓦楞子歸此二經,直驅水濕。此藥利水而不傷正氣,消腫而不伐真陰,尤擅利小便,消水腫,為水腫膨脹之要藥,體現中醫「扶正祛邪」之原則。對於水濕內停、小便不利所致之全身水腫,瓦楞子確為關鍵用藥。傳統上常與茯苓、澤瀉、車前子等同用,旨在增強其利水消腫之功效,使水濕更易透過小便排出,腫脹迅速消退。
3. 散結
瓦楞子於傳統中醫觀點中,其散結功效主要體現於「軟堅散結」。它善於處理各類「氣血癥瘕」,諸如瘰癧、癭瘤及症瘕痞塊等症。這些病症本質上多為氣血凝滯、痰瘀互結所致的積聚。瓦楞子藉其藥性,能化解堅硬之結塊,促進氣血運行,並輔以消痰化瘀之力,從而達到消散體內結節、腫塊之效。特別強調其能治療「一切氣血癥瘕」,顯示其散結範疇廣泛。
4. 軟堅
瓦楞子性味甘辛,微溫,歸肝、脾二經,善於軟堅散結。其軟堅之功,根本在於其能通利氣機,化解癥瘕積聚。
「甘」味雖緩,能調和諸藥,亦有緩和堅硬之性;「辛」味則主發散、行氣血,得其辛散走竄之力,能打破凝滯,使氣血痰瘀得以流動。此正與現代醫學所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淋巴迴流,加速代謝廢物的排出」相符,實為其辛散活血之表現。
「微溫」之性,則能溫通血脈,化解因寒濕或氣滯血瘀所致的「硬結」。寒凝則氣滯血瘀,溫能散寒,促進經絡通暢。
歸入肝經,肝主疏泄,司氣機之調暢。凡因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而形成之結節、包塊,得瓦楞子之辛散溫通,可使肝氣條達,瘀血得化,從而使其軟化分解。入脾經,脾主運化水濕,若脾失健運,濕聚生痰,痰濕凝結亦可成「堅」。瓦楞子助脾運化,消痰散結,使痰濕有路可去,結節自消。從本質而言,其軟堅散結乃藉由通利肝脾之氣機,化解痰瘀凝滯之邪,令體內鬱結消散,正如現代醫學所指的「促進結節組織的吸收分解」,從而達到「抑制腫瘤生長,促進腫瘤消退」的效果,實則為扶正祛邪、恢復機體平衡之體現。
5. 健脾胃
瓦楞子味酸澀,歸脾胃經。其健脾胃功效,源於能斂酸止瀉、固澀止血,同時更能益氣健脾,增強脾胃運化功能。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瓦楞子助脾氣升清,固攝胃氣,緩解胃痛、吐酸、噫氣。其收斂性配合益氣之用,可使脾胃升降有序,氣機調暢,達和胃健脾之效。
6. 消食化積
瓦楞子味酸性溫,入脾、胃二經。其消食化積之功,源於其溫性可助脾胃陽氣運化水穀,酸味善於行散積滯。此藥能行氣導滯,暢達氣機,從而消解因食積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瓦楞子性味溫和,不傷正氣,尤其適用於脾胃虛弱兼有食積者。臨床常與山楂、草果、陳皮、枳實等藥同用,以協同並增強其消食化積、行氣導滯之效。
7. 活血化瘀
瓦楞子,咸平入肝經。其活血化瘀功效,緣於其善於消積破癥、散結通滯。 《醫林集要》載其能「去血積,破症瘕」,彰顯其能化解體內瘀血凝滯,消散癥瘕積聚。 《現代實用中藥》亦闡明其兼具消腫散結之效,此為活血化瘀,通暢氣機所致。 《女科指掌》中「瓦楞子丸」治療臨經血不行之實痛,正體現其活血通經止痛之功,深層機理即為化瘀,使鬱阻得通。故瓦楞子在傳統中醫上,是破血消積、通利血脈的重要藥材。
8. 止咳化痰
瓦楞子味苦,性寒,歸肺經。其具有清熱化痰、止咳之功。主治範圍涵蓋肺熱咳嗽、痰多,尤其對於熱毒所致的咳嗽、喉嚨痛,皆有助於緩解。瓦楞子透過清解肺中積熱,輔以化痰之效,從而達到止咳目的。臨床上亦可與蘆根、桔梗等藥材同用,以增強其清肺利咽、止咳化痰之力。
9. 外用
瓦楞子外用,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效用主要體現於化痰散結、清熱止癢。瓦楞子性質鹹平,入肝、胃經,其堅硬外殼經炮製後,研末外敷或煎湯熏洗,針對皮膚疾患,能發揮其特殊療效。
對於濕疹與皮膚瘙癢,中醫認為多由風、濕、熱鬱結肌膚所致。瓦楞子外用,或有助於清散濕熱,緩解風邪擾動所致的瘙癢,其吸附與收斂之性,或能減少滲出。針對痤瘡,此症常與肺熱、胃熱、血瘀、痰凝有關。瓦楞子善於化痰散結,能軟堅消症,外用於痤瘡結節或囊腫,有助於消散癰腫,促進局部代謝氣血通暢。其作用機制或透過清除局部鬱滯,改善皮膚微循環,從而減輕紅腫與結節。臨證應用時,瓦楞子常與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活血化瘀之品配伍,共奏其效,以增強治療效果。
瓦楞子的古代典籍
瓦楞子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瓦楞子展現顯著抗氧化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此歸因於其複雜的化學成分。其中,高含量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E是關鍵因子,兩者均為體內重要的水溶性與脂溶性抗氧化劑,能有效淬滅活性氧物種(ROS)與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及DNA免受氧化應激損害。更引人注目的是,瓦楞子富含多酚類化合物,包括特有的楞糖和楞苷。這些多酚類物質具多種抗氧化機制,如直接清除過氧化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等,降低脂質過氧化反應,並可能透過螯合金屬離子(如鐵、銅),阻止芬頓反應(Fenton reaction)產生更多自由基。此外,部分多酚亦能調節內源性抗氧化酶系統,如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及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從多面向強化細胞對抗氧化損傷的能力,進而維護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
2. 降血脂
瓦楞子在降血脂方面展現了現代藥理學潛力,其核心作用歸因於多種活性成分。研究明確指出,楞苷是其中關鍵的降脂物質,它能顯著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同時,楞苷亦能有效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透過調節脂質平衡來改善血脂異常。此外,瓦楞子還含有楞糖、楞丹甙、楞橙甙等其他活性成分,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這些複合成分的協同作用,不僅直接影響血脂代謝,亦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進展,為其降血脂功效提供了堅實的現代藥理依據。
瓦楞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9-15g,宜打碎行煎;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煅後研末調敷。
瓦楞子的炮製
瓦楞子炮製方法
-
瓦楞子
- 《聖惠方》:「細研。」《品匯精要》:「洗去土,研細如粉。」
- 現行:取原藥材,用水洗淨,撈出,乾燥,碾碎。
- 生品用於散瘀消痰。
-
煅瓦楞子
- 《串雅補》:「煅。」《醫醇剩義》:「煅研。」
- 現行: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放涼,碾碎。
- 煅瓦楞子用於制酸止痛。
-
醋瓦楞子
- 《本草拾遺》:「殼燒,以米醋三度淬後,乾坤令壞。」《日華子》:「凡用,取陳久者炭火煅赤,米醋淬三度,出火毒,研粉。」《丹溪心法》:「煅,醋煮一晝夜。」
- 現行: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倒入醋內,使醋淬均勻,晾乾,研成細粉。
- 每瓦楞子100kg,用醋30kg。
-
鹽瓦楞子
- 取淨瓦楞子置適宜容器內,於無煙的爐火中,煅至酥脆,取出,倒入鹽水內淬均勻。
- 瓦楞子每100kg,用食鹽1.2kg。
飲片性狀
- 瓦楞子:呈粗粉或細粉狀,灰白色。較大碎塊顯有瓦楞線,無臭,味淡。
- 煅瓦楞子:形如瓦楞子,青灰色或深灰色,無臭無味。
- 醋瓦楞子:形如煅瓦楞子,略有醋氣。
- 鹽瓦楞子:形如煅瓦楞子,略帶鹹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瓦楞子注意事項重點:
- 無瘀血痰積者慎用:體內無瘀血痰積者使用瓦楞子可能導致氣滯血瘀。
- 脾胃虛寒者慎用:瓦楞子性涼寒,脾胃虛寒者使用後可能損傷脾胃。
- 孕婦及哺乳婦女禁用:瓦楞子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後可能影響胎兒及嬰兒。
- 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瓦楞子具有利水消腫作用,肝腎功能不全者使用後可能加重腎臟負擔。
- 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瓦楞子具有止血作用,出血性疾病患者或服用抗凝血劑者使用後可能加重出血。
瓦楞子相關的方劑
瓦楞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瓦楞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 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 鎂(Magnesium), 鐵(Iron), 硅酸鹽(Silicates), 硫酸鹽(Sulfates), 氯化物(Chlorides), 有機質(Organic matter), 鋁(Aluminum), 氯(Chlorine), 鉻(Chromium), 銅(Copper), 鉀(Potassium), 錳(Manganese), 鈉(Sodium), 鎳(Nickel), 磷(Phosphorus), 硅(Silicon), 鍶(Strontium), 鋅(Zinc)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