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痞丸
HUA P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二十一引劉長随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化痞丸方劑中包含莪朮,主要有兩大原因:
- 消積化瘀: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瘀之效。化痞丸主治痰濁凝滯,氣血瘀阻所致之痞塊,而莪朮能有效消散痰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化痞的目的。
- 活血止痛: 莪朮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於因氣血瘀阻所致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化痞丸除了化痞之外,也兼具止痛功效,莪朮的加入正好能滿足此需求。
化痞丸中加入海浮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化痰:海浮石性寒,味甘鹹,入肺經,具清熱解毒、化痰散結之效。可有效化解痰濁瘀滯,對於痞塊、積聚所導致的胸悶、氣喘、咳嗽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海浮石亦可利水消腫,對於因痰濁阻滯、水濕停聚所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
總之,海浮石在化痞丸中起著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消除痞塊、改善相關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瓦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消痞散結: 瓦楞子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痞散結的功效。對於因熱毒瘀滯所致的痞塊,如肝脾腫大、乳腺增生等,瓦楞子能起到疏肝理氣、消腫散結的作用。
二、 理氣止痛: 瓦楞子還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脇疼痛、腹痛等症狀。在化痞丸中,瓦楞子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
化痞丸中添加乾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燥濕化痰: 乾漆味辛、苦,性溫,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痰濕凝聚於肺,導致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乾漆可以有效化解痰濕,改善呼吸道功能。
- 消痞散結: 乾漆還具有消痞散結的功效。對於脾胃氣滯、飲食不消導致的脘腹痞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乾漆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脾胃功能恢復,緩解痞塊。
因此,乾漆在化痞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可以有效治療痰濕凝聚、脾胃氣滯等症狀。
化痞丸中包含山楂,主要原因如下:
- 消食化積: 山楂性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化痞丸常用於治療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而山楂有助於促進消化液分泌,加速食物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消食化積的效果。
- 活血化瘀: 山楂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食積停滯所致的瘀血阻滯,亦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山楂,能夠有效地消食化積、活血化瘀,達到治療食積痞塊的功效。
化痞丸方中使用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絡散結: 穿山甲性味甘、微寒,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散結之效。化痞丸主治痰熱阻肺,氣機鬱滯之痞塊,穿山甲可助其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散結消痞。
- 化痰止咳: 穿山甲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痰熱咳嗽、肺氣不利等病症。化痞丸方中加入穿山甲,可輔助化痰止咳,緩解痰熱阻肺之症。
化痞丸中加入丁香,是利用其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功效。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並可降逆止嘔,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痞塊、腹脹、噁心等症狀。同時,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緩解由於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因此,化痞丸中加入丁香,能夠有效地溫中降逆、行氣止痛,幫助化解痞塊,改善患者的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原因有二:
- 消積化瘀: 五靈脂味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積止痛之效。化痞丸主治胸中痞塊,症狀常伴有氣滯血瘀,五靈脂可有效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消痞散結之功效。
- 溫陽散寒: 五靈脂還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痞塊,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化痞丸中常與其他溫陽藥材搭配,共同溫陽散寒,化瘀消痞。
化痞丸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利用其 辛溫解表 和 通竅止痛 的特性。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作用。在化痞丸中,白芷可以幫助 散寒解表,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同時也能 通利鼻竅,改善因鼻塞引起的嗅覺失靈。此外,白芷還能 止痛,減輕頭部疼痛和鼻部不適。
因此,白芷在化痞丸中發揮著 解表通竅,止痛散寒 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各種不適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功效。化痞丸旨在治療脾胃濕熱、氣機鬱滯所致的痞塊,陳皮可理氣化濕,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消痞散結的效果。
二、 降逆止嘔: 陳皮能降氣止嘔,對於因胃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化痞丸中包含的半夏等藥物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加入陳皮可起到協同作用,減輕藥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化痞丸方劑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化痞丸旨在化解胸中痞塊,舒緩胸悶、脅痛等症狀,延胡索可疏通氣機,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 延胡索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痞塊,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延胡索在化痞丸中起到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化解胸中痞塊,改善相關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能行氣止痛,對於因脾胃氣滯、肝氣鬱結所致的痞塊、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燥濕健脾:木香還有燥濕健脾的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木香,可有效行氣止痛、燥濕健脾,幫助改善痞塊、腹痛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化痞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因熱毒瘀滯所致的痞塊,減輕炎症反應,促進腫塊消散。
- 緩解疼痛,改善症狀:化痞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鬱結所致的痞塊、胸悶、脘腹脹痛等症。牡丹皮具有鎮痛作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胸痛、腹痛等症狀,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化痞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消痞散結:青皮性辛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消痞之功效。化痞丸常用於治療飲食積滯、肝氣鬱結所致的痞塊、腹脹、胸悶等症狀。青皮能疏肝解鬱,使氣機疏暢,幫助消散痞塊,緩解腹脹和胸悶。
- 行氣消食,助消化:青皮也具有一定的行氣消食作用,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幫助消解積滯。對於因飲食積滯所致的痞塊,青皮能幫助消化吸收,減輕痞塊形成。
化痞丸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痞散結: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痞、化痰散結之功效。對於脾胃氣滯、痰濕凝聚所致的痞塊,枳殼能疏通氣機,消散積聚,有助於化解痞塊。
- 理氣和胃:枳殼能理氣解鬱,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減少食積停滯,進一步促進痞塊消散。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枳殼,可發揮其消痞散結、理氣和胃的功效,共同達到化解痞塊的目的。
化痞丸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如下:
- 宣肺化痰: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的功效。化痞丸針對的是痰濁阻滯,氣機不暢之症,桔梗能宣通肺氣,使痰濁得以宣泄,利於病邪外解。
- 引藥下行:桔梗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能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肺部及痰濁聚集之處,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使藥效更佳。
化痞丸方劑中包含胡椒,主要原因有二: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脾胃寒凝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 助藥力,增強療效:胡椒辛散之性,能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使其更易於到達病竈,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化痞丸方劑中加入胡椒,不僅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更能助藥力,提高整體療效。
化痞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 神麴性溫和,善於消食導滯,能幫助脾胃運化,化解積滯,改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節導致的食積痞塊,神麴能起到良好的調理作用。
- 和胃止嘔: 神麴能和胃降逆,止嘔消脹,緩解因脾胃不和而引起的嘔吐、反胃等症狀。化痞丸中的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和胃止嘔的作用,與神麴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化痞丸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蒲黃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化痞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濁壅肺、氣機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蒲黃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肺部微循環,有助於化解痰濁,消除肺部瘀滯,緩解氣喘等症狀。
- 利水消腫:蒲黃亦有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消除痰液,緩解呼吸道炎症。痰濁壅肺常伴有水濕停滯,蒲黃的利水作用可協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進一步改善痰液粘稠度,促進痰液排出。
化痞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解鬱,消痞散結: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痞散結的功效。化痞丸主要用於治療飲食不節、寒濕內侵導致的痞塊、腹痛等症,香附能疏肝理氣,化解鬱結,促進氣血運行,幫助消散痞塊。
- 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香附亦能健脾和胃,理氣止痛。化痞丸中常加入其他理氣止痛藥物,如枳實、厚朴等,香附與之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有效緩解胃腸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桃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散痞塊: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化痞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濕凝結所致的痞塊、胸悶、腹脹等症狀,桃仁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幫助痰濕消散,緩解痞塊。
- 行氣止痛,促進藥效發揮: 桃仁還能行氣止痛,改善氣血運行,促進其他藥材的藥效發揮。化痞丸中其他藥材如半夏、陳皮等,也具有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的作用,桃仁的加入能協同這些藥材,增強整體療效。
化痞丸方中加入紅花,主要是為了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紅花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通經止痛的功效。化痞丸主治胸脅脹悶,脘腹痞滿,噯氣吞酸,消化不良等症狀,而紅花能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胸脅脹悶,緩解脘腹痞滿等症狀,並能散瘀止痛,減輕消化不良引起的疼痛。
因此,紅花在化痞丸方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痞塊多因氣血瘀滯所致,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從而化解痞塊,緩解疼痛。
- 疏散風寒: 川芎亦有疏散風寒的功效,對於因風寒阻滯所致的痞塊,川芎可助其散寒解表,解除風寒對經絡的阻礙,進一步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化解痞塊。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川芎,可起到活血化瘀、疏散風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化解痞塊,改善患者症狀。
化痞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之功效,可改善血瘀阻滯,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化解痞塊,疏通經絡,起到輔助作用。
- 滋陰養血:化痞丸常用於治療脾胃氣虛、血虛等症,而當歸補血養血,滋陰潤燥,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協同其他藥材共同調理身體,達到化痞止痛的效果。
總之,當歸在化痞丸方劑中,以其活血化瘀、滋陰養血的功效,有效地改善病竈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達到化解痞塊、改善症狀的目的。
化痞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 厚朴性燥溫,入肺、脾經,擅長燥濕化痰,對於脾胃濕濁凝聚而成的痞塊,具有良好的化解作用。化痞丸主要用於治療痰濕阻滯所致的痞塊,厚朴的燥濕化痰之功,正好可以針對病症的核心,起到疏通經絡、消散痞塊的作用。
- 行氣止痛: 厚朴氣味辛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痰濕阻滯而導致的胸脘脹悶、疼痛等症狀,可以起到緩解作用。化痞丸除了化痰之外,也需要行氣止痛,厚朴的藥性正好符合這方面的需求。
化痞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消脹:砂仁味辛性溫,能行氣消脹,化解脾胃濕濁之氣。化痞丸主治脾胃濕阻、氣滯血瘀所致的痞塊,而砂仁可助其行氣化濕,消散痞塊,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 溫脾止瀉:砂仁溫脾止瀉,可緩解濕阻脾胃所導致的腹瀉、腹痛等症狀。化痞丸中加入砂仁,可協同其他藥物溫脾健胃,達到整體療效。
化痞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鱉甲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由熱毒所致的痞塊,如腫瘤、瘡瘍等,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
- 滋陰軟堅: 鱉甲還具有滋陰軟堅的功效,能滋養陰血,使堅硬的痞塊軟化,利於消散。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鱉甲,不僅能清熱解毒,更能滋陰軟堅,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消痞散結的效果。
化痞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消痞散結: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之效。對於痰濁凝滯、氣機阻滯所致的痞塊,芒硝可通過瀉下通便,清除腸道積滯,使氣機通暢,達到消痞散結之目的。
- 軟堅散結,利水消腫:芒硝亦有軟堅散結、利水消腫之效。對於因痰濕凝結、氣血瘀滯所致的痞塊,芒硝可通過軟化堅硬的腫塊,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消腫散結之效。
化痞丸中加入阿魏,主要原因如下:
- 消痞散結:阿魏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消積、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脾胃氣滯、食積不化所致的痞塊,如脘腹脹滿、疼痛等症狀。
- 溫陽散寒:阿魏還能溫陽散寒,對於脾胃虛寒、寒邪內阻導致的痞塊,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綜上所述,化痞丸中加入阿魏,正是利用其消痞散結、溫陽散寒的特性,以達到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化等症狀的目的。
化痞丸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理氣消痞:茴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理氣消痞、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痞塊、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能有效改善,促進氣血運行,消除痞塊。
- 溫胃散寒:茴香具有一定的溫胃散寒作用,可改善寒凝氣滯導致的胃脘疼痛、腹痛等症狀。化痞丸常用於寒凝氣滯、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茴香的溫胃散寒作用可輔助其療效。
化痞丸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化痞丸主治熱毒蘊結所致的痞塊,赤芍可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有助於消散痞塊。
- 行氣止痛:赤芍亦可行氣止痛,對於因血瘀氣滯引起的疼痛,如胸脅疼痛、腹痛等,具有緩解作用。化痞丸中加入赤芍,可配合其他藥物,起到行氣止痛,緩解痞塊引起的疼痛。
化痞丸中加入使君子,主要基於其驅蟲消積之效。使君子善於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可有效消滅因蟲積而引起的痞塊,緩解其所致的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此外,使君子還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可幫助消化吸收,改善因積食引起的消化不良。因此,在化痞丸中加入使君子,可以起到驅蟲消積、健脾消食的雙重作用,更全面地治療痞塊所致的諸多症狀。
化痞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源於其溫陽散寒、活血化瘀、溫脾止瀉之效。
- 溫陽散寒: 化痞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痞塊症狀。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可溫陽散寒,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助消化吸收。
- 活血化瘀: 肉桂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有利於消散痞塊,緩解疼痛。
總之,肉桂在化痞丸中起着溫陽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協同,共奏溫陽化痞之功效。
化痞丸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其能清熱燥濕,對於因濕熱阻滯所致的痞塊、痰多、咳嗽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利水消腫: 天花粉亦有較好的利水消腫作用,可幫助消除體內積聚的濕氣和毒素,改善因濕熱所導致的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化痞丸中加入天花粉,可有效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利水消腫,改善因濕熱阻滯所致的痞塊、痰多、咳嗽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中醫方劑「化痞丸」介紹
中藥方劑「化痞丸」,主要成分如下: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 海浮石: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化痰消積。
- 瓦楞子: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消食化積、健脾胃、軟堅、散結、利水消腫。
- 乾漆: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穿山甲: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 五靈脂: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 木香: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胡椒: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蒲黃: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阿魏: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和治瘧。
- 茴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使君子:驅蟲殺蟲、健脾胃、消食化積。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主治功效:痞積癥瘕,是指腹部有塊狀物,按之堅硬,疼痛,且移動困難。
本草綱目記載「化痞丸」具有理氣和中、消積化痞、止痛的功效,臨牀上常被用來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服用方法:口服,每次1-2丸,每日3次。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不宜服用。
- 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 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 如果服用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
總結:中藥方劑「化痞丸」是一款具有理氣和中、消積化痞、止痛功效的藥物,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服用時應遵醫囑,並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黑醜(半炒半生)1兩,檳榔1兩,沈香1兩,阿魏1兩,針砂(醋炒)5錢,官桂1兩2錢,青皮(醋炒)1兩2錢,白朮(土炒)1兩2錢,蒼朮(米泔浸,炒)1兩2錢,枳殼(麩炒)1兩2錢,半夏(薑制)1兩2錢。
上為末,醋打面糊為丸。
每服2錢,空心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化痞丸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散結的作用,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化痞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六。 組成:木香1兩,人參1兩,黃耆1兩,當歸1兩,桔梗1兩,黃連1兩,三棱1兩,莪朮1兩,鱉甲1兩,夜明砂1兩,綠礬1兩,枳實1兩,使君子1兩,苦楝根1兩,訶子1兩,蛤蟆灰7錢半。 主治:消癖進食,止瀉和胃追蟲。主治:諸疳癖積。
化痞丸,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黑醜(半炒半生)1兩,檳榔1兩,沉香1兩,阿魏1兩,針砂(醋炒)5錢,官桂1兩2錢,青皮(醋炒)1兩2錢,白朮(土炒)1兩2錢,蒼朮(米泔浸,炒)1兩2錢,枳殼(麸炒)1兩2錢,半夏(薑制)1兩2錢。 主治:積氣成塊,並瘧母而成痞塊者。
化痞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一引劉長随方。 組成:莪朮(醋炒)3錢,海浮石(煅)3錢,瓦楞子(煅)3錢,乾漆3錢,大茴香3錢,山楂3錢,穿山甲3錢,丁香3錢,五靈脂3錢,白芷3錢,陳皮3錢,玄胡索3錢,廣木香3錢,牡丹皮3錢,青皮3錢,枳殼3錢,桔梗3錢,胡椒3錢,神曲3錢,蒲黃3錢,香附3錢,桃仁3錢,紅花3錢,川芎3錢,當歸3錢,厚朴3錢,砂仁3錢,鱉甲(醋炒)3錢,朴消3錢,阿魏5錢,小茴香4兩,赤芍藥4兩,使君子(淨肉)4兩,桂皮4兩,鐵花粉4兩,水紅花子4兩。 主治:痞積癥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