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痛作用: 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納氣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寒凝氣滯引起的疼痛,沉香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達到止痛的效果。
- 調和諸藥: 沉香氣味芳香,能起到引藥入藥、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在沉香定痛丸的藥物組成中,沉香能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沉香則以其溫燥之性,能助乳香行氣止痛,並能溫脾暖腎,減緩疼痛,達到治標兼治本的效果。
- 共奏止痛之功: 乳香與沉香同屬芳香類藥物,二者合用,可產生協同作用,增強止痛效果。乳香可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而沉香則能溫經通絡,舒筋活絡,二者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止痛的目的。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痛消腫: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以有效緩解因疼痛而引起的組織腫脹和炎症反應,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 促進癒合: 沒藥還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外傷、手術等原因造成的疼痛,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加速傷口修復。
總之,沉香定痛丸中加入沒藥,可以增強其止痛消腫、促進癒合的效果,提高治療療效。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止痛: 大黃性寒,味苦,能瀉熱通便,並可引導藥力下行,消瘀止痛。對於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大黃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達到止痛的效果。
- 引導藥力: 沉香定痛丸中多為溫熱藥,大黃的寒性可起到引導藥力下行,避免藥性過於上浮,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病竈部位,提高療效。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沉香定痛丸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血瘀不通引起的疼痛,延胡索的活血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症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達到止痛的效果。
- 疏肝理氣:延胡索還具有一定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調節肝氣,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疼痛。沉香定痛丸中沉香具有溫腎納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與延胡索的疏肝理氣作用相輔相成,可以共同達到行氣止痛的效果。
沉香定痛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沉香定痛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莪朮的加入可幫助活血化瘀,緩解疼痛症狀。
- 行氣消積: 莪朮還有行氣消積的功效,可幫助疏通氣機,排除積滯,從而緩解疼痛。沉香定痛丸中常含有其他理氣止痛的藥物,如沉香、延胡索等,莪朮的加入可增強其行氣消積的效果。
沉香定痛丸中包含瓦楞子,其原因主要有二:
- 緩解疼痛,助消化: 瓦楞子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消食、止痛生津的功效。其能幫助消化吸收,緩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與沉香等藥物協同作用,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 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瓦楞子亦具備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功效。沉香則擅長行氣止痛,二者相輔相成,可以有效緩解因肝氣鬱結或胃氣上逆引起的疼痛,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主治功效
沉香定痛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出處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萬表
主治病症
- **胃脘痛:**指胃脘部位的疼痛。
- **胸中滿悶:**指胸中感到脹滿、憋悶不適。
- **停痰積塊:**指痰濕停滯,積聚成塊。
- **滯氣壅塞:**指氣機運行不暢,壅滯不通。
治療原理
根據沉香定痛丸的組成,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行氣止痛:**方中沉香為君藥,善於行氣止痛、溫通經脈,可緩解氣滯所致的胃脘痛、胸中滿悶等症狀。
**活血化瘀:**乳香、沒藥、延胡索皆具活血化瘀之功,可改善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和積塊。
**消積導滯:**大黃、莪術有助於攻積導滯,消積化痰,可改善痰濕積聚、氣機壅塞的症狀。
**制酸止痛:**瓦楞子有制酸止痛,收斂固腸的功效。
綜合以上成分的功效,沉香定痛丸通過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積導滯、制酸止痛等作用,達到疏通氣機、消散痰積、緩解疼痛的目的,從而治療胃脘痛、胸中滿悶、停痰積塊、滯氣壅塞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 本方不宜與其他瀉下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定痛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三。 組成:沉香2錢,乳香2錢,沒藥5錢,大黃(炒)5錢,元胡索(酒炒)3錢,莪朮3錢,瓦楞子1個(煅紅,酒淬)。 主治:胃脘痛,胸中滿悶,停痰積塊,滯氣壅塞,不拘遠年近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