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吳茱萸性辛、苦、熱、小毒。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瓦楞子性味甘、鹹、平。主要功效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主瘰癧、癭瘤、症瘕痞塊、頑痰久咳、胃痛吐酸、牙疳、外傷出血、凍瘡及燙火傷
蓽澄茄性辛,溫。主要功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暖腎。主胃寒嘔逆;脘腹脹滿冷痛;腸鳴洩瀉;寒疝腹痛;寒濕小便淋瀝渾濁
沙苑子性甘,溫。主治補肝,益腎,明目,固精。用於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遺精早洩,小便頻數,遺尿,尿血,白帶。
鬱金性味辛、苦、寒。主治活血止能、行氣解鬱、清心涼血、疏肝利膽。主胸腹脅肋諸痛、婦女痛經、經閉、症瘕結塊、熱病神昏、癲狂、驚癇、吐血、衄備、血淋、砂淋、黃疸。
青皮性苦,辛,溫。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於肝鬱氣滯之脅肋脹痛、乳房脹痛、乳核、乳癰、疝氣疼痛、食積氣滯之胃脘脹痛、以及氣滯血瘀所至的症瘕積聚、久瘧癖塊。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主治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外感發熱、半表半裏寒熱往來、瘧疾、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症。
延胡索性辛、苦、溫、無毒。主治活血、利氣、止痛。 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木香性辛味辛、苦、溫。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泄瀉腹痛。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砂仁性味辛、溫。主治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加味左金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黃連5分,吳萸2分,瓦楞子3錢(煅,研),蓽澄茄1錢,蒺藜3分,郁金2錢,青皮1錢,柴胡1錢(醋炒),延胡索1錢,木香5分,廣皮1錢,砂仁1錢,佛手5分。 主治:肝氣鬱結,氣火俱升,上犯胃經,痛連脅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