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勝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勝熱證是指由於外感熱邪或內生熱邪,導致人體陰陽失調,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熱、口渴、汗出、煩躁、口乾舌燥、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等。

勝熱證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止渴為主。常用方藥有:

  • 白虎湯:由石膏、知母、黃連、粳米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 犀角地黃湯:由犀角、生地黃、玄參、麥冬、石斛、天冬、丹皮、赤芍、知母、黃連、甘草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
  • 銀翹散:由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

勝熱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
  • 避免接觸傳染源。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勝熱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梔子豉湯

  • 1.《醫方考》:「汗吐下之後,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結於胸中,故煩熱懊憹;煩熱者,煩擾而熱;懊憹者,懊惱憹悶也。梔子味苦,能湧吐熱邪;香豉氣腐,能剋制熱勢,所謂苦勝熱,腐勝焦也。是方也,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若用之以去實,則非梔子所能宣矣。宣實者,以後方瓜蒂散主之。
  • 2.《祖劑》:「若發汗吐下,邪氣乘虛留於胸中,謂之虛煩,宜用梔子豉湯,乃吐胸中虛邪也。又曰:「酸苦湧泄為陰,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梔子香豉相合而為吐劑宜矣。」又曰:「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服。」
  • 3.《古今名醫方論》:「)梔子苦能湧泄,寒能勝熱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主治心中上下一切證;豆形象腎,又黑色入腎,制而為豉,輕浮上行,能使心腹這濁邪上出於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裡之煩熱悉解矣。所以然者。二陰之病發心脾,此是心脾熱,不是胃家實,即所云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之義也。
  • 4.《註解傷寒論》:「酸苦湧泄為陰,苦以湧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
  • 5.《傷寒明理論》:「勝熱者。必以寒。香豉味苦寒。助梔予以吐虛煩。是以香豉為臣。內經曰。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所以為治。依而行之。所謂良矣。
▼ 展開更多

茵陳蒿湯

  • 1.《醫方考》:「頭汗出者,只是頭有汗,躋頸而還皆無汗也。內有實熱,故渴飲水漿,升降不交,故小便不利;濕熱鬱於中而不得越,故必發黃。經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故用茵陳;苦入心而寒勝熱,故用梔子;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故用大黃。又曰:茵陳、梔子能導濕熱由小便而出,故用之。
  • 2.《傷寒明理論》:「王砯曰。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湧泄為陰。酸以湧之。苦以泄之。泄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梔子味苦寒。苦入心而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
  • 3.《金匱方歌括》:「主以茵陳蒿湯者。茵陳稟冬令寒水之氣。寒能勝熱。佐以梔子味苦瀉火。色黃入胃。挾大黃以滌胃腸之鬱熱。使之屈曲下行。則谷癉之邪。悉從二便而解矣。
  • 4.《醫學衷中參西錄》:「茵陳,性寒味苦,具有生髮之氣,寒能勝熱,苦能勝濕,其生髮之氣能逐內蘊之濕熱外出,故可為濕熱身黃之主藥。佐以梔子、大黃者,因二藥亦皆味苦性寒也,且梔子能屈曲引心火下行以利小便。大黃之色能直透小便(凡服大黃者,其小便即為大黃之色,是大黃能利小便之明徵),故少用之亦善利小便。

越婢湯

  • 1.《醫方考》:「氣不得通則痛,血不得行則腫,此腳氣之所以為壅疾也。寒熱相搏者,邪氣與正氣相激搏也。脈來沉者為里,細者為陰。名曰越婢者,越,以發越為義。婢,卑也。是方能發越至卑之氣,故以越婢名之。石膏性寒而重,寒能勝熱,重能就下。附子味辛而熱,辛能行壅,熱能壯氣。

白頭翁湯

  • 1.《醫方集解》:「此足陽明、少陰、厥陰藥也。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漬水色青,故能入肝除熱);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並能燥濕止利而厚腸,取其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成無己曰: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利則下焦虛,故以純苦之劑堅之。
  • 2.《傷寒尋源》:「按此方寒以勝熱。苦以堅陰。用治熱利下重欲飲水者。蓋下重則熱邪奔迫。欲飲水則津液為熱所傷矣。或通或澀。皆所不宜。但清其熱而利自止。
  • 3.《成方切用》:「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漬水色青。故能入肝除熱。)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並能燥濕止利。取其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徐忠可曰:此主熱利下重,蓋下陷則傷陰,陰傷則血熱。雖後重而不用調氣之藥,病不在氣爾。

桂枝湯

  • 1.《傷寒纘論》:「即當加黃芩以勝熱則。不宜白芍以助陰。貴在臨證活法也。○按桂枝入心。血藥也。而仲景用以治風傷衛之證。麻黃走肺氣藥也。而仲景用以治寒傷營之證皆氣病用血藥。血病用氣藥故許學士有脈浮而緩。風傷營浮緊兼澀寒傷衛之誤。殊不知風傷衛則衛受邪衛受邪。則不能內護於營。

小柴胡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暑瘧為暑勝熱多得之,一名癉瘧,陰氣獨微,陽氣獨發,但熱不寒,裡實不泄,煩渴且嘔,肌肉消爍,合用小柴胡湯、香薷飲。嘔者,縮脾飲(方見暑門。)加生薑溫服下消暑丸。熱多燥甚者,少與竹葉湯,常山、柴胡於暑證最便。當暑盛時作者,人參白虎湯之類。

四物湯


胃苓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廉按:濕溫一證,首當辨其濕勝熱勝,濕勝於熱者,藿樸胃苓湯加減,熱勝於濕者,蒼朮白虎湯增損,其大要也。此案雖誤治壞證,然亦濕勝痰多,方用薑桂平陳湯燥濕化痰,極有力量,接方用六君子湯加味,益氣除痰,亦合病情。

大羌活湯

  • 1.《成方切用》:「此陰陽兩解之藥也。氣薄則發泄,故用羌獨蒼防芎細,祛風發表,升散傳經之邪。寒能勝熱,故用芩連知母生地防己,清熱利濕,滋培受傷之陰。又用白朮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裡之氣。升不至峻,寒不至凝,間能回九死於一生也。(仲景兩感無治法,又云: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

二妙散

  • 1.《馮氏錦囊秘錄》:「濕性就下,故病在中半以下。濕則生熱,濕熱相搏,其痛乃作,黃柏味苦,苦勝熱,且能下行,故以為君;蒼朮性燥燥勝濕,且能辛散,故以為臣。黃柏可去熱中之濕,蒼朮可去濕中之熱,兩者相綰,各有妙用,故曰二妙。

瓜蒂散

  • 1.《傷寒明理論》:「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大陷胸湯

  • 1.《傷寒明理論》:「陷下以平之。故治結胸。曰陷胸湯。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勝熱。雖曰泄熱。而甘遂又若夫間之。遂直達之氣。陷胸破結。非直達者不能透。是以甘遂為君。芒硝味鹹寒。內經曰。鹹味下泄為陰。又曰。咸以軟之。氣堅者。以咸軟之。熱勝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為臣。大黃味苦寒。
  • 2.《本草正義》:「潔古謂:苦性泄,寒勝熱,能直達水氣所結之處,水結胸下,非此不除,仲景大陷胸湯用之。

六味地黃丸

  • 1.《醫方考》:「澤瀉味甘鹹寒,甘從濕化,咸從水化,寒從陰化,故能入水臟而瀉水中之火。丹皮氣寒味苦辛,寒能勝熱,苦能入血,辛能生水,故能益少陰,平虛熱。山藥、茯苓,味甘者也,甘從土化,土能防水,故用之以制水臟之邪,且益脾胃而培萬物之母也。互考見咳嗽門。

桃花湯

  • 1.《醫方集解》:「桃花湯雖用乾薑,然分兩最微,石脂、粳米居多,以調正氣、澀滑脫,佐以乾薑,用辛以散之之義。諸便膿血,皆傳經之熱邪也。吳鶴皋曰:少陰腎水主萘固二便,為火所灼,克伐大腸庚金,故下利膿血。石脂寒能勝熱,澀可收脫;用乾薑者,假其辛熱以從治;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損胃也。

瀉黃散

  • 1.《醫方考》:「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竅,故唇口乾燥,知脾火也。苦能瀉火,故用山梔;寒能勝熱,故用石膏;香能醒脾,故用麝香;甘能緩脾,故用甘草;用防風者,取其發越脾氣而升散其伏火也。或問何以不用黃連?余曰:黃連苦而燥,此有唇口乾燥,則非黃連所宜,故惟梔子之苦而潤者為當耳。

芍藥湯

  • 1.《醫方考》:「痢,滯下也。患痢大都責於濕熱,熱傷氣,故下白;熱傷血,故下赤;熱傷大腸,則大腸燥澀,故里急後重。河間云:行血則便膿自愈,故用歸、芍、硝、黃以行血;和氣則後重自除,故用木香、檳榔、甘草以和氣;苦能堅腸,寒能勝熱,故用芩、連厚腸胃而去熱;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故假桂心之辛熱為反佐。

二陰煎

  • 1.《成方切用》:「生地(三四錢),麥冬(二三錢),棗仁(二錢),元參,茯神,木通(錢半),黃連(一二錢),生甘草(一錢),加燈心二十根,或竹葉亦可。如痰勝熱甚,加九制膽星一錢,或天花粉一錢五分。
  • 2.《虛損啓微》:「水二盅,加燈草二十根,或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如痰勝熱甚者,加九制膽星一錢,或天花粉一錢五分。
  • 3.《虛損啟微》:「水二盅,加燈草二十根,或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如痰勝熱甚者,加九制膽星一錢,或天花粉一錢五分。

保和丸

  • 1.《目經大成》:「經曰: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故飲食過其分量,則脾胃受傷,不能運化穀氣,積為前證。詳考五味相制,酸勝甘,腐勝焦,苦勝熱,香勝腐,燥勝濕,淡勝飲,利勝滯。故用山楂之酸,以消肥甘。用神麯之腐,以化焦炙。解鬱熱須連翹之苦,闢腐穢藉橘皮之香。半夏辛烈,燥濕土也。

通關散

  • 1.《本草衍句》:「茵陳蒿 苦燥濕寒 勝熱泄脾胃之濕熱利水化痰入太陽之膀胱通關散滯時疾熱狂膽黃熱結髮黃分別陰陽此藥各隨寒熱(主治風濕寒熱得山梔療熱黃得附子治陰黃得車前治濕熱眼目赤腫)

香薷飲

  • 1.《古今醫統大全》:「暑瘧為暑勝熱多得之,一名癉瘧,陰氣獨微,陽氣獨發,但熱不寒,裡實不泄,煩渴且嘔,肌肉消爍,合用小柴胡湯、香薷飲。嘔者,縮脾飲(方見暑門。)加生薑溫服下消暑丸。熱多燥甚者,少與竹葉湯,常山、柴胡於暑證最便。當暑盛時作者,人參白虎湯之類。

枳實導滯丸

  • 1.《醫方考》:「濕熱之物,酒面之類也。燥以制濕,淡以滲濕,故用白朮、茯苓、澤瀉。苦以下熱,寒以勝熱,故用芩,連,枳實,大黃。盦造變化者,可以推陳而致新,故用神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