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

古籍記載「下血」的經絡穴道清單(附原文)

下血即便血。《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中記載:「下血,先便後血,此遠血也。」中醫古代典籍中記載相關穴道如下:

隱白

隱白

1.《針灸聚英》:「下血,腸風多在胃與大腸。 針隱白,灸三里。」


曲泉

曲泉

1.《普濟方·針灸》:「治溏泄痢注下血。穴大沖 曲泉」

2.《針灸大成》:「主頹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泄利,四肢不舉,實則身目眩痛,汗不出,目䀮䀮,膝關痛,筋攣不可屈伸,發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引咽喉,房勞失精,身體極痛,泄水下痢膿血,陰腫,陰莖痛,䯒腫,膝脛冷疼,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內,小腹腫,陰挺出,陰癢。」


下髎

下髎

1.《針灸大成》:「主大小便不利,腸鳴注瀉,寒濕內傷,大便下血,腰不得轉,痛引卵。女子下蒼汁不禁,中痛引小腹急痛。」

2.《普濟方·針灸》:「治大便下血。穴下髎」


期門

期門

1.《針灸大成》:「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安臥,脅下積氣,傷寒心切痛,喜嘔酸,食飲不下,食後吐水,胸脅痛支滿,男子婦人血結胸滿,面赤火燥,口乾消渴,胸中痛不可忍。傷寒過經不解,熱入血室,男子則由陽明而傷,下血譫語,婦人月水適來,邪乘虛而入,及產後餘疾。」


關元俞

關元俞

1.《針灸大成》:「主積冷虛乏,臍下絞痛,漸入陰中,發作無時,冷氣結塊痛;寒氣入腹痛,失精白濁,溺血七疝,風眩頭痛,轉脬閉塞,小便不通,黃赤,勞熱,石淋五淋,泄利,賁豚搶心,臍下結血,狀如覆杯,婦人帶下,月經不通,絕嗣不生,胞門閉塞,胎漏下血,產後惡露不止。」


公孫

公孫

1.《針灸大成》:「主痰壅胸膈,腸風下血,積塊,婦人氣蠱。」

2.《針灸易學》:「臍痛腹疼脅脹,腸風瘧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瀉公孫立應。」


命門

命門

1.《針灸大成》:「主老人腎虛腰疼,及諸痔脫肛,腸風下血。」


承山

承山

1.《針灸易學》:「臟毒下血:承山、脾俞、精宮、長強。」


脾俞

脾俞

1.《針灸易學》:「臟毒下血:承山、脾俞、精宮、長強。」


長強

長強

1.《針灸易學》:「臟毒下血:承山、脾俞、精宮、長強。」

2.《普濟方·針灸》:「治腸風下血。穴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