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洪氏集驗方

《洪氏集驗方》是一部成書於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70年)的醫學典籍,由洪遵編撰。這部著作不僅記錄了當時的醫學理論與實踐經驗,還匯集了大量有效的治療方劑,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醫學史及傳統中醫藥學具有重要價值。通過對這本書的重點分析,我們可以深入瞭解其內容和貢獻。

一、序言與背景介紹

在《洪氏集驗方》的序言中,吳縣石韞玉指出該書是洪遵在其父親遠使期間,因皇帝推恩而得以進入秘書省任職時所編寫。書中內容反映了宋代君臣重視民生、士大夫關注醫術的社會風尚。作者強調古人在創立藥方時各有深意,但現代一些醫生不瞭解這些原理隨意增減藥物,導致療效不佳。因此,《洪氏集驗方》旨在傳承並推廣古代藥方的本義,幫助世人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傳統醫藥知識。

二、疾病分類與症狀描述

(一)外感病證

針對外感類疾病,《洪氏集驗方》詳細區分了不同類型的風邪侵襲,並提供了相應的治療方法。例如,“治痢”篇中提到使用黃連和吳茱萸兩種藥材分別應對赤痢和白痢的症狀;“祛瘧散”則用於治療寒熱交替發作的瘧疾,通過特定組合的草藥來達到退燒止痛的效果。此外,書中還記載了許多其他外感病症如傷寒、咳嗽等的具體表現形式及其致病原因。

(二)內傷病證

對於內傷性疾病,《洪氏集驗方》列舉了多種常見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

  • 五噎:指氣機阻塞不通引起的心胸不適,飲食不下等症狀。
  • 痰飲:描述了五種不同類型的痰飲症候,如懸飲、溢飲等,並給出相應的調理建議。
  • 冷勞:由於氣血枯竭、表裡俱虛等原因造成的寒冷感覺,表現為身體消瘦無力。
  • 七氣:由寒熱喜怒憂愁等多種情緒因素引發的身體不適,影響臟腑功能正常運作。

三、治療方法與方劑應用

《洪氏集驗方》收錄了大量的經典藥方,這些方劑主要用於調整體內的氣血運行,改善臟腑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治痢方

此方採用黃連和吳茱萸作為主要成分,根據不同類型的痢疾(赤痢或白痢)選擇性服用,以達到最佳療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適用於赤痢;而吳茱萸則溫中散寒,適合治療白痢。這種根據病情特點靈活調配藥物的做法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二)肉豆蔻散

專治赤白痢,尤其是當其他藥物無效時效果顯著。該方利用肉豆蔻、櫻粟殼以及甘草三種材料製成粉末狀制劑,既可單獨使用又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添加額外藥材增強效果。例如,在赤痢情況下多加炙甘草,在白痢情形下增加炒生薑塊。

(三)祛瘧散

此方特別推薦用於治療瘧疾,尤其是那些對常規藥物反應不佳的情況。它結合了高良姜和川白姜兩種藥材,經過精細研磨後混合均勻,再用豬膽汁調服。這種方法能夠迅速緩解發熱、寒戰等症狀,並且避免再次復發。

(四)大交泰丹

這是一種用於治療陰陽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的特效藥,如四肢厥冷、脈息消失等。此方由金星石、太陰玄精石等九味藥材組成,通過特殊炮製過程製成丸劑服用。它不僅可用於成人急重症治療,也可以適當調整劑量應用於小兒。

四、產科與兒科相關論述

除了上述內容,《洪氏集驗方》還特別關注婦女生產和兒童保健方面的問題。例如,在難產章節中,提供了幾種不同的催生方法;而在小兒護理部分,則提到了胎教的重要性以及新生兒出生前後需要注意的各項事宜。書中強調了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提倡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為他們未來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五、總結

總體而言,《洪氏集驗方》是一部內容豐富且實用性強的古代醫學著作。它不僅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醫療經驗和技術指導,而且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健康的認知水平。通過深入研究這部書籍,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歷史上的醫學知識,還能從中汲取智慧,應用於現代健康管理實踐當中。同時,《洪氏集驗方》也提醒我們尊重並傳承前人的智慧結晶,不斷探索和發展更加科學合理的醫療體系。


重刊宋本洪氏集驗方序

重刊宋本洪氏集驗方後敘

卷第一 (1)

卷第一 (2)

卷第一 (3)

卷第一 (4)

卷第一 (5)

卷第二(癰疽) (1)

卷第二(癰疽) (2)

卷第二(癰疽) (3)

卷第二(癰疽) (4)

卷第二(癰疽) (5)

卷第三 (1)

卷第三 (2)

卷第三 (3)

卷第三 (4)

卷第三 (5)

卷第三 (6)

卷第三 (7)

卷第三 (8)

卷第四 (1)

卷第四 (2)

卷第三 (9)

卷第四 (3)

卷第四 (4)

卷第四 (5)

卷第四 (6)

卷第四 (7)

卷第五 (1)

卷第五 (2)

卷第五 (3)

卷第五 (4)

卷第五 (5)

卷第五 (6)

卷第五 (7)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