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洪氏集驗方》~ 卷第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5)

1. 大天南星丸

治小兒急慢驚風、涎潮發搐、目睛上視,口眼相引、牙關緊急,背脊強直,精神昏塞,連日不省。

滴乳香(研),龍腦(研),牛黃(研,各半錢),硃砂(研,三錢),麝香(研,一錢半),天麻,人參,防風(各一分,去蘆頭),天南星(黃牛膽汁制,半兩),乾蠍(十四個,湯浸軟,去腹內土,微炒)

上細末,煉蜜為丸,如大雞頭大。每服一丸,荊芥薄荷湯下。

白話文:

[大天南星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孩子急性或慢性的驚風,症狀有流口水、抽搐、眼睛向上看、嘴角和眼睛互相牽扯、牙關緊閉、背部僵硬、精神昏迷、連續多天沒有意識。

藥材包含: 滴乳香(磨成粉)、龍腦(磨成粉)、牛黃(磨成粉,各取半錢)、硃砂(磨成粉,三錢)、麝香(磨成粉,一錢半)、天麻、人參、防風(各取一分,去除蘆頭)、天南星(用黃牛膽汁炮製過,半兩)、乾蠍(十四個,用熱水浸泡軟化,去除腹內的泥土,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像大的雞頭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用荊芥薄荷湯送服。

2. 治褓中小兒臍風撮口法

上視小兒上下齦,齦當口中心處,若有白色如紅豆大,此病發之候也。急以指爪正當中掐之,自外達內,掐令匝,微血出亦不妨。又於白處兩盡頭,亦依此掐令內外斷。(只掐令氣脈斷,不必破肉,指爪勿令大銛,恐傷兒甚)。沈存中雲:為河北察訪使日,到趙郡,有老人來獻此法,云篤老,惜此法將不傳,願以濟人。詢之趙人云,此翁生平手救千餘兒矣,環數邑之人,皆就此翁,治兒應手而愈。

白話文:

觀察嬰幼兒的上下牙齦,牙齦正中間如果出現像紅豆大小的白色點,這就是發病的徵兆。要趕快用指甲正對著白點中心掐按,從外往內,沿著白點周圍掐一圈,稍微出血也沒關係。然後在白點的兩端,也一樣照著這樣掐按,讓內外氣脈斷掉。(重點是掐斷氣脈,不必弄破皮肉,指甲不要太尖銳,以免傷到孩子。)沈括說:他當河北察訪使時,到趙郡,有位老人來獻上這個方法,說他年紀大了,擔心這個方法會失傳,希望可以用來救人。問了趙郡的人,才知道這位老先生一生用這個方法救了一千多個孩子,附近幾個縣的人,都來找他醫治孩子,往往都能馬上痊癒。

3. 沒石子丸

治小兒吐瀉,臟腑不禁。(上官醫傳)。

黃連(鷹爪者,炒),訶子(炮,去核),肉豆蔻(麵裹,炮),木香(炮),沒石子(炮)

上各秤一錢,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米飲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小孩嘔吐腹瀉,腸胃無法控制。(出自上官醫生的傳授)

藥材:黃連(選擇如鷹爪狀的,炒過),訶子(炮製過,去除果核),肉豆蔻(用麵包裹後炮製),木香(炮製過),沒石子(炮製過)。

以上各取一錢的份量,磨成細末,用小米飯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一般。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米湯送服。

4. 誤吞珠銅鐵而哽者方。

燒弩銅牙令赤,內酒中飲之,立愈。

白話文:

將弩上的銅製零件燒紅,浸入酒中讓人喝下,就能立刻治好誤吞珠子、銅鐵而哽住的情況。

5. 誤吞錢方。

搗火炭末,服方寸匕則出。

白話文:

將木炭燒成灰,磨成粉末,服用約一指甲蓋的量,錢幣就會排出來。

6. 誤吞釘及箭金針鐵等物方。

多食肥羊肉脂及諸肥肉,自裹出。

白話文:

多吃肥羊肉的脂肪以及各種肥肉,那些吞下去的釘子、箭頭、金針、鐵器等物,就會自己被包裹著排出來。

7. 封囟

天南星(一個,極大者)

上以慢火炮裂,去皮臍,入華陰細辛三錢,同杵為末,入麝香少許,用米醋調,塗緋帛,貼在囟上,以干為度。

白話文:

將一顆非常大的天南星,用小火慢慢烤裂,去除外皮和中間的凹陷處,加入三錢華陰細辛,一起搗成粉末,再加入少許麝香,用米醋調和均勻,塗在紅色的綢布上,貼在囟門上,等藥乾了就取下。

8. 治小兒吐。(宗人子與寺丞傳。)

赤曲(半兩),藿香葉(半兩),丁香(一分,不見火。如熱吐,即減丁香之半),肉豆蔻(一個,麵裹,炮)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大段,小者半錢,煎香楠木湯調下。楠木定驚止吐,神妙不可言。

白話文:

治療小兒嘔吐。(這是宗室子弟和寺丞所流傳下來的方子。)

使用紅麴(半兩)、藿香葉(半兩)、丁香(一分,不要經過火烤。如果是熱性嘔吐,就把丁香減半)、肉豆蔻(一個,用麵包裹後烤)。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左右的量,小孩子則服用半錢,用煎好的香楠木湯調和後服用。香楠木有鎮靜止驚、止吐的功效,效果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