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洪氏集驗方》~ 卷第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1)

1. 蓯蓉茸附丸

平補真元,益養脾腎,固精壯氣,暖胃思食。(督府王翰林方。丞相兄舊苦腳氣,自服此藥,十餘年不作。)

白話文:

平補真元,增進脾臟和腎臟的養分,鞏固精氣使體力強壯,溫暖胃部促進食慾。(這是督府王翰林提供的方子。丞相的兄長過去長期受腳氣之苦,自從服用這藥後,十幾年都沒有再發作。)

鹿茸(一兩,先用草燒去毛,切作片子,用酥炙,令香熟為度),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菟絲子(六兩,酒浸兩宿,炒令半乾,搗作餅子,焙),牛膝(二兩,酒浸一宿,切,焙),熟乾地黃(二兩,炒,焙),真烏藥(一兩),川五味子(一兩),附子(一兩,炮,去皮臍),白朮(一兩),天麻(一兩),補骨脂(一兩,炒),葫蘆巴(一兩,炒),茴香(一兩,炒),干淡木瓜(一兩),沉香(一分),木香(一錢,麵煨),丁香(二錢,不見火)

白話文:

鹿茸(一兩,先用草燒去毛,切成薄片,用酥油烤至香味四溢為好),蓯蓉(四兩,用酒浸泡一晚,切成薄片,烘乾),菟絲子(六兩,用酒浸泡兩晚,炒至半乾,搗碎成餅狀,烘乾),牛膝(二兩,用酒浸泡一晚,切片,烘乾),熟乾地黃(二兩,炒,烘乾),真烏藥(一兩),川五味子(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去除皮臍),白朮(一兩),天麻(一兩),補骨脂(一兩,炒),葫蘆巴(一兩,炒),茴香(一兩,炒),幹淡木瓜(一兩),沉香(一分),木香(一錢,用麵粉包裹後烘烤),丁香(二錢,不要加熱)。

上件搗羅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臨臥,米飲、溫酒、鹽湯下。

白話文:

將上等搗碎的羅布麻花,和酒糊做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五十丸,在空腹入睡前回,用米湯、溫酒或是鹽湯送服。

2. 鹿茸世寶丸

諸虛不足,心脾氣弱,腹脅脹急,腸鳴泄瀉,腹疼,手足厥逆,頑痹,中滿噁心,頭疼怯寒,肢體痠痛,飲食少思,氣短乏力,驚悸自汗,並能服之。用藥如下:(督府王翰林方。)

白話文:

各種虛弱不足,心脾之氣虛弱,腹部和肋部脹痛,腸鳴腹瀉,腹痛,手腳冰冷,頑固的痹症,腹部脹滿噁心,頭痛怕冷,四肢痠痛,飲食少思,氣短乏力,驚悸自汗,都可以服用。

藥方如下:(督府王翰林的方子。)

鹿茸(酥塗,炙),附子(炮,去臍),白朮(炒),陽起石(燒赤),椒紅(炒,出汗),成煉鍾乳粉,蓯蓉(酒浸,炙),人參(去蘆),肉豆蔻(麵裹,煨),川當歸(炒),牛膝(去蘆,酒浸一宿),白茯苓,沉香,巴戟(去心,以上各一兩)

白話文:

鹿茸(用酥油煮,再烤炙),

附子(炮製,去掉肚臍),

白朮(炒),

陽起石(燒成赤色),

椒紅(炒,炒出汗),

煉成的鐘乳粉,

蓯蓉(用酒浸泡,再烤炙),

人參(去掉根鬚),

肉豆蔻(裹上面粉,煨製),

川當歸(炒),

牛膝(去掉根鬚,用酒浸泡一晚上),

白茯苓,

沉香,

巴戟(去掉心,以上每種一兩)。

上件十三味,依法修制,併為細末,次入鍾乳粉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粒,鹽飯飲或鹽湯送下,食前,一日三服。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材,按照配方製成藥粉,然後加入鍾乳粉拌勻,用蜂蜜煉成藥丸,丸子的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四十粒,用鹽水送服,在飯前服用,一天三次。

3. 五解散

治傷風感寒,或內傷生冷,頭目昏痛,身體壯熱,胸膈不快,乾嘔噁心,怯風怕寒,體虛自汗。

白話文:

治療因受涼引起的感冒,或是由於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的內傷,症狀包括頭痛、眼睛昏花、身體發熱、胸部不適、乾嘔和惡心、怕風畏寒、體質虛弱並容易出汗。

藿香葉(一兩,去土),人參(一兩),白朮(一兩),半夏(一兩,湯蕩洗七遍),甘草(一兩,炒),白茯苓(一兩),陳橘皮(一兩,湯蕩洗一次),厚朴(二兩,去粗皮,用生薑自然汁塗炙,紫色為度)

上件同搗為粗末。每服五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七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 藿香葉:一兩,去掉泥土。

  • 人參:一兩。

  • 白朮:一兩。

  • 半夏:一兩,用沸水清洗七次。

  • 甘草:一兩,炒過。

  • 白茯苓:一兩。

  • 陳橘皮:一兩,用沸水清洗一次。

  • 厚朴:二兩,去掉粗皮,用生薑汁自然塗抹烘烤,烤至紫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