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遵

《洪氏集驗方》~ 卷第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1)

1. 治舌衄。

二方出方氏《泊宅編》。

槐花

上炒為末摻之。昔有士人,無故出血,仍有小穴,醫者不曉何疾,偶曰此名舌衄,用此而愈。

2. 治舌腫。

上為末摻之,須真者佳。一士人沿汴東歸,夜泊村步,其妻熟寐,撼之,問何事,不答,又撼之,妻驚起視之,舌腫滿口,不能出聲。急訪醫,得一叟負囊而至,用藥摻,比曉復舊,問之,乃蒲黃也。

白話文:

上好的蒲黃,應該是用末拌勻的,而且要真品纔好。有一個人,沿著汴河東邊回鄉,晚上停船在村裡過夜,他妻子睡得很熟,他搖醒她,問她什麼事,她不回答,他又搖醒她,妻子驚醒後仔細一看,發現她的舌頭腫滿了整個嘴巴,不能發出聲音。他趕緊去找醫生,找到一個背著藥囊的老醫生。老醫生用藥物敷在妻子的舌頭上,到了第二天早上,她的舌頭就恢復了原狀。問了老醫生,才知道他用的是蒲黃。

3. 治湯火傷。

上搗碎。調以美醋,敷瘡上。《夷堅志》云:金山修供神,怒庖人不謹,漬其手鑊中,痛楚徹骨,號呼欲死,神授此方遂愈。

白話文:

用杵搗碎三黃、三石、三稜草藥。加入優質醋調和均勻,敷在瘡面上。《夷堅志》中記載:金山有一位修神的人,生氣廚師不謹慎,將廚師的手浸泡在沸水中,廚師的痛楚徹骨,痛得呼天搶地,都快死了,修神的人賜給廚師這個方子,用後痊癒。

4. 蓯蓉丸

暖水藏,明目。(京師老李畫傳。尋常眼藥多涼,非水藏之便。)

蓯蓉(二兩,酒浸一宿,焙乾),巴戟,枸杞子菊花川楝子(各一兩)

白話文:

蓯蓉(2兩,以酒浸泡一夜,焙乾),巴戟、枸杞子、菊花和川楝子(各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粒,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臨臥。

5. 治乾癬

(以下八方景盧傳。)

樟腦(一錢),白礬(半錢,生用),雄黃(半錢)

白話文:

樟腦(一錢)、白礬(半錢,不需炒製)、雄黃(半錢)

並細研,以生薑自然汁、釅醋各少許,磨羊蹄菜根如手指大二寸許,調藥擦敷。止有食頃痛極,不過三次見效。

白話文:

將生薑自然汁和釅醋各取少許,把羊蹄菜根磨成手指般大小,長度約二寸,然後將藥物調勻,塗抹於患處。在痛極的時候,藥物發揮作用僅需一、兩次就會見效。

細研

  1. 生薑自然汁:生薑自然汁是指從生薑中自然滲出的汁液,具有辛辣溫熱的性質,可以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2. 釅醋:釅醋是指濃度較高的醋,具有酸澀收斂的性質,可以止血止痛、消腫。

  3. 羊蹄菜根:羊蹄菜根是羊蹄菜的根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4. 磨成手指大二寸許:將羊蹄菜根磨成手指般大小,長度約二寸,可以增加藥物的接觸面積,提高藥效。

  5. 調藥擦敷:將藥物調勻後塗抹於患處,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快速發揮作用。

  6. 止有食頃痛極:在痛極的時候,藥物發揮作用僅需一、兩次就會見效,顯示出藥效的快速和顯著。

6. 治淋。

皂角刺(燒,存性),破故紙(等分)

為細末。紅酒或無灰酒調下。

7. 治沙石淋。

定磁末,羅細,以生地黃槌碎,同煎。如熟水,時時飲之。

8. 治毒蛇傷

(屢試如方。)

白芷為末,麥門冬水調飲。倉卒時,新汲水亦可。

白話文:

將香白芷研成細末,用麥門冬水調和服用。緊急時,用新汲的水也可以。

9. 治冷積降氣,寬膈逐痰

橘皮去穰,取紅一斤,甘草、鹽各四兩,水五碗,慢火煮乾,焙,搗為末,點服。

白話文:

橘皮去內層白膜,取紅色的外皮一斤,甘草和鹽各四兩,用五碗水慢火煮乾,烘乾,搗碎成粉末,用溫水調服。

10. 補益治漏,秘精丸

附子(炮裂,去皮臍),龍骨(煅,通赤),牛膝(酒浸一宿,焙),肉蓯蓉(酒浸一宿,焙),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三宿)

白話文:

大附子(炮裂,去皮臍):將附子炮裂,去除皮臍。

龍骨(煅,通赤):將龍骨煅燒至通紅。

牛膝(酒浸一宿,焙):將牛膝用酒浸泡一夜,然後焙乾。

肉蓯蓉(酒浸一宿,焙):將肉蓯蓉用酒浸泡一夜,然後焙乾。

巴戟(去心):將巴戟去除木心。

菟絲子(酒浸三宿):將菟絲子用酒浸泡三夜。

上等分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五十粒。甚者,日午再服。小便如米泔者,不過十服。

白話文:

精選上等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後,與蜂蜜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三、五十粒。病情嚴重的,可以中午再吃一次。小便像是米湯一樣的人,服用十次以內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