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如龍

幼科推拿秘書

《幼科推拿秘書》由清代駱如龍所著,是一部專注於小兒推拿治療的醫學著作。本書以全面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為基礎,詳細論述了推拿療法在小兒疾病中的應用,成為後世推拿醫學的重要經典。以下從推拿的理論基礎、手法與穴位、常見疾病的應用,以及預防與調養四方面進行解析。

推拿的理論基礎:陰陽調和,氣血通暢

書中指出,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足,易受外邪侵襲,因此推拿需以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為核心。駱如龍認為,小兒推拿的基礎在於「內應外通」,通過手法作用於表層穴位,達到調整內臟功能的目的。

書中特別強調辨證施治,根據小兒的體質和病情,選擇不同的補瀉手法。例如,對於體虛者應以補法為主,增強元氣;對於實證如痰熱壅滯,則需採用清瀉法,祛除病邪。

手法與穴位:細緻而精妙的操作

本書詳細介紹了小兒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推、揉、掐、運等,並列出多達40餘個重要穴位,分布於手掌、手指、頭面及軀幹等部位。書中特別提到以下幾個關鍵手法:

  1. 推三關:沿手臂內側推動,用於補元氣、退虛熱。
  2. 退六腑:沿手臂外側推動,用於瀉實火、清熱解毒。
  3. 揉天門:位於額部,用於鎮靜安神,緩解驚風。

同時,駱如龍還強調了穴位的準確性,例如「脾土穴」位於拇指螺紋處,可用於健脾開胃;「腎水穴」位於小指外側,適合補腎清熱。這些穴位的功能和操作細緻入微,充分體現了推拿療法的精準性。

常見疾病的應用:全面且實用

書中涵蓋了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療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1. 驚風:急驚風以退六腑、清心安神為主,慢驚風則需補脾土、推腎水以補益氣血。
  2. 腹瀉與食積:揉腹部的「中脘穴」和推「脾土穴」以調理脾胃,同時清瀉「大腸穴」以改善腸道功能。
  3. 感冒發熱:推「三關」以退熱,並配合揉「天河水」促進排汗降溫。
  4. 咳嗽與痰涎:運八卦以化痰、開胸膈,揉「肺經穴」以平喘止咳。

這些療法以辨證為基礎,針對不同病因採取靈活的組合方式,既能有效緩解病情,又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

預防與調養:推拿的治未病功能

書中特別強調推拿的預防和調養作用,認為「推拿之功,重在平時」。小兒易患疾病的根源多在脾胃,因此應定期推拿脾土穴以健脾養胃,避免食積和腹瀉。同時,揉「天門穴」和「太陽穴」可幫助調節情志,預防驚風。

此外,駱如龍提倡結合推拿與生活調理,如飲食宜清淡,起居要規律,避免小兒過冷或過熱,從而達到內外兼治的效果。

推拿的核心理念:簡便、安全、高效

《幼科推拿秘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簡便性和安全性。駱如龍認為,小兒推拿不僅適合專業醫師操作,也適合家庭日常護理,前提是家長需了解基本手法和穴位。這種療法不依賴藥物,副作用小,且操作簡單,特別適合嬰幼兒的治療和調養。

結語

《幼科推拿秘書》是清代兒科推拿的經典之作,其內容既有理論基礎,又充滿實踐指導價值。書中精細的手法、明確的穴位定位和全面的病症分析,為小兒推拿療法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在現代醫學中,這部著作依然是中醫兒科的重要參考,其簡便、安全、無藥性的特點,也為現代兒科醫療和家庭護理提供了重要啟發。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1)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2)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3)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4)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5)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6)

卷一·賦歌論訣秘旨 (7)

卷二·穴象手法 (1)

卷二·穴象手法 (2)

卷二·穴象手法 (3)

卷二·穴象手法 (4)

卷二·穴象手法 (5)

卷二·穴象手法 (6)

卷二·穴象手法 (7)

卷三·推拿手法 (1)

卷三·推拿手法 (2)

卷三·推拿手法 (3)

卷三·推拿手法 (4)

卷三·推拿手法 (5)

卷三·推拿手法 (6)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2)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3)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4)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5)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6)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7)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8)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9)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0)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1)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2)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3)

卷四·推拿病症分類 (14)

卷五·幼科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