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推拿秘書》~ 卷二·穴象手法 (6)
卷二·穴象手法 (6)
1. 推五臟虛實病源治法歌
心實叫哭兼發熱,飲水驚搐唇破裂,天河、六腑並陰陽,飛金水底撈明月。 虛則困臥睡不安,補脾便是神仙訣,左轉心經與牢宮,再分陰陽三五百。
肝實頓悶並呵欠,目直項急叫多驚,右轉心經推六腑,天河明月兩相親。 虛則咬牙迷多欠,補腎三關掐大陵,揉按中指單展翅,再把陰陽著力分。
脾實困睡頻頻飲,身中有熱覺沉疴,推脾、推肺、推六腑,運水入土並天河。 虛則有傷多吐瀉,左轉心經熱氣疴,赤鳳搖頭並運卦,陰陽外間便宜多。
肺實悶亂兼喘促,或飲不飲或啼哭,泄肺、陰陽、六腑河,八卦飛金與合骨。 虛則氣短喘必多,哽氣長出氣來速,補脾運卦分陰陽,離輕乾重三百足。
腎主瞳人目畏明,又無光彩少精神,解顱死症頭下竄,白精多過黑瞳睛。 麵皮㿠白宜推肺,腎脾兼補要均停,重耳中諸揉百次,尿黃清腎卻通淋。
白話文:
**心臟實證的症狀是會哭鬧且發熱,喝水時會驚嚇抽搐,嘴唇會破裂。治療方法是推拿天河水、六腑,並調和陰陽,運用飛金水底撈月的推拿手法。心臟虛證的症狀是疲憊想睡,睡不安穩,治療方法是補脾,這是神仙般的訣竅。另外,可以左轉推拿心經和勞宮穴,再分陰陽來推拿三五百下。
肝臟實證的症狀是感到悶悶不樂,頻頻打哈欠,眼睛直視、脖子僵硬,且容易驚嚇啼哭。治療方法是右轉推拿心經、六腑,使天河水和明月穴相互協調。肝臟虛證的症狀是咬牙、迷糊且頻打哈欠,治療方法是補腎、推三關穴、掐大陵穴,揉按中指並使其伸展,再用力區分陰陽。
脾臟實證的症狀是疲倦想睡,頻頻喝水,身體發熱且感到沉重不適。治療方法是推拿脾經、肺經、六腑,將水分輸送到土(脾),並推拿天河水。脾臟虛證的症狀是有傷口、容易吐瀉,治療方法是左轉推拿心經來散熱,加上赤鳳搖頭和運卦的手法,在陰陽之間的治療效果更好。
肺臟實證的症狀是感到悶亂、氣喘急促,有時想喝水有時不想喝水,或者哭鬧不止。治療方法是宣洩肺的陰陽,推拿六腑,運用八卦飛金和合骨的手法。肺臟虛證的症狀是氣短、喘息嚴重,感覺氣哽住,出氣時很急促。治療方法是補脾,運用運卦來調和陰陽,離卦輕按,乾卦重按,各三百下。
腎臟主宰瞳孔,腎氣虛弱會導致眼睛怕光、沒有光彩、精神不佳。如果出現解顱(頭骨未閉合)這種危重病症,頭部會向下竄動,眼白多過黑眼珠。臉色蒼白適合推拿肺經,同時補腎和補脾,使其平衡。揉捏耳中穴百次,小便發黃時可以通過清腎來疏通小便。**
2. 驚風定生死秘旨歌
急驚,父母惶恐。慢驚,醫家擔心。不語口閉眼翻睜,下手便掐威靈。
兩手大指齊掐,手嫩隔絹方輕。一聲顯叫得歡忻,不醒還須法應。
囟陷不跳必死,開而跳者還生。再掐中衝要知音,知痛聲音動聽。
大谿眼可掐動,腎頭掐亦甦醒。兩乳穴下探生死,舍此何須又論?
白話文:
孩子得了急驚風,父母會非常驚慌恐懼;得了慢驚風,醫生也會感到擔心。如果孩子不說話、緊閉嘴巴、眼睛向上翻睜,就要立刻按壓他的威靈穴。同時按壓兩手的大拇指指尖,如果孩子皮膚嬌嫩,可以隔著薄絹輕輕按壓。如果孩子按壓後大叫一聲,表示情況好轉,令人高興。如果按壓後孩子沒有反應,還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如果孩子的囟門凹陷且不再跳動,就表示情況危急,很可能死亡;如果囟門張開且有跳動,就表示還有生存的希望。再按壓孩子的中衝穴,要注意觀察他的反應,如果按壓時他感到疼痛並發出聲音,表示情況良好。按壓大谿穴也能觀察孩子的反應,按壓腎俞穴也可以使孩子甦醒。另外,按壓兩乳穴下的位置,可以探知孩子的生死情況。除了這些方法,就沒有其他需要討論的了。
3. 手法同異多寡宜忌辨明秘旨歌
小兒周身穴道。推拿左右相同。三關六腑要通融。上下男女變通。(男左手,女右手;男從左手外往裡推為補,從里往外推為清;推女相反,在右手。)
脾土男左為補;女補右轉為功。陰陽各別見天工。除此俱該同用。 急驚推拿宜泄,痰火一時相攻;自內而外莫從容,攻去痰火有用。 慢驚推拿須補,自外而內相從。 一切補泄法皆同。男女關腑異弄。 法雖一定不易,變通總在人心。本緩標急重與輕,虛實參乎病症。 初生輕指點穴。
二三用力方憑。五七十歲推漸深。醫家次第神明。 一歲定須三百。二周六百何疑。月家赤子輕為之。寒火多寡再議。 年逾二八長大,推拿費力支持。七日十日病方離。虛誑醫家誰治? 禁用三關手法:足熱二便難通,渴甚腮赤眼珠紅,脈數氣喘舌弄。 忌用六腑手法:泄青面㿠白容,脈微吐嘔腹膨空,足冷眼青休用。
小兒可下病症(下者六腑也):實熱面赤眼紅,腹膨脅滿積難通,浮腫痄腮疼痛,小便赤黃壯熱,氣喘食積宜攻,遍身瘡疥血淋漓,腹硬肚痛合用。 不可下有數症:囟陷肢冷無神,不時自汗泄頻頻,氣虛乾嘔難忍,面白食不消化,虛疾潮熱腸鳴,毛焦神困脈微沉,煩燥鼻塞咳甚。
白話文:
小兒全身的穴道,推拿時左右兩邊的方法相同。三關、六腑這些部位的推拿要能靈活運用,不論上下、男女都要懂得變通。(男左手、女右手,男性從左手外側往內推是補,從內往外推是清;女性則相反,在右手操作。)
脾土的推拿,男性從左手推是補,女性從右手往內轉也是補,陰陽有別,這是自然的道理,除此之外其他穴道都應該用相同的方法。急性驚風時的推拿應該用瀉法,因為痰火一時會相互攻擊,必須從內往外疏導,去除痰火才有效。慢性驚風的推拿則要用補法,從外往內操作。一切補瀉的方法都相同,只是男女在關腑的推拿手法有所不同。雖然方法有一定的規則,但變通全在人心。要根據病情的緩急、輕重,虛實來判斷。剛出生的嬰兒,用手指輕輕點按穴位即可,兩三歲的小孩可以稍微用力,五到七歲到十歲則要逐漸加深推拿的力道,醫生要依循這些原則來判斷,才能達到神效。一歲的小孩推拿大約三百次,兩歲則約六百次,這是無庸置疑的,月齡小的嬰兒要輕柔地進行,寒熱的狀況則需要再做考量。年紀超過十六歲,身體已經長大,推拿會比較費力,通常要推個七到十天,病才能痊癒。如果醫生自誇效果神奇,卻又沒有療效,又有誰能醫治?
禁用的三關推拿手法:如果小孩發燒、腳發熱、大小便不順暢,而且非常口渴、臉頰發紅、眼珠突出,脈搏快、呼吸急促、舌頭亂動時,不要使用三關的推拿手法。禁用六腑推拿手法:如果小孩臉色蒼白、精神萎靡、脈搏微弱、嘔吐、肚子脹氣,腳冰冷、眼睛發青時,不要使用六腑的推拿手法。小兒可以進行瀉法推拿的情況(瀉法就是推六腑):實熱症狀,如面色發紅、眼睛紅腫、肚子脹滿、胸脅部脹痛、有積食難以排除、身體浮腫、長痄腮、疼痛,小便赤黃、發燒、呼吸急促、有食積時,可以進行瀉法推拿。全身長瘡、皮膚潰爛流血、肚子硬痛時,可以合併使用瀉法。
不可使用瀉法推拿的情況有:囟門凹陷、手腳冰冷、精神萎靡、經常出汗、腹瀉、氣虛乾嘔、難以忍受、臉色蒼白、食慾不佳、消化不良、虛弱、潮熱、腸鳴、毛髮乾枯、精神困頓、脈搏微弱、煩躁不安、鼻塞、咳嗽等情況,都不可使用瀉法推拿。